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586|回复: 0

今冬信阳规划播种80万亩紫云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24 09:53: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南
信阳网讯    明年春暖花开时,在广袤的豫南田野上,你不光能看到碧绿的麦浪、金黄的油菜花,还将欣赏到大片大片红艳艳的紫云英点缀其间。这美景源于市委、市政府今秋启动的大力发展紫云英及其相关产业规划。
   
    记者昨日从市农业部门获悉,今年秋冬种期间,全市将在种足种好小麦、油菜的基础上,计划种植80万亩以上紫云英,其中50万亩用作绿肥,20万亩留种,10万亩用作发展农业观光旅游。到“十二五”末,全市紫云英种植面积将发展到120万亩以上。
   
    信阳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地带,生态环境独特,是紫云英种植的最佳区域之一。我市种植紫云英历史悠久,是全国紫云英种子生产基地。我市耕地保有量1045万亩,秋冬种常年种植面积945万亩,尚有近100万亩冬闲白茬田,严重影响了耕地利用效率。而大力发展紫云英及其相关产业,是减少并消灭冬闲白茬田,推进我市新型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发展紫云英及其相关产业效益非常可观。市农业局分别从紫云英留种田、作绿肥、用作旅游观光三个方面,对种植紫云英的效益进行了研究测算。紫云英留种田,每亩可产种子30公斤,亩均效益300元。种子加工出口后,每亩可创汇600元。与麦茬田种水稻相比,紫云英留种田种水稻每亩可增收稻谷50公斤。盛花期的紫云英可为稻田提供大量必需的养分,每亩减少化肥投入约100元,且对后期作物也持续有效,实现持续增产。与普通稻米相比,用紫云英作绿肥生产的绿色和有机稻米每亩可增收600元左右。此外,紫云英叶色碧绿,花色艳丽,花期较长,大田种植可与小麦、油菜花相映成趣,极具观赏价值,可带动我市观光旅游业发展。
   
    目前距种植紫云英还有不到一个月时间,市委、市政府要求,各地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科学制定紫云英生产发展规划。以城市郊区为重点,启动“红茶围城”工程;以公路、铁路沿线为重点,启动“彩带护线”工程;以旅游区、风景区为重点,启动“观赏花圃”工程;以冬闲白茬田集中区为重点,启动“绿肥示范”工程;以种子生产优势区为重点,启动“种子基地”工程。各县区要充分利用当地冬闲白茬田,规模化种植紫云英,重点创建全国绿色和有机大米生产基地,叫响信阳农业品牌;各相关部门要强化服务,培育壮大一批紫云英种子、蜂蜜加工出口龙头企业,提升农业出口创汇能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信阳网 ( 豫ICP备11020369号-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159002000073号

GMT+8, 2025-7-26 00:24 , Processed in 1.43144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xywcms! X3.4

© 2001-2013 信阳中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