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699|回复: 0

互联网企业竞相做手机,即将迎来一场“血雨腥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5-23 10: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山东
搜晒小编导语:短短的三天里,奇虎360、百度等多家互联网大佬集体对外高调宣布进军手机市场,再加上此前的阿里巴巴、盛大以及小米科技,互联网竞相做手机手机,高调的圈地运动骤然爆发,即将迎来一场“血雨腥风”。
                                       
金山董事长雷军创立小米科技手机由小米自己研发,英华达南京工厂和富士康潍坊工厂,进行代工。2011年9月上市小米手机,售价1999元。2012年5月发布小米手机青春版,1499元。
阿里巴巴旗下的阿里云与厂商天语合作在2011年7月,推出第一款搭载阿里云OS系统的手机天语W700,售价2680元。今年推出售价1499元的大黄蜂和售价仅为699元的小黄蜂。
百度2011年12月上市,与戴尔合作推出搭载百度软件平台的Streak Pro D43,售价2999元。 2012年5月采取长虹贴牌、富士康代工、百度提供软件及网络支持的方式,推出H5018型号手机,定价899元。
360与华为合作推出360特供机,售价1499元,并在与多家厂商进行洽谈中。盛大模式类似小米,富士康进行代工。目前尚未上市,预计售价约1199元。网易与厂商合作,并未公布具体上市计划,预计售价1000元以下。网络红人罗永浩宣布开始做手机,上市时间未定。
手机真的可以“零”利润么?
有些企业打出手机“零”利润,以及特供机的口号。那么,手机真的可以做到0利润么?手机0利润的模式其实并不新鲜,2005年左右的时候,MTK平台非智能机大规模上市,包括国产、山寨在内均卷入手机价格战,但是这些手机全都与SP公司合作,将部分带有扣费后门的应用植入手机,用户一旦装入SIM卡使用,便会不经意的定制各种服务,从而实施恶意扣费。
然后手机企业、SP公司、CP公司、运营商之间进行分成,这被称之为用户“分期付款”买手机。几乎所有的国产手机企业,所有的山寨机企业均加入了这场SP抢钱运动。手机真的实现了0利润,但对于用户来讲,却并没有省钱买手机,而是分期付款,然后备受折磨和骚扰。
互联网企业做手机的如意算盘
既然SP这条路不是大型互联企业可以做的事情,那么互联网企业蜂拥做手机又是如何考虑的呢?从两方面分析,一方面是目的,另一方面是盈利方式。
互联网企业搞手机的目的都是相同的,均为抢占移动互联网入口,实现自身应用的预置,抢夺手机桌面。盈利方式,可能不敢采取SP吸费的方式,多数采取 流量分成的模式与手机企业、运营商分成,同时还包括手机浏览器导航栏的广告位、手机桌面应用广告位以及手机应用市场广告位和广告推送机制。
这就是所谓的“硬件近乎免费”,采取后向收费的盈利模式,也被称之为“战略”。这种看似美好的战略能否行得通?手机企业又在这场合作中扮演什么角色呢?
手机企业扮演的角色
手机企业是依靠销售硬件盈利,捎带与互联企业合作,内置应用收取内置费,一般1元一个,也有打包价格。目前,智能手机市场竞争激烈,运营商定制千元 机是主要销量来源,但是利润被运营商渠道压缩的非常少,能有5%的毛利已经算是非常不错了。大量国产手机企业目前已经陷入两难境地,当年辛苦布局的渠道优 势已经不复存在,手机价格战让其疲惫不堪,因此全面受制于人。
总之,国产手机企业目前已经丧失信心和地位,谈判的筹码已经没有。而互联网企业却发展迅速,利润率高达50%以上,有充足的现金流和品牌影响力,在与手机企业的谈判中也可以占据主导地位。于是就有了百度与长虹、戴尔;360与华为;阿里巴巴与天宇等合作。
但是与百度、阿里巴巴不同的是,360与华为的合作似乎更加简单,因为百度和阿里巴巴有自己的Android优化版操作系统,而360没听说有自己的系统,只是说销售、售后都由华为负责,而360是将自己的应用内置到华为手机中,与华为手机分享360手机浏览器的导航栏广告收入、手机桌面广告收入等。同时,360称这些手机叫“360特供机”。
如果说百度、阿里巴巴与手机厂商的合作,还付出了大量的劳动。那么,360与华为的合作,似乎是“赚了便宜卖乖”,对手机的任何事情都不负责,只负 责压价,然后内置应用,而且还可以借助合作宣称进军手机市场,提供“特供机”。这的确要佩服X总,他真的是谈判的高手,借东风的高人,而且还是永不吃亏的 铁公鸡,炒作概念的大拿。华为在这场合作中,扮演的只是替别人做嫁衣的角色。
手机桌面即将迎来一场“血雨腥风”
想要通过手机浏览器导航栏、手机桌面广告位获得广告收益和流量收益,这就需要大量的装机量。目前,X公司除了手机卫士占据了不错的份额外,手机浏览 器、手机桌面的份额都远远低于同类产品,与手机企业合作,其目的很明显是为了将自己的这些可赚钱的产品预置到ROM中,并且需要影响用户使用其他同类产 品。
用户的手机必然沦为战场,你争我夺,手机软件之间互相杀戮,用户可能永不得安宁。而华为这样的手机企业,也将在这场战争中失去把控能力,已经建立的品牌也将被用户唾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信阳网 ( 豫ICP备11020369号-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159002000073号

GMT+8, 2025-7-23 14:33 , Processed in 3.168528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xywcms! X3.4

© 2001-2013 信阳中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