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13|回复: 0

推动上合组织旅游交流合作高质量发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前天 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南
  上合组织的旅游交流合作已从单一的人文往来发展为具有战略意义的综合性合作领域。展望未来,上合组织的旅游交流合作将聚焦高质量发展,肩负起更大使命
  8月31日至9月1日,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在天津举行。这是中国第五次主办上合组织峰会,也是上合组织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峰会。
  旅游从来都是上合组织关注的战略性领域,上合组织成员国对此早已形成共识。近年来,上合组织在旅游交流合作领域展现出令人瞩目的发展态势。这种发展不仅体现在成员国旅游交流的规模增长上,更深刻地反映在机制完善创新、合作深化与区域影响力增长等多个方面。机制建设上,上合组织成员国间已形成相对完善的制度架构。2015年,各方在首届上合组织成员国旅游部门领导人会议上,提出了商谈并制订上合组织成员国旅游领域合作计划的倡议;2016年,进一步形成了《上合组织成员国旅游合作发展纲要》,并于2018年形成了落实纲要的联合行动计划;同时,在旅游领域建立起以部门领导人会议和相关文件为基础的旅游合作行动框架。项目落地上,系列具体项目的实施,在制度建设、设施联通、产业融合等维度形成了系统突破,正在将合作蓝图转化为惠及各成员国的现实成果。特别是“上合组织旅游和文化之都”的设立,推动成员国在旅游线路开发、文化遗产保护等领域建立了常态化合作渠道。交通条件的实质性改善为旅游合作提供了支撑。北京—杜尚别、乌鲁木齐—塔什干等新增航线使新产品、新线路落地成为可能,跨境旅游专列项目将铁路运输与沿线旅游资源创新结合,带来了跨境旅游的新供给。中俄蒙“万里茶道”跨境线路、中哈吉三国共建的“长安—天山廊道”世界遗产旅游带等项目也正在形成越来越大的影响力。
  显然,上合组织的旅游交流合作已从单一的人文往来发展为具有战略意义的综合性合作领域,展望未来,上合组织的旅游交流合作将聚焦高质量发展,肩负起更大使命。
  其一,上合组织的旅游交流合作应成为上合组织发展的战略性赋能力量。真正高质量的旅游交流合作,应当成为连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纽带,可以有效促进成员国间的经济融合、社会互动和文化认同,同时助力构建开放包容的国际秩序,推动“上海精神”的深化实践。既能促进经济协同发展,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创造就业机会,增进民生福祉,又能助力产业融合,带动农业、工业、文化等关联领域的升级,并以此优化旅游供给,开发新兴市场,提升整个地区的旅游吸引力。既能尊重各国发展阶段差异,增进相互理解与认同,又能形成共同认可的合作范式,使旅游成为强化多边合作的鲜活载体,提升上合组织的国际影响力。
  其二,上合组织的旅游交流合作应切实回应各国民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上合组织的旅游交流合作应通过现代化旅游体系的构建,让各国民众真切感受到交流合作带来的实惠与改变,感受到更便捷的出行、更丰富的体验、更优质的旅游服务,实现旅游让生活更美好。在这一过程中,“上海精神”所倡导的共同发展、普惠共赢理念应得到生动体现。上合组织各国人民应共享旅游发展成果与合作机遇。旅游便利化措施应真正消除民众跨国往来的制度性障碍,使文化交流成为可感可知的日常生活体验。旅游现代化不只体现为产业的成长,更体现为让产业成长的红利普惠各方。
  其三,上合组织的旅游交流合作应发挥跨领域协同的枢纽作用。高质量发展要求旅游业突破行业边界,深度融入上合组织的整体合作架构。例如,在经济层面,应与互联互通建设、数字经济发展等战略相衔接;在人文方面,旅游交流合作要成为教育、科技、卫生等合作的催化剂。这种综合性不是简单的“旅游+”“+旅游”叠加,而是要通过制度设计和行动落地,使旅游发展成为检验各领域合作成效的“试金石”和放大合作成果的“扩音器”。
  要更好肩负起使命,上合组织的旅游交流合作需要系统谋划、务实行动,形成更具操作性的实施路径。
  首先,需要构建系统化的合作框架。要以《上合组织未来10年发展战略》为指导,围绕旅游便利化、产业融合、市场开发等关键领域,建立更为专业、高效的工作机制。这需要各成员国在具体执行中形成更多合力。旅游便利化是基础性工作,各成员国应从签证政策、跨境交通、服务标准等方面着手,逐步减少人员往来的制度性障碍。旅游交流合作应主动对接各成员国的优势产业,推动“旅游+”“+旅游”的融合发展。此外,随着上合组织扩员进程持续推进,旅游合作机制设计应具备开放性和适应性,为“上合组织+”模式预留充分空间。
  其次,需要配置具体的有力行动。旅游交流合作应从地方实践、品牌活动、文旅项目等具体抓手出发,形成可知、可感、有影响力的合作成果。地方特别是城市层面的直接合作尤为重要。应更重视青年群体的参与,将旅游交流合作与青年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文化年”“旅游年”等品牌活动应注重实效,既要展现文化多样性,也要促进产业对接。关键是要建立可持续发展的项目机制,让合作成果能够不断积累深化。在初期阶段,应优先推动那些共识度高、见效快的项目,以早期收获增强各方信心。
  最后,需要数字技术赋能。数字技术正在重构旅游业的发展模式,上合组织应将数字化转型融入旅游交流合作的各个方面。在基础设施层面,要推动智慧旅游平台建设,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的数字服务。在产业生态层面,要促进成员国间旅游数字化标准的对接,实现数据互联互通。更为关键的是人才支撑,要着力培养既懂旅游业务又掌握数字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当然,数字化转型不应仅局限于技术应用,而是要服务于促进人文交流这一本质目标,用技术手段拉近不同文明之间的距离。
  来源:中国旅游报 作者:特约评论员 杨劲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信阳网 ( 豫ICP备11020369号-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159002000073号

GMT+8, 2025-9-5 00:04 , Processed in 1.159956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xywcms! X3.4

© 2001-2013 信阳中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