信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649|回复: 0

风景美丽的泼河水库中却过着一帮贫穷的职工是何原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6 15:28: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南
在游客的眼中,山林环绕的泼河水库风光旖旎。但望着波光潋滟的水库,泼河水库管理局局长李西云却常常眉头紧锁。这看似柔美的一湖碧水,却有着异乎寻常的压力,将这座大型水库的当家人压得喘不过气来。

  他说,这座水库和管理着这座水库的一群人,都背负着沉重的生存压力。

  生活在美景中的贫困职工

  泼河水库位于新县、光山两县交界处,以防洪、灌溉为主,兼顾养鱼、发电、城镇供水。水库集“山、水、林、茶、渔、寺”等特色资源优势于一身,是我省著名的水利风景区。

  12月27日,记者在泼河水库采访时,却在巍峨的大坝下面发现了一片与秀美风光极不相称的破烂建筑群。这是水库职工的住宅区,房屋低矮,外观陈旧。“这里的电视只能收5个频道,还经常看不清楚。”李西云说。

  他介绍,在改革开放前,水库职工的生活水平还高于当地百姓。现在,水库职工月工资平均1400元,“都比不上一个普通的农民工。”

  当地流传着这样的段子:“远看像要饭的,近看像收破烂的,仔细一看,原来是水利站的。”水库职工经常相互调侃:“看看别人都把我们当成什么了!”

  由于待遇低,很多人都辞职外出闯荡。为了补充专业人才,泼河水库今年面向社会公开招考,但竟然没有一个人应聘。

  每立方米水不值8厘钱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水库职工如此艰难的生存状况?

  李西云介绍,水管体制改革后,水库234名职工,有80个公益性全供事业编制,其余要么退休,要么定为非公益性岗位,实行自收自支。80个编制,按规定每年应有160万元事业经费,但财政每年仅拨付114万元,不足部分要靠水库自筹;水库养护管理费用每年至少需要180万元,但除了省水利厅每年安排岁修工程费用25万元、应急度汛费用30万元外,不足部分也需要水库自筹。

  目前,水库的水产养殖每年产值是360万元,扣除养殖成本和管理费用后,利润每年只有40万元。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水库放水灌溉农田,每亩应收取4.5元的基本水费和0.026元的计量水费。今年大旱,泼河水库放水6000万立方米,灌溉农田25万亩,合计应收取水费250多万元,但实际只收了50万元。“这相当于一立方米水还不到8厘钱。”李西云说,“就这点钱,还是历年最多的。”

  如何破解水库生存困局

  泼河水库如此,全省大多数以防洪和灌溉为主的公益性和准公益性水库都如此。除了少数承担着城市供水和工业供水任务的水库之外,全省大多数水库的自身积累,都远远不能满足人员开支和工程日常维护的需要。

  比如,国家政策规定的基本水费和计量水费,水库普遍难以收取。但为了国家粮食安全,水库又必须提供抗旱用水,大部分水库处在无偿服务、“白水”灌溉的状态,水利部门也因此陷入了“工程建得越多、包袱背得越重”的困境。

  有专家呼吁,水库在保障粮食安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政策规定的基本水费和计量水费,政府财政应对水库给予补贴。“作为一种公益性投入,没有政策的扶持,单纯依靠自身,水库很难走上良性发展之路。”

  有专家认为,为让公益性水库实现良性运转,国家应按照“谁受益谁补偿”的办法,建立必要的水源涵养补偿机制,受益方每年拨付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上游水源地保护。“如果不考虑保护水源,泼河水库仅水产养殖一项,每年就能轻松赚到上千万元。”李西云说。

  “如果不尽快采取措施破解水库生存困局,等待着我们的,仍然是一条重建轻管、恶性循环的老路。”李西云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信阳网 ( 豫ICP备11020369号-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159002000073号

GMT+8, 2025-7-21 23:06 , Processed in 1.296563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xywcms! X3.4

© 2001-2013 信阳中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