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593|回复: 0

信阳市第三小学:品家乡文化 创美好未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6-27 09:04: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南



信阳市第三小学
跨学科项目式学习成果汇报
项目名称:品家乡文化 创美好未来
实施年级:五年级
融合学科:语文 美术
音乐 科学 信息技术
设计老师:五语组
指导老师:五语组






一、项目设计背景
(一)现实依据

豫南鄂北,天地间的灵秀之气孕育了一座古老而年轻的城市——信阳。在这里,千年历史积淀厚重展辉煌;在这里,百万人民勤劳奋进谱新篇:家乡风景独好!家乡从来都不是抽象的,不断认识家乡的过程,就是将家乡具体化的过程。我们对生活的土地了解得更透彻,才会对家乡爱得更深沉。“美好生活看信阳”,爱家乡不是一句空话,了解家乡、宣传家乡,才是我们爱家乡的正确打开方式!

(二)课标依据

2022年版课标提出跨学科学习的实施,要“围绕学科学习、社会生活中有意义的话题,开展阅读、梳理、探究、交流等活动”。其中,“有意义的话题”就是学习的主题。选择、提炼和确立适合的主题,是开展跨学科学习的基础,主题是不同学科之间建立联系的桥梁。


2022年版课标关于跨学科学习主题的表述


○语文书○







二、项目描述
三小

1
感受家乡多彩文化

对家乡的厚重历史、著名特产、红色圣地等文化进行一次巡礼,一方面对家乡的多彩文化进行直接感受,另一方面于潜移默化中培养爱家乡的朴素情感。

2
我爱我的家乡

结合自身所学知识以及学科特点,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家乡的热爱同时体会跨学科学习的特点。



家乡信阳








三、项目实施过程


(一)多彩之旅始于足下
金色之旅——豫风兼楚韵,魅力古申城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不可计数的历史文物和层出不穷的历史名人,在岁月长河的洗礼中,如黄金般永不消磨,熠熠生辉。


研学任务1:


中国最早的轿子、最早的酒、华丽精美的编钟……每一件文物都诉说着信阳历史的辉煌。参观博物馆,评选出你心中的家乡之宝,制作家乡“国宝档案”。



研学任务2:


家乡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春秋名相孙叔敖,北宋名臣司马光,文坛巨擘何景明……请查阅资料,了解家乡名人事迹,选择一位你最感兴趣的人物,制成人物卡片。









金色之旅


(二)多彩之旅始于足下
绿色之旅——清香满天下,淮南第一茶


信阳地区饮茶历史悠久,所产绿茶早负盛名,北宋苏轼赞曰:淮南茶,信阳第一!时至今日,信阳毛尖已成为家乡最为亮眼的文化名片。





信阳毛尖
xinyang

研学任务1:


探寻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撰写地理调查小报告。

研学任务2:


观摩精湛通神的制茶工艺,以思维导图的方式绘制炒茶工艺流程图。












(三)多彩之旅始于足下
红色之旅——薪火相传承,血脉永赓续

如果信仰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为了争取民族独立与国家富强,信阳儿女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与一切反动势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至今,信阳大地上仍流传着他们英勇的事迹。




八月桂花遍地开。这首由大别山民歌曲调改编而成的革命歌曲曲调优美、歌词生动,自诞生之日起,伴随着红军的足迹传遍大江南北。

,时长01:50

红色起点铸祝初心。位于信阳市罗山县的何家冲,是一片红色土地。1934年,红25军在中央军委命令下,一路披荆斩棘,成为第一支到达陕北的红军长征部队。



何家冲
红25军长征出发地



研学任务1:


欣赏并学会演唱《八月桂花遍地开》。结合音乐课内所学知识,欣赏歌曲节奏、旋律、配器,根据简谱学唱歌曲。


研学任务2:


重走长征路,重温红军魂,结合自己内心感受,写一篇作文,400字左右。






以上项目实施不分先后,各研学小组依据项目学习内容结合自身实际合理安排时间和活动开展方式。







四、项目成果



1
初步养成自主探究的能力
在此项目式学习实施过程中,教师转变教育观念,给学生留下时间、空间和机会,放手让学生大胆地去想、去看、去说、去画、去做、去怀疑,既教给学习方法又教给获取知识的途径,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意识。多“想”,要鼓励孩子们毫无顾及地尽情去想、合理地去想为研学之旅增加可靠保障;多“看”,让学生观看、观察,在此基础上去主动学习知识;多“画”,学生通过亲眼去看、去体验、去想象,从不同的观察角度和思考层面把自己所获得的信息描绘出来,使学生更好地将手和大脑都动起来,克服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只用耳听、不用手来操作的不足;多“说”,针对项目实施中产生的疑惑、新生的感慨、合理的建议、及时的总结等内容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及快速组织语言的能力;多“做”,为学生设计、提供做的时间和必要的物质条件,使学生在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自主性、积极性。
2
厚植家国情怀

在了解家乡的过程中,对家乡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系统的了解,看到自己家乡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关注家乡的变化,铭记家乡的美丽。孩子们通过实地考察、实物参观、动手制作等一系列方式由浅入深地感受到家乡文化的丰富多彩和厚重博大,同时培育了自豪感和为家乡代言、宣传的强烈愿望。事实上,在了解家乡的过程中,孩子们不只是记住了每一条历史记录、每一个发展片段,而是将家乡的经济、历史、文化、民俗等等全都厚植到了心中,这既是建设家乡的热情的源泉,也是激励每一个信阳人前行的力量。















五、项目评估
三小

项目式学习要形成什么样的成果或产品,有什么样的标准,以什么样的形式来展现,甚至包括如何应用到学习生活中,在本项目式学习设计初期就做好了规划。归根结底,成果可以是具象的,也可以是抽象的,形式上并不拘泥于某种类型,但标准是确定的——学习者是否掌握了核心知识,是否养成了一定的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是否涵育了特定的核心价值,这些是评价标准的核心和关键。基于此,我们制定了以下评估方案:

(一)项目式学习评价原则
1
学生评价有助于项目式学习达成“学”的结果。
2
学生评价有助于发挥鉴定、改进和激励的功能。
3
学生评价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项目式学习中学生评价的主体
1
学生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参与评价,是学生自我诊断、反思和调整、改进学习效果的关键和必然途径,自我评价是相对比较真实且有助于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评价方式。

2
教师

教师作为评价主体,需要参与到整 个项目执行的过程中,对项目推进提供有效的指导。

3
家长

家长也可以参与到项目式学习的评价中,家长参与的项目式学习不仅促进学习成果的实现,还可以推动家校合作共育。


(三)项目式学习评价内容
1
对学科知识能力的评价包括知识增加、技能增强或情感态度形成等方面。
2
核心素养达成水平的评价
(1)协作

(2)交往

(3)审辩思维

(4)创造性

跨学科项目式学习评价表







六、总结与反思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家乡文化的厚重博大需我们用眼查看,用心感悟,用足丈量。在学校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我们年级以本项目式学习为依托,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学习活动。种种迹象表明,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家乡的多彩文化进行直接感受的同时,油然而生了一种热爱家乡、宣传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怀与使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信阳网 ( 豫ICP备11020369号-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159002000073号

GMT+8, 2025-7-27 12:21 , Processed in 1.874229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xywcms! X3.4

© 2001-2013 信阳中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