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92|回复: 0

十年乡路育桃李 双肩扛起爱与责——平桥区长台关乡冯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前天 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南
金秋送爽,桃李芬芳。 今年的 9月10日,是我国第41个教师节,今年教师节的主题是“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为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全面展示新时代我市广大教师立德树人、启智润心、甘为人梯的精神风貌。我们特推出《铸魂强师 致敬最美筑梦人》专栏,为您讲述优秀教师们以教育家精神为舵,以立德树人为帆,引领学子在学海扬帆远航的育人故事,在全社会进一步营造崇德向善、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今天为您展播平桥区长台关乡冯楼小学教师何夏怡的教育故事——《十年乡路育桃李 双肩扛起爱与责》。



在长台关乡蜿蜒的乡道上,33岁的女教师何夏怡已经在乡镇教育的沃土上深耕了十个春秋。她是五年级的数学老师,是孩子们信赖的班主任,是学校食堂的“好管家”,也是两个幼童的母亲。在学校的各项教育工作中,从幼儿园的启蒙课堂到初中的毕业班,从加减乘除到劳动实践,她以女性特有的细腻与坚韧,在多重角色中绽放光彩,连续五年斩获乡镇级“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称号的荣誉,正是她十年教育生涯最生动的注脚。



跨界讲台:让每个课堂都生长力量



2015年,23岁的何夏怡初次走进乡镇小学时,眼前的景象比想象中更简陋:师资缺口大,一个老师要顶几个岗。“我年轻,多干点没关系。”这是她常挂在嘴边的话。十年间,她的课表永远是学校里最“跨界”的——上午带五年级数学,下午可能在三年级的语文课上讲解标点符号,摇身一变又变成幼儿园的“故事姐姐”,给孩子们讲《三只小猪》。
为了让幼儿园孩子爱上数学,她把女儿的绘本带到课堂,用“好饿的毛毛虫”的故事讲数的分成;教小学高年级阶段数学时,她发现农村孩子数感不好,就开办了班级“小商店”,让学生扮演“买菜的阿姨”“卖货的老板”,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练小数的四则运算。有次给四年级上劳动课,她踩着泥泞的田埂,把课堂搬到了村民的菜园里,手把手教孩子们辨认蔬菜、学习采摘,裤脚沾满的泥土,成了最生动的“教具”。想让五年级的学生爱上古诗词,那就要创建诗词场景,于是班级里的诗词文化角就诞生了,学生们根据古诗内容描绘画面,图文并茂的诗词场景就在心里生根发芽。
同事们说她是“教育多面手”,她却笑称自己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只要能让孩子们多学点东西,再累也值。”十年间,她教过的科目涵盖数学、语文、英语、道法、劳动等近十个学科,带过的学生从刚会说话的娃娃到即将中考的少年,光工作笔记就攒了二十多本,每一页都写满了批注。



班主任手记:用爱焐热每个角落


“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这行字写在何夏怡的班主任工作手册扉页上。作为五年级班主任,她的班里总有股特别的暖意——留守儿童的抽屉里,偶尔会出现她悄悄放进去的牛奶;后进生的作业本上,除了红笔批注,还有“这次计算进步啦”的小贴纸;教室后墙的“成长树”上,挂满了孩子们写着小心愿的叶片。她的办公抽屉里,也总放着孩子们想要努力得到的小奖品。课间的操场上,她积极促进孩子们的运动氛围。
作为班主任,她更像孩子们的“大家长”,希望孩子们基础知识扎实,身心健全,更希望他们眼界开阔,立足长远。她知道农村孩子阅读兴趣不高,于是合理利用校内书籍资源,组建班级读书角,供孩子们可以随时借阅。并利用主题课和课余时间,带着孩子们进行国内外经典名著的泛读和精读。“老师,《小王子》里的玫瑰为什么要带刺呀?”“《西游记》里的孙悟空真的会飞吗?”面对孩子们天马行空的问题,她总是耐心解答,有时还会组织“故事接龙”,让内向的孩子也敢开口。寒来暑往,坚持读书已经成为每个孩子的信念,在教室的读书角总有捧着书静心阅读的孩子。一年下来,班里32个孩子人均阅读量从5本增长到30多本,连最调皮的男生都能安静读完一整本书。



食堂后厨:舌尖上的守护


除教学工作外,何夏怡还承担着全校百余名师生的食堂采购申报职责。校长明确要求:“学生餐食,每一口都不容疏忽;学生健康,每一分投入都不可吝啬。”在校长的坚定引领下,她深感这份工作责任重大、意义非凡,因而在采购申报过程中始终秉持严谨态度,一丝不苟地落实各项要求。
作为一名教师,何夏怡不仅心怀教育热忱与家庭温情,更兼具果敢担当与对生活的热爱。曾偶遇学生家长在家中突发中风,她临危不乱,及时施以援手,以果敢行动诠释责任;在家庭与事业的平衡中,她将对家人的深爱藏于心底,以坚守岗位践行教育初心;工作之余,她热爱用镜头捕捉生活点滴,于光影间留存美好,尽显对生活的热忱。这份多元的特质,让她在教师身份之外,更展现出立体而丰盈的人格力量。十年乡路,她走得扎实且从容。她把青春献给了乡镇的孩子。在她看来,教育就像种地,播下种子,付出汗水,总会有收获的一天。
这就是何夏怡,一个33岁的乡镇女教师,在平凡的岗位上,用十年的坚守与热爱,书写着不平凡的教育故事。她就像乡野里的一株向日葵,永远向着阳光,也把温暖带给身边的每一个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信阳网 ( 豫ICP备11020369号-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159002000073号

GMT+8, 2025-10-19 09:44 , Processed in 1.222948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xywcms! X3.4

© 2001-2013 信阳中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