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与收入的高低,已然没有太大关系了。 通过梳理2011-2019年信阳楼市房价—成交数据,信阳房价越来越高,但市场成交量并不见少。以2014年、2017年、2019年对比数据为例:2014年房均价3721元/㎡,成交备案21914套;2017年房均价5060元/㎡,成交备案21422套;2019年房均价6596元/㎡,成交备案19052套。三个年段,房价分别涨幅36%、30%,成交备案增加-2.1%、-10.9%。如果参看2011-2019年10年数据,会发现房价与市场成交量相关并不大。 曾经,悟空以为房价越来越高,也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买不起,那么市场需求量肯定会大幅度下降,但是经济理论有悖于市场呈现的现实。 房产行业习惯性将市场需求分为四大需求:刚需、改善、养老、投资。而刚需又细分为:自住、教育、结婚。但近几年中,悟空通过与买房的网友交流了解到,不论是刚需、改善、养老需求,都拥有非常重的“投资”属性。以上需求中,其中约70%是为未来常年居住而提前备房,约50%是为5年以后可能会返回信阳而提前备房。“备”的主要根源,是担心未来房价会涨。 2019年与2016年进行对比,房价涨幅53.4%,买房成本及持有成本近乎翻倍。2016年房价4300元/㎡,一套商品房总价款40-55万元,首付8-17万元,月供1500-2500元即可买一套房;2019年房价6596元/㎡,一套商品房70-95万元,首付21-29万元,月供2500-3500元才可买一套房。 然而近几年,悟空发现信阳市的需求在悄然发生变化,“买房宜早不宜晚”的认知影响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信阳市纯粹投资需求增加,提前备房年限拉长,“为子备房”思绪扩散。2017-2019年房价“暴涨”,让已经买过房的业主,不仅尝到房价暴涨的甜头,同时也对未来房价继续上涨,产生隐忧。如此刺激之下:有房一族产生投资、为子备房的念头。悟空从部分售楼部了解数据:投资客户占比增加,有的楼盘投资客户占比高达80%。 房价暴涨之后,对婚姻市场影响巨大。由于房价上涨,不论是购房压力还是持有房产成本,都在大幅提高。婚前,女方对男方的期待不再仅限于有房、有车,已经开始要求男方不仅要有房,还不得有房贷。 父母帮持已成婚前、婚后买房的主要动力。婚房在当下的信阳,已经成为必备品。2016年前,25-30岁群体买房,部分买房者的首付大部分有自己支付,只有约30%为父母帮付,房贷有自己支持;2019年后,25-30岁群体,大部分买房者首付由父母帮付或父母帮付首付(自己添点),房贷由自己支持或父母偶尔帮还房贷。 2020年信阳楼市不景气,人们普遍认为,受疫情影响,人们收入缩水或收入预期不乐观,因此买房积极性不高。悟空以为,当年的收入波动并非是影响楼市的主要因素,或许是楼市的负面情绪,影响了一部分非必要买房的群体。 (来源:今日头条 悟空看信阳楼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