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中,天一生水。 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 故立春后继之雨水。 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之第二个节气。东风解冻,散而为雨。雨水节气不仅表明降雨的开始及雨量增多,而且表示气温的升高。雨水节气前后,万物开始萌动,就意味着气象意义上春天正式到来了!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健康,则体质良好。而在雨水节气之后,随着降雨有所增多,寒湿之邪最易困着脾脏。同时湿邪留恋,难以去除,故雨水前后应当着重养护脾脏。雨水节气中,地湿之气渐升,且早晨时有露、霜出现。所以针对这样的气候特点,饮食调养应侧重于调养脾胃和祛风除湿。 雨水节气需“宽胃以养气,健脾以清阳”,是祛风除湿的好时机!人体脾胃的功能好了,就能充分地利用摄入的营养,而调养脾胃宜饮用滋味甘甜的茶饮! 柑皮,具理气降逆、调中开胃、燥湿化痰之功效,与熟普搭配,不仅能疏肝解郁,且在熟普中有益菌的作用下,还对胃肠道有温和的刺激作用,有效刺激食欲,健胃的同时还能祛风下气,柑普茶毫无疑问也是雨水的必备茶品之一! 初春,花粉、柳絮始飞、新冠病毒依旧存在,气候干燥,鼻咽粘膜干燥,呼吸道抵抗力下降,更容易受到过敏物质及病菌的侵袭。白茶富有含儿茶素和茶多酚等抗过敏活性成分,是过敏人群的福音,且儿茶素还具有增加生物体内免疫细胞的数量的功效,它和茶多酚一起,巩固了人体抵抗病菌干扰的防线。雨水前后饮白茶,更能通体开窍,明目降火,缓解干燥,消油去脂。 雨水后,传染病常易暴发流行,每个人应该保护好自己,注意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千金要方》上说:春时衣着宜“下厚上薄”,亦即春季时,下半身宜穿暖一些,中医认为“寒从脚起,湿从下入”,因脚距心脏位置最远,血液循环最不顺畅,此时建议可多以温热水泡脚,并适度按摩双腿及脚底。 另外,每日早晚多按摩腹部也是调养脾胃的好方法,由右到左顺时针方向按摩,范围包括右上腹部、肚脐上方、左上到左下腹部,腹部温暖了,自然能养元补气;或多做一些伸展运动。这种变化无常的天气,也容易引起人的情绪波动,乃至心神不安,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对高血压、心脏病、哮喘患者更是不利。生活中尽量保持心平气和,以免损伤元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