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629|回复: 0

2023年最后一节课,把这8个关键词讲给孩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2-30 09:50: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南
不知不觉,一年又要过去了
回望2023年
许许多多的人和他们的故事
带给了我们许许多多的回忆
感动、振奋、震撼、怀念......
这些难忘瞬间
记录了这一年的温暖与感动

如果2023年是一堂课
这8个关键词就是
它教给我们最宝贵的“财富”


拼搏

在今年成都大运会的赛场上,振奋人心的瞬间时时刻刻在上演,我们为选手们突破自我、夺得奖牌而激动,更被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拼搏精神所打动……

田径女子100米栏决赛,中国选手吴艳妮以12秒76的成绩获得亚军,刷新个人最好成绩,同时获得了2024年巴黎奥运会参赛资格。“这个突破时刻属于中国田径!我的成绩达奥运标了,我们巴黎奥运会见!”

在成都大运会的赛场上,观众永远都会记得这“逆风翻盘,全力以赴”的一幕。女子10000米决赛中,中国姑娘夏雨雨在最后一圈上演“极限反超”,以33分48秒35的成绩夺冠。



这是夏雨雨拿到的第一个世界冠军,从中学开始崭露头角,一路从贵州毕节山村“跑”上国际赛场……

赛后采访中,夏雨雨直言:“自己不拼,对不起这片土地!”


一个个振奋人心的喜报背后
体现的是中国大学生体育健儿
在赛场上不畏强手
争取一流、超越自我
成就梦想的时代精神


责任


今年暑假,因为受台风“杜苏芮”影响,全国多地遭遇强降雨袭击。暴雨洪水中,武警徒步运送物资、列车乘务员哽咽安抚被困旅客。一幕幕场景令人动容,这一切的无畏与付出都是源于“责任”二字。

北京门头沟一街道形成洪流,在营救过程中,一名武警战士被急流冲倒却始终紧紧抱住怀中的孩子不松手。战友见状立即冲上前,合力将孩子救出。

7月30日,K396次列车因暴雨受困停在北京门头沟落坡岭站。列车临时停车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建党团员突击队安抚旅客情绪。

列车员赵阳平时爱哭,这次她忍住了,她站上凳子镇定地说:“我也是别人家的孩子,我就是穿了这身衣服,我得对得起大家!”

脱下制服
他们是和你我一样的普通人
穿上制服
便多了许多责任与担当

谢谢你们
在不安的时刻
让我们觉得好安心


仁爱

今年7月,91岁的“拾荒老人”王坤森因肿瘤引起“肠套叠”进行了手术治疗。在被推进手术室前,吸着氧气、挂着营养液的王坤森老人面颊消瘦,声音不如往日洪亮却依旧坚定,他说:“等我病好了,我还要帮着贫困孩子上大学!”

自2012年起,王坤森老人开始依靠回收废旧物品挣钱助学。每天晚上出门,次日凌晨回家。这样的拾荒生活王坤森老人坚持了11年。

王坤森是一名退休教师,明明有退休金为什么还要拾荒筹钱助学?王坤森老人说:“我想通过行动告诉孩子们,有困难并不可怕,只要勤奋努力,肯定能迈过那些坎!”

仁爱之心是人间大爱
我们每个人在爱自己
爱亲人之余
也要心怀这份大爱


努力

每一个夏天都不缺热血、励志故事,这个夏天也是如此。今年高考成绩出炉后,励志考生的故事一次次刷屏了。

收到录取通知书时,四川泸州学生张裕鑫正满身泥巴在田间收稻谷。他以654分的成绩,考上了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专业。


张裕鑫是家里的老三,父亲有肢体残疾。为了供孩子读书,父母一起在外地打工。平时张裕鑫放假就在叔叔家吃饭,吃完饭便回去学习。



张裕鑫从小学习成绩优异,进入高中后,他的成绩也一直稳居全校前五。

张裕鑫说,希望通过自己的故事勉励每一位和他一样出身农村的追梦少年,一定要保持一颗不断拼搏进取的心。



没有什么梦想
是努力实现不了的
如果还没实现
那就再努一把力


勇敢

今年6月,外卖小哥彭清林不顾安危,从十余米高的桥上跳入钱塘江救下了一名轻生女子。


被问到跳桥救人前的心情,彭清林说:“这么高谁不怕啊?”“但如果只是报警,等警察赶过来,人可能真的就没了”。



“最美杭州人”、杭州亚运会火炬手、杭州义警、浙江省见义勇为一等功……彭清林用善良和勇敢温暖了杭州,杭州也把更多的关爱,回报给了彭清林。



没有人生来无畏
他只是选择勇敢

乐观

曾经的他,跪着吃饭、跪着睡觉、跪着听课。

由于身患先天性肌肉病,十几年来,姜延琛克服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跪着”读完了小学和中学,并且考上了大学。他觉得:“乐观一点面对生活比什么都强。”



就在今年5月,姜延琛等到了一个前往北京治疗的机会。



住院期间,姜延琛时隔多年,终于“坐”在椅子上过了个生日。那天,他发了条朋友圈“19岁的天空格外绚丽,奔山赴海,未来可期”。

“折叠”的身体
“昂首”的人生
爱你不跪的模样


梦想


如果有人问,2023年哪个瞬间让你觉得读书特别有用?有一个答案,是一个名字——桂海潮。



“就连熄灯后还打着电筒在学”“他每天早上第一个从宿舍到教室看书”......这些评价拼凑出的是一个少年努力读书的过往。



高二那年,校园广播里神舟五号发射成功的消息,在桂海潮心间播下了梦想的种子。二十年后,桂海潮站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完成了和偶像杨利伟一样的“飞天”壮举。
将读过的书、学到的知识
化作冲天烈焰
将梦想送到
心心念念的星辰大海
你,愿意试试吗?


热爱

樊锦诗说:“和谈恋爱一样,既然爱她,就要想尽办法去爱!”


1962年秋,宿白、常书鸿、李承仙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实习学生(樊锦诗:左三)在莫高窟大牌坊前。

今年5月4日,樊锦诗带着1000万元人民币捐款来到北大,设立樊锦诗教育基金,用以支持北大的敦煌学研究;

7月10日,她再向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捐资1000万元,用于敦煌文物事业发展和急需人才培养,捐款来自樊锦诗所获奖金及个人积蓄。樊锦诗说:“只要一息尚存,就要为敦煌努力。”



择一事,终一生
“敦煌女儿”的心归处
永远是敦煌



这一年
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你我他
用善良、赤诚、勇敢、无私
汇聚各自的微光
将世界与生活照得温暖闪亮

2024年
愿世间美好
与你环环相扣








来源:中国教育报、新华网、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信阳网 ( 豫ICP备11020369号-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159002000073号

GMT+8, 2025-7-24 04:12 , Processed in 1.810576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xywcms! X3.4

© 2001-2013 信阳中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