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8106|回复: 0

麻里贡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7-27 10:46: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南
麻里贡馓
馓子是用面粉作为主要原料制作的一种炸制食品,色黄,酥脆,味香可口,是信阳的民间风味小吃。信阳各地制作的馓子以淮滨县(赵集)麻里制作的馓子最有代表性。早在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8年)(赵集)麻里制作的馓子就因色泽金黄,形如盘丝,香酥可口被列为“贡品”。因此,(赵集)麻里制作的馓子也被当地群众称为“贡酥”。现在一般叫 “麻里贡馓”。
据传,信阳淮滨县的“麻里贡馓”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淮滨人孙叔敖出任楚庄王令尹,在期思一带兴修水利,消除水患,受到百姓的爱戴和尊敬。当地有一位老人用极细的面粉,加入少许盐和水,搓成细条,组成一束,然后扭成环形,放到油锅里炸熟,送给孙叔敖品尝,以表心意。孙叔敖品尝后,感到既焦脆又爽口,非常好吃,便把老人请来传授技艺。因炸熟的面条呈扇形有序排列,就将这种炸制食品称作馓子。于是,馓子很快在楚国境内传开,一直流传至今。
“将白矾、盐、碱放入盆内,兑入清水(天热用凉水),溶化后将面粉放入拌匀,和成柔软光滑的面块,盖上湿布。大概20分钟后,在面块上抹一层油,放在面板上,切成粗条,搓成直径1厘米的面条,从头到尾分层放入盆里,并且层层刷油。将面条的一头放在左手的虎口处,在四个指头上缠上10圈,掐断,把手两边的面条按扁后,右手插进去,将面条拉的大概20厘米长,再用一双筷子撑住两边(按扁的地方),脱开手,放入九成热的油锅中,炸得面条成微黄色,然后抽出筷子,直到炸成柿黄色,捞出就成了。”街边一位做了近8年馓子的老太太说“不光老年人喜欢吃,小孩子也喜欢,他们都经常买我做的馓子,说嚼起来又香又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信阳网 ( 豫ICP备11020369号-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159002000073号

GMT+8, 2025-7-20 10:49 , Processed in 1.37499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xywcms! X3.4

© 2001-2013 信阳中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