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住不炒多次被重点提及! 11月25日,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主任在《人民日报》撰文指出,房地产业影响投资和消费,事关民生和发展。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坚持租购并举、因城施策,完善长租房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图片来源:人民日报 《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建议》中指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租购并举、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这意味着稳房价稳地价稳预期的主基调继续延续,基本上明年房地产行业不会有太大的变化,房地产市场走向趋于稳定,市场冷静、购房者冷静,真正考验开发商的时候到了。 痛批炒房!严查调控! 最近,深圳楼市超乎寻常的火热,多家楼盘开售不到12小时便售罄。 万人抢房、众筹打新、借票代持……远程操控一签赚500万。 楼市表现异常,央媒也坐不住,新华社重磅发声:抑制楼市“打新热”,需“硬核”举措。 新华社痛批市场乱象,直接点名深圳出现的打新套利现象,建议硬核调控后,引发媒体舆论关注。 深圳立马表态,将对媒体反映的代持炒房等情况,正在调查处理中,一旦发现存在违规行为,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同时正在研究综合调控政策,坚决打击市场投机炒作行为。 “取消限购”传闻四起! 限购不同于其他楼市调控,这是最核心的楼市政策。 2020年至今,不少城市试图变相松绑楼市调控,但却遭遇了“N日游”的尴尬。疫情冲击之下,楼市调控坚守底线。但临近年底,许多城市的市场行情并未好转,“取消限购”的传闻再度响起。 尽管如此,有的城市因城施策,哈尔滨出台稳楼市政策、郑州出台土地开发新政重提“鼓励货币化安置”。小修小补、循序渐进,太过出格的事儿是不敢做了。 总结 政策方面,房住不炒,坚持稳字当头。 在稳楼市的大原则下,大热必有调控,遇冷则有松绑,这是中国楼市一再被证明的铁律。可以想象,热门城市的调控还会不断叠加,而部分城市也能获得一定的松绑空间,甚至出现一些抄底时机。 但请注意,是松绑,不是信马由缰,楼市的缰绳一直被中央牢牢抓在手里。 (来源:今日头条 信阳房产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