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阳渐近暑徘徊, 一夜生阴夏九来。 2023,夏至已至。 斑斓的夏果,绚丽的裙摆, 处处彰显着夏的热烈。 一年好景,夏至是极致。 映日荷花,一缕清风,半夏微凉, 勾勒出这个时节最曼妙的轮廓。
夏至是什么颜色呢?许是“嫩绿柔香远更浓”的绿,许是“桃花一簇开无主”的红,许是“梅子金黄杏子肥”的黄,许是“柔蓝一水萦花草”的蓝。 其实,早在《乾隆色谱》中,夏至就拥有了自己专属的色彩——红色。夏至的红生动、俏丽、娇艳,起于“赩炽”,承之“石榴裙”,转而“朱湛”,合乎“大繎”。
沐半庭荫绿,听一树蝉鸣,觅十里荷香,寻踪夏至之红。信阳市第三小学四年级 7 班的同学们整装出发,踏上寻找属于夏至的红色之旅。
绘:扇引微凉 映日荷花别样红 夏至之起色——赩炽
六月赤红如火,光亮艳炽。左思在《蜀都赋》中道:“丹沙赩炽出其阪,蜜房郁毓被其阜。”还有“赤为火兮赩炽而含煜”都是形容夏至的炙热之红。只要用心观察,我们不难发现大自然中属于夏至的那一抹赤红。 在悠长的夏日,同学们走近自然,去听一听蝉鸣,闻一闻花香,看一看蜂蝶飞舞,猜一猜荷塘里是谁羞红了脸…… 他们挥动手中画笔, 浓墨淡笔,栩栩如生, 每位同学都将画笔饱蘸水墨, 或勾或点,或圈或染, 将心中最美的那抹炽色绘上扇面, 为你送去一份夏日的浓烈与清凉。
着:夏日灼灼 纤纤素手红粉妆
夏至之承色——石榴裙
色挟石榴之红,裙带美人之姿。近年来,汉服文化深受大家的喜爱,襦裙、罗裙、留仙裙、马面裙、云烟裙,种类众多,而石榴裙更是唐朝服饰中不可或缺的时尚单品。 女孩儿们穿上石榴裙,踮起脚尖,轻步慢舞,簇拥的繁花映出石榴裙飞扬的裙角。迎着盛夏的热情生长,所有的期待终会花开。 在柔软的花瓣间, 舒展的不仅仅是轻柔的霓裳, 亦是洋溢着夏的自在心情, 忽而,夏的味道扑面而来。
夏花绚烂,衣袂飘飘。同学们别出心裁,将夏花与镂空画相融,我把“夏至”剪给你,让石榴裙更加灵动、自然。
他们时而俯身轻触红花, 时而抬头遍寻枝头, 时而静若处子, 时而动若脱兔, 寻找最佳的视角, 捕捉最美的夏至。
捕捉最美的夏至
寻找最佳的视角
染:夏木新荫 涂抹新红上榴花
夏至之转色——朱湛
《周礼·考工记》中记载“钟氏染羽,以朱湛丹秫,三月而炽之、淳而渍之。三入为纁,五入为緅,七入为缁。”朱湛丹秫就是将朱砂与黏性谷物一起浸渍和发酵,以期朱砂颜料能够借由淀粉黏度而更好地附着于织物。
朱湛这个颜色的由来与古人染色工艺密不可分。热烈的夏天太短,一现的昙花太过珍贵。从古至今,人们都热衷于将美好的事物留住,同学们通过借鉴古法染色技艺,把夏花的绚烂“影印”在各种布料上,让那稍纵即逝的娇艳也能经久不息。
夏花的绚烂“影印”
他们采来夏日的红花, 放进清水浸泡, 千锤百炼,自成一色。 当花汁悄悄出走, 繁花便爬上衣钵, 还原出大自然最纯粹的红。
观:夏至生辉 一朵红云映斜阳
夏至之合色——大繎
繎者,红色之尤深,言若火之然也。大繎 ,其色大开大放,如火如茶。这壮烈的颜色,其气势正如《诗经》里“如火烈烈”的大军勇猛如火,势不可挡。过雨频飞电,行云屡带虹,火烧云是夏至独有的景致。烧得赤红的云朵,片片如醉般的晚霞,红得气势磅礴,红得淋漓尽致。
同学们追踪着夏日的晚霞,看变幻莫测的云卷云舒,用优美的文字,抒发着心中对这夏日独一无二的热爱。
夏 至
小夏至 盛夏始
小夏至 盛夏始 夏 至
夏至是红色的, 太阳张扬且热烈, 把大地晒得通红。 夏至是红色的, 傍晚, 厚厚的云朵被染成一片红, 城市沐浴在旖旎落霞中。 夏至是红色的, 红艳欲滴的花, 甘甜的西瓜, 喷香的龙虾, 还有笑红脸的本真娃。
夏至是红色的
精彩瞬间
夏至的红啊, 是火焰和国旗的颜色, 流光溢彩,绚烂夺目, 一切都是那么炽烈而鲜活。 愿本真少年不负盛夏光阴, 追光拔节成长! 愿所有的努力, 都如夏花般绚丽灿烂, 所有的美好终将纷至沓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