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714|回复: 0

自主招生“潮题”频现,题海战术失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3-19 17:28: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南
□记者王灿实习生刘艳艳文记者许俊文图
  
     
  信阳网讯  你怎么理解“莫言空前和莫言绝后”?当本报标题现身于“北约”考题之后,这种五花八门的试题,引发众人“围观”。究竟标准答案是什么?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昨日,记者联系了上周末在郑州进行自主招生的几所学校,虽然他们均未给出明确答案,但表示题目主要考查的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
  
  而在一些老师看来,频频出现的“潮题”对考生们提出了新的要求,考生们除了课本知识的学习之外还要加强平时的积累,要通过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在考试中自圆其说。
  
  网络一“景”
  
  网友“跪求”“潮题”答案
  
  去年,复旦大学一道“玉皇大帝和如来佛祖谁大”的试题,吸引了大众的目光。
  
  今年,这样的“潮题”更多,如北约考题中对出“北京雾锁车迷路”下联,你怎么理解“莫言空前和莫言绝后”,西南交大复试中“请你出一道题把我难住,前提是你知道答案”等问题吸引了众多网友的眼球。
  
  面对如此“潮题”,大家纷纷前来凑热闹,“跪求”标准答案。
  
  “快快快,谁有标准答案赶紧晒晒,真想知道出题老师咋回答这种题。”不少网友像网友“yang”一样,通过网络搜索试题答案。
  
  网友“艾路邦”说:莫言红透半边天,不管什么事情干,只要沾点莫言边,那就离红不太远,考题也围他来转,莫言绝后和空前,想知标准的答案,关注此句的原版,大河报有发言权。
  
  “潮题”分析
  
  打破标准答案的束缚,
  
  考的是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
  
  北大一位老师分析说,今年自主招生的一个特点就是个性化的“潮题”更多,题目活络,形式上也大异于高考。从高校选拔人才的角度来看,自主招生的目标就是优中选优,考查学生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这些题目没有标准答案,只有一种选择的理由和一种观点的树立,打破标准答案的束缚之后,考的正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就其答案我们可以丈量考生的思想规模。”这位老师说,命题阅卷都是第三方机构,学校注重的是学生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今年的题目挺好,很接地气,而且不少题目发挥空间很大,学生要用掌握的综合知识来分析这些社会现象。”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网络传播系副主任肖珺说,很多题可以有不同的答案,学生需在很短时间完成这些看似“无厘头”的问题。
  
  “我们需要这种拥有自我创新能力,能够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用自己逻辑很好解释清楚的学生。”肖珺说,这就是所谓高水平人才的标准。“这也算变相逼着学生了解很多事实。”
  
  “自主招生的目的就是探索考试方式的创新,选拔具有创造潜质的才俊。这些题目能检验考生的快速应变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面对越来越多的“潮题”,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郭克宏如是说。
  
  “自主招生考试很灵活,像‘北约’语文考题对文言文基本功要求就很严格,‘北京雾锁车迷路’,写出下联,很有时代意义,都是热点问题。而用‘北大、清华、高考状元’编写一个笑话,题目也挺新颖。”河南省实验中学张定勇说,自主招生考试,选拔的是一些优中选优的学生,更倾向思维比较灵活、基本功更扎实的学生。
  
  郑州一中老师郑清河认为,自主招生和高考题目,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考查的知识体系、基本语言素养、阅读技能都是一致的。但高考是针对所有考生的考试,普遍性更强,因为它测试的群体涉及南方北方,城市农村等各种考生。而自主招生更侧重某方面具有特长的拔尖的考生。”
  
  几位老师均表示,和传统高考相比,自主招生题目明显区别表现在“问题的新奇性”、“答案的开放性”。
  
  “出题人当然不能按‘循规蹈矩’的套路出牌。这种题令那些注重‘死读书’和‘读死书’的考生难以容忍,也搅乱了社会上习惯接受‘中规中矩’的人们的心理。所以,这类考题每每曝光都会引起社会一片惊呼。”郭克宏分析道。
  
  “莫言空前,莫言绝后”
  
  看看“专家组”是怎么理解的
  
  考生已经作答完毕,虽然没有标准答案,但本报还是邀请多位老师作答,对比一下看看专家组是如何解题的。
  
  1
  
  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郭克宏
  
  回答可分不同的角度和目的:1。从解疑释惑角度回答,围绕“空前”是真,“绝后”不对展开。因为中国的崛起必然包含文化的繁荣,以后中国还会有更多的“莫言”出现。2。从幽默的角度出发,就用调侃诡辩的方式回答:这种说法是马克思唯物辩证法的经典诠释——既然“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那么世界上也不可能再有一个现在的“莫言”,甚至包括克隆的。
  
  2
  
  郑州一中郑清河
  
  先从答题技巧入手,先说修辞,题目双关,莫言当时得到这个奖,国内是第一人,可以说是国内空前,莫言绝后,不是指以后没有了,反而希望莫言可以带动中国文学受世界关注,出现更多更优秀的作品和中国作家。
  
  第二种理解,这个标题指莫言获奖之前没有,莫言之后也没有,莫言在中国就是独一无二获此殊荣的作家。
  
  第三种理解,莫言绝后,指莫言没有后代,不过这种理解有点钻牛角尖了。
本文转载自信阳网:http://www.xyw.gov.cn/news/henanxinwen/031a95B2013.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信阳网 ( 豫ICP备11020369号-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159002000073号

GMT+8, 2025-7-28 14:31 , Processed in 1.77445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xywcms! X3.4

© 2001-2013 信阳中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