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到了,天气晴暖,茶树萌芽,春茶热度直线上升,小白也来老生常谈一下,给大家查漏补缺,顺便提供一点饮茶谈资,佐助茶香。 
春茶是什么?
春茶,简单来说,指春天采制的茶叶。 茶树生长有季节性,我国大部分茶区,茶叶采摘一般分春、夏、秋三季,一些低纬度茶区也采冬茶。 其中春茶产量高,质量好,关注度高。 
只有绿茶有春茶?
春茶是个时间概念,六大茶类在春天采制的茶叶都可以叫春茶。 绿茶通常推崇鲜爽的口感,鲜叶嫩度要求高,所以最看重春茶。 其他类茶叶追求的滋味不同,工艺不同,相比绿茶,时令上较为宽松。 下文春茶都是指绿茶。 
为什么推崇春茶?
茶树经过秋冬季节的休养生息,到第二年春天萌发生长,积累了丰富的内含物质,口感鲜醇。 相比其他季节的茶,春茶的茶多酚含量低,涩味低,氨基酸含量高,更鲜甜。 此外,春茶芽叶肥壮,色泽绿润,赏心悦目。 
春茶越早越好?越嫩越好?全芽最好?
不一定。 太早太嫩的茶叶内含物质不足,滋味会稍显寡淡。 不同绿茶的采摘有不同标准,有些高等级的茶只选芽头,有些则不然。 比如精品西湖龙井,采摘标准就是一芽一叶初展,太嫩香气不足,内含物质不够,达不到最佳品质。 而六安瓜片求壮不求嫩,不要芽头,只取二、三叶,采摘期晚,在谷雨前后十天左右。 
既然不是越嫩越早越好,为什么最贵?
越嫩越早,产量越少,物以稀为贵。 憋闷了一个冬天,都想抢先尝一口春天的活泼生机。 
头采茶、头春茶、明前茶、雨前茶,有什么不同?
头采茶,越冬后第一次采摘制作的茶叶,数量稀少,价格高昂,也属于头春茶。 头春茶,春天第一波采制的茶叶,内含丰富,口感鲜爽。 明前茶,清明前采制的茶叶,芽叶细嫩,香气浓郁,内含物质丰富,有“明前茶,贵如金”的说法。 雨前茶,谷雨前采制的茶叶,虽不及明前茶细嫩,但滋味鲜浓耐泡,很多老茶客更为钟爱。 
春茶求鲜,刚炒的最好喝?
刚炒制好的新茶带有火味,适合尝鲜,不宜多喝,多喝嗓子容易发干,存放一周左右,退火之后,风味更佳。 
春茶怎么冲泡?
春茶芽叶细嫩,早春茶更是如此,所以冲泡水温不宜过高,过高会烫熟茶叶,出现类似菜汤的熟汤味,一般80℃左右为宜。 喝时留根,杯中茶汤略没过茶叶即可续水,第三四泡可适当提高水温。 
都推荐用玻璃杯泡春茶,别的茶具行不行?
玻璃杯冲泡,方便欣赏绿润可人的芽叶,感受春茶的活泼生机。 对个人而言,喜欢的才是最合适的,若偏爱盖碗或茶壶,注意春茶细嫩,不要闷出熟汤味。 
怎么保存?
绿茶容易氧化变色,保存不当,减损香气,影响口感。 居家保存,冰箱最方便,可以用铝箔袋装好茶叶,放铁罐里,铁罐外套上干净塑料袋,扎好袋口,放冰箱冷藏,温度控制在5℃以下即可。 来源:苏茶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