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777|回复: 0

楼市发生3个“标志性事件”,释放什么信号?马光远一句话说透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3-10 11:37: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南
  著名房地产商人潘石屹曾说过,导致我国房价过高的根本原因是国人对房屋产权的宗教般狂热。事实证明,中国人喜欢投资买房、爱投资买房是出了名的,有三个数据能够证明:1、央行公布的城镇家庭负债统计报告显示,我国城镇家庭持房持有率超过96%,户均持有1.5套房,已经超过很多发达国家;2、《胡润财富报告》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千万富翁群体中,有15%是靠投资炒房获得的财富;3、我国已购房群体中,手持两套房家庭占比31%,持有三套及以上房产的家庭占比10.5%。
  为何房子会成为最普遍的投机对象呢?主要有三个方面原因,首先房子是刚性需求,买房更是与上学、落户、子女教育、医疗等多方面挂钩,没有房子很多事无法办成。其次,早期国内投资理财渠道较为单一,并没有多少投资工具。最后,从结果来看,许多人都通过房价不断上涨赚得盆满钵满,比如2000-2008年的房产投资者,2008-2014年的炒房客,2014年以来的“拆迁户”。
  在过去许多人的认知里,房价是只涨不跌的,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过去20余年我国整体房价上涨了530%,许多人可能认为这个涨幅并不高,一些生活必需品涨幅也能有这么高。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仅仅是“平均值”,事实上对于绝大多数偏远城市来说,房价涨幅十分缓慢,特别是一些人口持续流出的城市更是出现了下跌。因此对于许多热点城市来说,房价涨幅远高于530%,部分二三线热点城市房价涨幅超过十倍,一线城市涨幅更是高达几十倍。
  由于房价上涨过快,导致了一系列问题出现。首当其冲就是百姓买房越来越困难,根据贝壳研究院公布的调研数据显示,2021年纳入统计的百座典型城市中,有68座城市房价收入比超过10.0,有8座城市房价收入比超过20,有4座城市房价收入比超过30,但根据国际标准,房价收入比的合理区间为“3.0-6.0”,由此可见对于这些人口集中的城市来说,买房的难度有多高。
  百姓买房难度变大的同时,消费能力自然就会降低,购买力提不上来,“经济内循环”自然也难以发展,实体经济就边缘化了。正因如此,2016年底,我国正式提出了“房住不炒”的理念,明确了房子是用来住、不是用来炒的核心思想。随后各个城市都开始了积极调控,随后迎来的是房价涨幅的不断收缩,不少热点城市房价最高点都定格在了2017-2018年。
  进入2021年下半年后,楼市进入了“普跌”阶段,许多热点城市新房与二手房市场明显遇冷,整体房价也是从8月份开始持续下跌,公开数据显示,2021年2月是房价最高点,平均房价达到了11220元/㎡,2021年12月是房价最低点,回落至9517元/㎡,下跌了15%。随着市场不断遇冷,房企的销售业绩也在持续下滑,根据相关机构统计,今年2月百强房企操盘销售金额同比大降47%,十强房企门槛值降至200亿,百强房企门槛值降至21亿,两者均“腰斩”。与此同时,楼市也发生了3个“标志性事件”:
  第一,首个万亿级GDP城市,公开降低首付比例:根据多家权威媒体披露,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江苏银行位于江苏南通相关网点下调了首套房的首付比例,从之前的30%降到20%。相关数据显示,南通2021年新发那个成交量仅168万平方米,同比降低34.12%,仅为过去5年最高点的一半。由此可见,连工业强市、经济强市都需要通过降首付来救市了。
  第二,首个国家中心城市,全面开启救市模式:前不久,郑州市住建部发布新规,从支持合理住房需求、改善住房市场供给、加大信贷融资支持、推进安置房建设、优化房地产市场环境等5个方面入手,通过19条具体措施进行调控。有专家表示,郑州楼市潜在库存为1.09亿平米,按照过去年均1300万-1700万平米的销售速度计算,即使未来不增加供应也需要7年的时间才能消化完库存,由此可见郑州楼市面临的巨大库存压力。
  第三,首个副省级城市兼计划单列市,松绑限售:根据财联社的报告,青岛近日放松了即墨区的限售政策,二手房限售市场从5年变为2年,新房限售从取得不动产证改为网签之日,相当于在原来的基础上也缩短了一到两年的时间。其意义在于楼市松绑的城市已经从普通地级市上升到了副省级城市。
  许多人认为,楼市3个“标志性事件”下,意味着未来楼市回暖现象明显,未来房价还会如同之前那样大涨。但事实真是如此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原因很简单,上文已经提到过,这些城市放松调控都是有一定原因,如果楼市持续遇冷,购房者购房意向过于低迷的话,那么开发商的房子就难以卖出去,进而导致库存压力明显增加,对于高负债开发商来说,可能面临债务问题而导致资金链断裂。
  随着库存压力不断增加,加上高额负债压力,许多开发商就会开始恶意降价销售,正如去年下半年不少城市上演的那样:某某房企开始降价抛售,导致部分刚买房的购房者一夜之间房子贬值几十万元,老业主不满与开发商发生矛盾,打砸售楼处……避免房价大涨的同时也要预防房价出现大跌的问题,一旦房价大跌对于整体的经济形势也会产生巨大影响,正因如此当前有23座城市通过“限跌”的方式进行调控。
  事实上,根据不完全统计,自2022年以来,已经有近60个城市放松了调控措施,包括降低首付比例、公积金贷款放松等。但也没有出现房价大涨的情况,由此可见,调控的最终目的是将房价调控至合理亲民的水平,但不是通过“一刀切”的方式,正如过去房价上涨时一样,也并非短短几年涨至如今过高的水平,因此楼市调控也是如此,要“以时间换空间”,逐渐烫平楼市泡沫。正如独立经济学家马光远说的那样:
  当前我国的房地产出现了1998年房地产市场化以来,大家第一次形成的共识,就是房地产要往下走了,同时意味着我国房地产正在发生巨大变局,意味着房地产下一个周期,会和过去完全不同,2022年将成为中国房地产真正的新生元年。
  (来源:今日头条 财经前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信阳网 ( 豫ICP备11020369号-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159002000073号

GMT+8, 2025-8-4 05:55 , Processed in 1.765433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xywcms! X3.4

© 2001-2013 信阳中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