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893|回复: 0

至美教师·学术实践 | 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学范式的葵园探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4 09:38: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南

面对未来社会的发展,我们都必须具备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核心素养。为聚焦教学方式的变革,探索核心素养落地的课堂教学,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寻求葵园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学校于12月份开展了学科主题教研活动。









#01
数学场——尺规窥几何,线弧启智慧


尺规作图就是通过做,引领学生在有理有据、有始有终、手脑联动的主动学习中成长,把零散的、碎片的数学知识建立起整体化、系统化、逻辑化的知识结构,确定好关键能力的“发力点”。12月7日下午,数学组全体教师共探基于新课标下的专题化、系列化、模块化课堂实践路径。



精彩课例 畅想展新“研”



刘红梅老师《圆的认识》


刘红梅老师执教的《圆的认识》借助尺规以构建图形的过程构建知识本位,类属于微项目教学,把圆的特征认识教学情景化、项目化。创设投掷游戏是场地的公平性这一真实情境,提炼本节课核心问题“如何绘制投掷场地”,进而一步步分解形成问题串,又在一步步操作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认识圆到画圆再利用圆的特征解决问题,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让学生沉浸其中。







姚亚亚老师《尺规作图》


姚亚亚老师执教的《尺规作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尺规作图的基础上,让学生尝试用无刻度尺规画三角形、正方形等,学生在想象、尝试和交流中建构了作图方法,进一步感受到尺规作图的价值,提升了孩子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推理意识。通过思维抽象化的过程,让学生形成了“数学感觉”,这些“数学感觉”或是几何直观,或是空间意识,或是推理意识,或是创新意识。






细说课思 引领弄新“潮”

刘红梅

在“图形与几何”概念教学中,如果把概念文本的内容的记忆与强化当做教学的难点,一味通过机械的模仿和训练,最终会让学生远离数学。如果教师以概念的学习过程作为载体,以关注思维发展为过程目标,激活学生已有经验,让学生经历概念抽象、发展的全过程,教学效果会大大提升。



姚亚亚

尺规作图是新课标“图形与几何”领域中的新增内容,是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几何直观的重要载体。尺规作图除了可以让学生感悟数学的严谨性,还有助于学生形成几何直观。在用尺规作图时,学生要经历以下过程:一是要考虑用尺规作图的关键是什么;二是要明确作图的步骤;三是要将作图的过程完整且清晰地表达出来。过程虽具挑战性,但有助于学生形成几何直观和推理意识。




圆桌共话 交流出新“意”

观摩两位老师的生本课堂,再聆听两位老师的教学思想,参会教师最大的感触就是要在教学工作中提高对教材的把控能力,修炼与时俱进的精神。紧跟新课标要求,将所学所思化为行动。新时代要求我们成为研究型教师,此次学习不仅是教学中的引领,更是对参会教师教学生涯定位的点拨。


张向阳




叶凤



本次活动主题与以往大相径庭,全新的课堂,全新的演绎,葵宝们在执教老师们的带领下,在操作中深刻的感受到了尺规作图的魅力,数学组教师在观摩中学习、感悟、反思,今后多一份智慧,少一份平庸;多一份创新,少一些形式,创造绝妙的生本课堂。



#02
语文场——赏文言之美 品诗词之趣

古诗文是中华文化长河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不仅给人以艺术的熏陶,更能启迪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性情。为了进一步落实新课程标准中关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建立文化自信,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要求,12月20日下午,语文组全体教师共探古诗词和文言文教学新路径。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伯牙鼓琴》课例展示


鞠明静老师为大家展示了《伯牙鼓琴》一课,她以“读”为抓手,设计了四个学习任务:高山流水遇知音、心有灵犀识知音、破琴绝弦祭知音和中华诗文觅知音。整堂课中,鞠老师有层次、有梯度地引领学生领悟“知音”文化,用问题驱动学习,引导孩子们带着问题,合作探究,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中国古诗文的语言魅力。整堂课语文味十足,上出了古诗文的味道。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现场评课研讨


课后,观摩教师们就鞠明静老师的《伯牙鼓琴》课例展开了热烈的研讨。教师代表张锐和崔晓磊走上台,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了真实、深入的评课交流活动。大家一致认为鞠老师的教学做到了梯度训练、注重品读、想象意境、教有策略,课堂教学从唯美走向深沉。


张锐


崔晓磊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课例研究汇报


兰燕老师从古诗文研究背景及意义、古诗文课例研究模式、古诗文研究及实施过程和古诗文研究成果四个方面进行汇报。通过本次古诗文课例研究,我们探究出“初读感知、品读涵咏、深读悟情、延读拓展”的古诗文教学四步法,为老师们的古诗文教学提供了基本的课例范式。








待到山花烂漫时 不负春光不负卿



专题讲座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古诗文教学策略》


张伶俐老师紧扣新课程标准,从“夯实语言基础,增强语用能力;增加思维深度,发展思维能力;坚持以生为本,培养审美情趣;了解时代背景,传承传统文化”四个方面进行了古诗文教学策略分析,为老师们呈现了古诗文课堂教学提质增效的策略和“核心素养”落实技巧。整场讲座理论联系实际,让老师们耳目一新。


与古诗文相遇,吟咏千古佳句,体味百态人生;与古诗文同行,感受燃情而诗的心意相通,体验盛世而歌的智慧碰撞;与古诗文携手,让字里行间隐藏的每一代中国人的喜怒哀乐,都传递出书香的亘古绵长。长风起,百花开,撷一片诗意,绽放芳华。




活动最后,副校长方媛媛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方校长全程参与,认真聆听,深深思考,针对每一个环节都给出了中肯有效的建议,同时也对全校语文老师寄予了更多的期望。相信在方校长的引领下,我们定能在往后的教育路上繁花次第开。









本次“学术实践”依托共研机制提升教师课堂研究能力,变革课堂,不断优化教育教学探索;进一步增强了师生们的学习意识、研究意识与创新意识,提升了师生们的研究素养和综合新素质,浓厚了学校的研究和学术氛围,助推了学校文化建设更上一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信阳网 ( 豫ICP备11020369号-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159002000073号

GMT+8, 2025-7-24 02:56 , Processed in 1.874788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xywcms! X3.4

© 2001-2013 信阳中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