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有单位请客或是朋友聚餐,面对菜式各异的餐桌,我都会想起我在湖北襄阳的一次经历,虽然事情已经过去五六年了,但当时情景总是历历在目,难以忘怀。 事情是这样的,2006年9月,我受朋友孙君和薛斌的邀请到襄阳做客,襄阳一位女副区长请我们吃饭。参加饭局的有十个人,在一个典雅的包间里。大家分宾主落座,女区长真诚地对我说:“我和叶榄老师是初次见面,孙君老师、薛彬和我已经是老朋友了,今天我们请客,要让叶老师好好地品尝我们襄樊(当时襄阳还称为襄樊)的美味佳肴,叶老师,您是贵客,请您先点菜。” 我拿过制作精美的菜单一看,果然是名目繁多、花色各异,就点了一个便宜的素菜。女区长和其他人都认为我点得菜太简单了,强烈要求我多点几个。我说:“区长,今天承蒙大家看起,设宴招待,我有一个想法,不知大家愿不愿意支持。” 女区长说:“叶老师,您有什么想法,尽管说,我们一定支持。” 我先向孙君和薛彬使了个眼色,便说道:“我、孙君和薛斌都是环保人士,特别是孙君兄,2002年曾参加过联合国在南非举行的世界环保大会,见过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先生,并将自己的生态油画作品《家园》赠送给了那次大会,联合国的宴席他都吃过。我们时常交流他在国外的这段经历,他说外国人请客吃饭很简单,很多国际会议都是自助餐,绝少铺张浪费,相比他们,我们中国人请客吃饭太复杂了。今天我建议我们十个人,一人点一个菜,不够吃,再点,千万不要浪费,不知大家同意吗?” “我同意,不浪费!” “我也同意,支持叶榄老弟的提议!” 我的话音刚落,孙君和薛彬立即会意了我刚才所使的眼色,连声附和。就这样,我的提议获得了通过。我们边吃边聊,十道菜陆续上齐了。可能是中午大家的确有些饿了,菜下去的很快,宴席将近尾声的时候,每一个盘子基本上都吃了个底朝天,我还不罢休,把盘中剩下几片青菜叶子也吃了个精光。 女区长看了看吃得干干净净的餐桌,又看了看我们,尴尬地说:“招待不周啊,叶老师、孙老师你们没吃好啊,实在是不好意思。” 我赶紧说:“吃得很好啊!区长,我们吃得太干净了,您是不是感觉没面子啊?” 女区长表情有些复杂,点点头算是默认了,当时整个房间的气氛有点异样。 我赶忙解释说:“区长,您的热情和好意,我们心领了。 我们中国最讲究请客吃饭,往往要大盘小碗把桌子摆满,只有这样似乎才能显示主人的盛情。其实这样过度的热情对宾主双方来说都是负担。主人不多上菜吧,不足以表达尊重和热情;客人不多吃吧,不足以表达诚意,结果搞得大家都很累。主人钱花多了,心疼。客人饭吃多了,胃疼。何苦呢!我们今天点菜适度,全部都吃光了,您是没了面子,但环境有了面子,因为每一个菜都要经过很多道程序才能端到餐桌上,要种植养殖、要采摘屠宰、要运输储藏、要洗涤烹饪......每一道程序都会有资源的消耗和温室气体的排放,都会影响到我们大的生存环境,没有良好环境的保障,谁也别想活的舒服体面。如果我们今天剩下一桌子菜,您是有了面子,但是环境却没了面子。您的面子是小面子,但环境的面子是大面子;没有环境的大面子,就没有您的小面子。区长,您说您是要个人的小面子,还是要环境的大面子呢?” 经我这么一解释,区长微锁的眉头豁然解开,赶紧说:“叶老师说得好,我要环境的大面子。” “哗哗哗”大家都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包厢里祥和一片。 至此之后,每每有饭局,我都会和大家讲这个发生在我身上的小故事,希望大家能够适度点菜,实行“菜光、饭光、汤光”的“三光政策”,不要虚荣的小面子,而要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大面子! 2012年1月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