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此刻,心情非常激动,我正在去北京参会的高铁上。”3月3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刘文新,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一段视频,表达了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激动心情。作为大别山革命老区的全国人大代表,刘文新带着满满的干货,开启了此次履职之行。乡村振兴,是刘文新最为挂念的事。 刘文新此次共准备了3个建议,全部都与乡村振兴有关,而且三句话不离信阳毛尖。 政策: 作为国家级龙头茶叶企业的掌舵人,刘文新在《关于扶优扶强国家级龙头茶企、助推乡村产业振兴的建议》中提出,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茶产业的振兴需要通过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龙头茶企发挥引领和带动作用。我国是世界第一产茶大国,全国近20个省份均种植茶叶,涉及茶农人口8000多万。议案称,要实现“从产茶大国向产茶强国的转变”,做大做强龙头是关键。 对此,刘文新建议: 出台政策扶优扶强一批茶产业国家领军茶企; 在国家领军茶企的品牌建设和推广上予以支持; 对国家领军茶企设立茶旅融合发展专项基金。 人才: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除了建议国家给与政策扶持,刘文新在《关于在乡村振兴中发挥青年主力军作用的建议》中提出,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建议国家出台特殊政策,鼓励大学毕业生、外出创业成功人士等青年力量返乡回乡发展,发挥青年主力军的作用,为实现乡村振兴奉献青春、作出贡献。对于这项建议的可行性,刘文新给出了权威的数据:河南有3000万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而信阳在外务工人员达240余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四分之一还多。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组织引导和帮助扶持一些有实力、有能力、有抱负的返乡农民工运用自己掌握的资金、技术、人脉,来兴办实业、发展产业、带动就业是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应当积极探索和实践。 对于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刘文新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营造青年发展的良好环境; 建立青年发展的激励机制; 优化青年发展的知识结构。 流量: 互联网时代,流量为王。在《建议央视对信阳毛尖品牌进行公益推介 助力大别山革命老区加快乡村振兴》中,刘文新直言不讳地为信阳毛尖向央视“要流量”。 茶好也怕巷子深。大别山是我国著名的革命老区之一,也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信阳作为全国重要的名优茶生产基地,也是纬度最高的江北茶区,其所产茶叶有着得天独厚的品质优势。以我国十大名茶之一的信阳毛尖为例,好茶却没有形成好的市场,市场占有率远低于其他名优茶类,究其原因,是在品牌推广和广告宣传上投入不足。由于大别山区地处欠发达地区,经济实力远落后于其他地区,地方财政能力有限,靠企业单独投入也难以支撑整个公共品牌的推广。 建议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近年来实施推出的“国家品牌计划——广告精准扶贫”项目是一项公益扶贫工程,该平台影响力强,与信阳毛尖的特征和目前的处境十分契合,此类广告应该给信阳毛尖一定的支持。 来源:大河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