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662|回复: 0

信阳旧事:李自成张献忠“九屠光州”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4-6 09:53: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南
信阳旧事:李自成张献忠“九洗光州”考
文/余长城
自清朝以来三百多年间,信阳人口口相传:李自成、张献忠“三袭河南,九洗光州”。另一种说法是“三杀河南,九屠光州”,给人以屠城之感。清初光州居民,多为从江西铙州府瓦西坝和南昌府筷子巷迁来。而在四川,一直流传着张献忠杀光四川人一说,致有“湖广填四川”的清初大移民。
最有力的证据是战乱期间光州知州上报朝廷的公文,称光州“在册户丁”仅余1819口。明末光州,辖区涵盖今信阳市七县(旧称信阳东五县或汝宁府南五县,新县1932年析置,淮滨县1952年设立),今日仅固始县人口就将近200万人。
明末农民起义,1630年小规模的有三十六营,以王自用为盟主;1633年较大规模的有十三支,以高迎祥为盟主。1636年,高迎祥被俘遭凌迟,李自成上位。义军中以李自成、张献忠两部最为强大,两人皆先后称王、称帝。其实,血洗光州的不仅有李自成、张献忠部,也有其他义军,但是民间只知李自成和张献忠,这些帐就算到他们头上。而且,据载张献忠有剥人皮、吃人肉(攻占武昌府后与部下食楚王肉)的残暴历史,所谓血洗、屠城就不由人不信了。再者,义军每到一处、每陷一城,杀富户、掘人祖坟(张献忠曾掘朱元璋祖坟、杀尽凤阳富户,李自成攻陷北京后连吴三桂家也抢掠一空)以掠夺财富,虽两千年来尽皆如此,但总是极不人道的了。
《明史》等书记载张献忠一共五次攻占或血洗光州(另有1941年两次侵略信阳州)。第一次与第二次:1635年,张献忠与李自成(时属高迎祥)从河南荥阳突围,攻占固始县前往安徽。后张献忠又自湖北麻城入河南光州,再经河南进入陕西。第三次:“(1638年)刘国能、张献忠,战舞阳、光州”,“河南人据坞壁自保者数十,贼悉摧破之。据息县、光州傑人入水,水为赤”。而1992年《潢川县志》记载的是:“(1638年三月)罗汝才、马进忠、惠登相等赵义军转战于光州、信阳州,摧毁地主坞堡数十个。是年九月,罗汝才、李万庆部在罗山战败后,分路突围,李万庆率军入据光州、固始。”《豫变纪略•卷二》载:“(1639年)十一月乙卯二十八日,信阳道刘正衡督率豫兵破贼于光山八里畈(今属新县)”。第四次:《潢川县志》载“(1641年)二月二十日,农民起义军张献忠部占领光州北城,次日占领南城。三月,大疫,死人甚多。夏,疫病流行,人死过半。”此次战役应是年初明将左良玉在信阳州击败张献忠后(《明史》“左良玉大败张献忠于信阳”),张献忠转攻光州。《豫变纪略•卷四》对此次战役的记载是:“(1641年二月,张献忠)流贼破光州。举人王者琯巷战死,教谕董牗,贼强之仕,自刎死。”破光州后又屠商城县,可视为第五次:“(五月)流贼张献忠屠商城县。献贼之妾美而善饮,一日醉驰,其马善走,从贼数十骑,莫有能及者也。至商城犹未醒,逻者获之,捽入城。知县,儒者也,不知所处。从贼伏城下,乞甚哀······贼既去,巷无烟矣,沟中伏尸犹有活者止一人焉。”
《明史》等记载李自成三次攻占或血洗光州。第一次:1633年十二月,李自成“分犯南阳(府)、汝宁(府),遂逼湖广”。汝宁府包含光州、信阳州,既已逼湖广,则信阳州、光州必已沦陷。第二次:“(1635年)正月乙卯,贼陷上蔡,连陷汜水、荥阳、固始”,“迎祥、自居走偃师、巩县,掠鲁山、叶县,陷光州”。《明季北略•卷十一》载李自成此次屠城:“(1635年)十二月初十日乙酉,贼闯王、曹操数十万围光州,舁大炮二十座攻城,燃二炮,城拉然崩颓,城中顷刻大火,贼乘而入,官吏士民屠戮无遗”。清顺治年间《光州志•卷十三》也记载这次屠杀,不过写的是屠杀光山县、商城县:“(1635年)其头领混十万、满天星、曹操破光商一带,屠戮甚惨;吾州绅士死义者甚多,而妇女则人人全节自甘赴死。”《豫变纪略•卷二》写李自成部攻光州城前掠息县:“(1635年九月)流贼掠息县”。第三次:《潢川县志》记载,“(1642年)李自成攻克光州”“(1644年),光州及属县为刘洪起占领”。
《明季北略•卷十六》载:“(1640年)二月二十辛未,罗汝才掠信阳,寻陷光州。”罗汝才与张献忠甚好,1641年张献忠被左良玉击溃投奔李自成时,李自成欲杀张献忠(1638年李自成投奔张献忠时张欲杀李),被罗汝才劝阻。前文1638年那次血洗光州,从不同史书记载来看,不确定是张献忠还是罗汝才。
张献忠五洗光州,李自成三洗光州,罗汝才一洗光州,总计九次。另有一次刘洪起聚众起义占领光州,不过因刘洪起是光州本地人,不会血洗光州。又或者某次占领光州全境的过程中血洗达两三次,包括血洗州城及下属县,而某些次占领后因匆匆而过并未血洗,总体来说,“九洗光州”之说并非言过其实。即使义军不杀贫民,但掠夺乃至屠杀富人必不可少。
其间,有大瘟疫一次,有大饥荒一次(1640年,“闰正月大饥,人相食,群盗大起”“光州旱蝗灾害严重,粮食减产,米价飞涨,斗米价高达3560文,人相食,饥民起义”),经过九次大血洗的人祸及两次大天灾,光州民众死的死,逃的逃,真可谓“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信阳网 ( 豫ICP备11020369号-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159002000073号

GMT+8, 2025-8-4 21:53 , Processed in 1.20507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xywcms! X3.4

© 2001-2013 信阳中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