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026|回复: 0

党媒4篇文章谈土地,剑指高房价?买房人感觉楼市可能有大事发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7-2 09: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南
  在讨论今天的房价之前,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央妈放水之后,为何家电、纺织等产品并没有涨价,反而出现了下跌。为何去年放水量大增的情况下,猪肉的价格却开始快速下降。
  回答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不管央妈怎么放水,商品的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供求不足,价格上涨,供大于求,价格回落。这就是市场规律。
  猪肉价格怎么跌下来的?通过建设养猪场、提高进口数量等措施增加供应之后才下降的。相应的,我们观察房价,也可以用这个道理。如果有一天,你所在的城市大规模地增加住宅用地的供应,如果住房用地供应量等于或高于上一年的住宅成产交数量,那么,房价也就没了上涨的基础。
  为什么今天要从猪肉价格的下跌来谈房价,因为国家统计局公布新的房价数据显示,5月70个大中城市的房价还是以上涨为主,4个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7%,31个二线城市和35个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分别上涨0.6%和0.4%。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绳国庆解读 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涨幅基本保持稳定态势。
  从统计的角度看,涨幅平稳。但是,落实到买房人头上,房价的涨幅还是很大的,买房是个体而非平均数。正应了那句老话,年初不买房,可能一年又白忙。
  尽管从今年开始,解决大城市住房问题成为重点工作之一,楼市的发展似乎在向保障性租赁住房方向演变。但,买房人更多的还是期望通过实施房地产税、增加住房供应把房价降下来。
  这样的期望无疑是美好的。
  不过,从近几天党媒的一系列文章中,我们隐隐约约感觉到楼市似乎有大事发生。
  一、实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土地政策
  党媒“中国经济时报” 发表了一篇题为“实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土地政策”,在文章中提到强调“顺应人民意愿,调整完善土地政策。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用好改革这个法宝,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意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积极贡献”。
  中国经济时报在文章中特别强调,实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土地政策是我们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划转税务部门征收。
  土地出让金本来是自然资源部门负责征收,现在集中归口税务部门征收,但土地出让金仍留在地方,短期来看,使用总额及使用方使并不会有大的变化。土地出让收入的征收范围、对象、标准、减免、分成、使用、管理暂时都没有明确的变化,只不过更加规范透明。
  不过,也有另一种声音说,这是船大掉头难,在为楼市掉头做准备。也有人说,这是为房地产税的实施做准备。看起来,很有道理,只有时间才会给出准确的答案。
  人民网发表题为“土地出让金划转改革是不是土地财政的终结?”一文中解读是“新规只是转由税务部门征收,并不牵涉所有权分配。不容忽视的是,土地财政问题包含很大风险,亟需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
  三、盛松成:解决房价过高需要“挤泡沫”而非“刺破泡沫”。
  经济观察网发表题为“解决房价过高需要“挤泡沫”而非“刺破泡沫””的文章,文章内容主要是对前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的专访,专访的内容较多,有6个值得买房人关注的重点。
  1、我国房地产市场侧重于需求调控,但长期效果并不明显。
  2、货币发行量是房价上涨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3、中国的住宅土地供应占比在主要国家当中是最低的。
  4、在人口流入的城市,应该加大土地的供应,尤其是居住用地的供应;在人口流出的城市,应该减少居住用地的供应。
  5、通过“挤泡沫”而非“刺破泡沫”的方式,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房价过高的问题。
  四、摆脱对土地财政过度依赖需实招硬招。
  经济日报在6月9日发表题为“摆脱对土地财政过度依赖需实招硬招”的文章,文章中提出,对于土地资源稀缺的城市而言,土地出让时的高溢价,导致地王频现,地价上涨自然推高房价。许多城市都存在对房地产行业和土地出让收入过度依赖的状况。
  这是否表明,土地政策在“两集中”的基础上还会是新的办法出台,这也值得买房人期待。
  总之,党媒最近一系列关于土地方面的文章直指高房价解决之道,这让我们的买房人隐隐约约中感觉楼市可能有大事发生。
  (来源:今日头条 房价大数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信阳网 ( 豫ICP备11020369号-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159002000073号

GMT+8, 2025-8-18 22:11 , Processed in 1.29741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xywcms! X3.4

© 2001-2013 信阳中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