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565|回复: 0

你最早喝到的毛尖应该是哪个品种?来看看引进过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28 11:01: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南
1975年,由于新茶园的不断开辟, “本山种” 供不应求,信阳市及信阳县科技人员开始引进外地湘波绿、祁门槠叶种、紫阳种、佛手、梅占、铁观音、鸠坑、苔茶等茶树品种。通过试种,少量种植鸠坑种、祁门槠叶种、紫阳种等优良茶树品种。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至90年代,从福建等省大量引进有性系茶树品种,较大面积推广种植无性系国家级茶树良种福鼎大白茶。该品种发芽早,单产高,芽叶茸毛多,是灌木型和小乔木型中叶类中生种,抗寒性较强,较适宜信阳市茶区生长。主要在大部分的山坡地开基成等高水平土梯,抽槽整地后种植,以单行条播为主,也有少量的双行 条播密植。



从1982 年开始,信阳县、信阳市开始从信阳地区茶叶试验场引进试验培育的湖南白毫早和浙江的迎霜、劲峰、翠峰等品种,后将白毫早作为主要引进品种。



20世纪90年代,农业部提出了“大力发展无性系良种,不是良种不发展”等茶种种植指导思想。信阳县提倡“引进为主,自育为辅”,明确了“三结合、一同步”的发展方针,即发展无性系良种与有性系良种相结合、引进与自繁自育相结合、国营茶场与乡村集体茶场及个体大户相结合,试验示范与引进推广同步进行。境内开始引种无性系良种,主要有龙井43号、龙井长叶、白毫早、槠叶齐、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及日本薮北茶等品种,以双行条植为主,也有单行条植。当时由于种种原因,境内茶苗移栽成活率较低,无性系良种茶园发展缓慢。



2006年,通过信阳市茶叶试验站的试验,开始大量引种试验表现良好的无性系茶树品种,直接引进推广,走良种化建设的捷径。主要品种有福鼎大白茶、白毫早、舒茶早、乌牛早、安徽7号、尖波黄等品种。这些品种属灌木型中叶类,发芽早,白毫多,抗寒性较强,适制信阳毛尖。同时,仍大面积种植有性系茶树品种,比较混杂。



2006年,浉河区政府决定免费向茶农提供茶种苗,区茶办派专人到福建、浙江、安徽等产茶大省实地考察种苗市场,最终选定了适宜境内栽植的福鼎大白和福云6号两个品种,并与当地茶种场签订茶种苗供应合同,确保茶种苗的数量和质量。

来源:头条车云山信阳毛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信阳网 ( 豫ICP备11020369号-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159002000073号

GMT+8, 2025-7-29 18:59 , Processed in 1.988944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xywcms! X3.4

© 2001-2013 信阳中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