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311|回复: 0

【信阳市第十三小学】“锡”我往矣 行之所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8-6 17:38: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南

自古无锡尊师重教,读书之风蔚然,为了进一步感受这里的历史底蕴,让中华优秀文化得以更好的传承,8月3日我校部分班主任先后来到东林书院和惠山古镇参观学习。


仁智嘉园,赞55






参观东林书院








未闻东林书院时,便已熟知“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一闻名于世的楹联。曾有言曰:“天下言书院者,首东林。”满怀敬仰之情,我们有幸来到楹联的起源地——东林书院参观学习,在一处处建筑中,在一个个历史故事中,我们走近历史,了解历史,感悟历史,接受了一次精神的洗礼。




站在东林书院的门口,便被眼前这个壮丽巍峨的牌楼所震撼了,高大巍峨的老式牌楼,是江南地区的典型风格,也是书院的标志性建筑和象征,整个牌楼看起来庄重威严,宣告着对于知识和理学的敬重。门楣上的“东林书院”四个字是多少古代读书人的向往和期盼。讲学切磋交流、以文会友、已友辅仁的丽泽堂,“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名联出处的依庸堂,明朝时书院被毁后唯一留存的建筑道南祠等等,无一不彰显着东林书院在教育方面所展现出的浩然正气对一代又一代读书人的影响。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代相传,表现出的韧性、耐心、定力,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东林书院作为教育型书院的典型代表,在其短暂曲折的发展历程中,继承和发扬了我国古代私学的优良传统,开创传播了一代学风,其独特的教育方法和模式不仅在当时独树一帜,对后世的教育教学同样产生了启发。




通过一上午的参观学习使我们认识到,几千年的华夏历史,对知识的崇敬和尊师重道的优秀传统从未改变,这也更加坚定了我们作为一名教师应该自觉承担起肩上的重任,从自己做起,耕耘教育事业,为国家的繁荣发展培育栋梁之才。








参观惠山古镇






老师们又来到惠山古镇参观学习。惠山古镇由原锡惠公园和惠山历史文化街区合并而成。惠山古镇文化底蕴深厚,其中的祠堂群,以公元5世纪的南朝惠山古寺、唐代的天下第二泉为核心,沿着古运河惠山浜、秦园街、绣嶂街市井,连续发育分布形成108处古代祠堂和部分遗址,与江南山水、名泉胜地组合成了吴中地域特色浓厚的古代祠堂群落。祠堂建筑的年代以明清及民国各时期为主体。祠堂群汇集了从唐代到民国时期的祠堂建筑108座,这里的每一个祠堂,都承载了一段历史的记忆,祠堂里的每一个人物,都有一段历史故事。振聋发聩、鼓舞人心,可谓千古流芳、万世楷模。惠山镇祠堂群俨然是一个大型露天历史博物馆。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大家都听说过,今天亲自来到惠山古镇的范文正公祠,沉浸在这样氛围中,班主任们对这位政治家、思想家的理论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从古镇回程的路上,大家各自交流游览学习所得,感慨如此大规模的历史古镇,厚重的文化底蕴与经济的高度发展相互成就,古风古韵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教育兴盛与经济腾飞互为助力!




研学心得







东林书院身处在这闹市的一隅,本以为少不了沾染世俗的嘈杂,浮躁,然而当我到达东林书院后却发现,这里居然丝毫不染那些嘈杂喧闹,而是处处散发着一股寂静古朴。我们依次参观了石牌坊、泮池、东林精舍、丽泽堂、依庸堂、了解和学习东林书院历史的过程让所有老师经受了一次精神的洗礼。“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遗迹道出了古往今来读书人以天下为己任的浓浓家国情怀,也启发新时代的教师应该担起相应的责任——成为发展型、学习型教师,不负时代、党和国家的重托。

漫步在惠山古镇,游览了种类繁多、古朴典雅的祠堂群建筑,听到了一个又一个关于家风的传奇故事。不禁感叹,惠山古镇,千年祠堂,是连接着传统和现代的桥梁。通过此次活动,使我对无锡的古文化传统有了更多的了解,感受了中国古老家风的百年传承。进一步理解到贤人的道德哲理,明白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

——杜辉老师








“绝对联家国,空怀贯古今。寻声兴替处,夏雨润东林。”漫步在东林书院的小路上,园中高大的古木还是那么坚挺,历经多年风雨的石牌坊依旧屹立在那里,不曾动摇。走出东林书院,亭台楼榭、青墙白瓦犹在记忆深处。楼宇古朴、书院沧桑,那点滴古迹的背后深藏着一群读书人家国天下的初心。而东林那“团结拼搏,自我激励,发挥优势,争创一流”的精神不正是我们十三小人在追寻和践行的吗?

“百鸟争春绿柳枝,二泉映月醉如痴。溪光可酿千钟酒,山色能裁万卷诗。”惠山古镇,一个隐藏在繁华都市中的世外桃源,似乎时刻在低语着千年的历史。在这里,每一砖一瓦、一桥一巷都承载着岁月的沧桑,流淌着民族的文化血液。我们的脚步轻轻踏在石板路上,一种历史的厚重感从脚底升起。仿佛能触摸到南北朝时期惠山寺的余温,那些历史人物的故事,传统手艺的传承,都在这座古镇留下深深的痕迹,让人沉醉其中。

今天的现场教学,让我们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丰富了知识,触动了心灵!

——周波老师







东林书院是典型的江南园林小巧别致。如今,这里不仅保持了历史的原貌成为历史的见证,而且还是当地的学术交流之地。我跨过门槛,绕过屏风,映入眼帘的是见证了东林书院兴衰的石牌坊。这个石牌坊高大宏伟,正中间刻着“东林旧迹”四个醒目的大字。几度风雨,几经沧桑,牌坊历经历史变迁和战火洗礼,但还是巍然屹立,多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在诉说着什么……

参观东林书院让我深刻感受到“尊师重教”的重要性,也让我对历史上的文化名人和他们的思想有了更深的了解。我认为,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这种传统美德,珍视教育,尊重老师,讲好中国故事。我心中也埋下了一颗种子:让我所教的孩子们,发奋读书、关心时事,成为和顾宪成一样对社会有用的人!

这次奔赴惠山学习,在百间祠堂中寻根问祖,在寄畅园中领略江南园林文化的独特魅力。让我了解到无锡不仅是一座现代化的大都市更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努力给孩子们传播传统文化,让他们成为新时代传统文化的传承人……


——刘婷婷老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信阳网 ( 豫ICP备11020369号-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159002000073号

GMT+8, 2025-7-30 05:55 , Processed in 1.184718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xywcms! X3.4

© 2001-2013 信阳中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