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933|回复: 0

信阳市第三实验小学冬至系列活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2-21 15:30: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南

冬至是什么?



冬至,又称日南至、冬节、亚岁等,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民间常有“冬至大如年,人间小团圆”的说法。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这一天,太阳直射在地球南回归线,是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日。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古人认为冬至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



冬至习俗

数九



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明代《帝京景物略》记载道:“冬至日,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从冬至这天起,人们就会开始“数九”,小朋友们在家的时候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数九,冬至是数九开始的第一天,只需要在“九九消寒图”中给梅花画上一片花瓣,等到九朵梅花都画好了,也就是九九八十一天后,春天就来了。


传统饮食



冬至习俗因地域不同,存在着细节上的差异。在中国南方地区,有冬至祭祖、宴饮的习俗。传统的姑苏人家,会在冬至日喝冬酿酒,冬酿酒用糯米或者黄米,加入桂花酿造而成。在江南地区,盛行“吃汤圆”的传统习俗,“圆”意味着“团圆”。两广地区,则有着冬至吃烧腊的习俗,晒制好的烧腊是两广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道美食。在安徽合肥,流传“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的说法。

在中国北方等许多地方,每年冬至日都有着吃饺子的习俗。饺子有着“消寒”的意思,民间还流传着“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谚。不仅如此,张仲景先生制作“祛寒娇耳汤”的故事也是流传甚广。




冬至谚语

冬至有雨雨水多,冬至无雨雨水少。

冬至晴,正月雨,冬至雨,正月晴。

晴冬至,年必雨。

立冬发雾冬至雨。

冬至黑,过年疏,冬至疏,过年黑。

冬至有雪来年早,冬至有风冷半冬。

行过冬至后,冻闭万物零。

冬至比较暖,烤火到小满。




学校冬至活动
手抄报作品展示



学生们在了解冬至之后,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制作了一张张精美的手抄报。手抄报上有的画着冬至风俗,有的写着冬至来源,展现了孩子们对冬至的印象。





绘画书法作品



有的孩子收集了冬至相关的古诗,一笔一划认真地创作出精美的书法作品。有的孩子则运用着色彩丰富的画面,精致细腻的笔触,还有创意十足的手工作品,展现着冬至节日的传统美。





学包饺子



为了更加深刻地了解冬至、感受冬至的节日氛围,同时也为了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家长们还手把手教着孩子们包饺子,包饺子、煮饺子、吃饺子,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同学们吃着自己包的香喷喷的饺子,感受到了分外的喜悦。




朗诵冬至诗歌



为推广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我校特组织学生用诵读的方式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用一首首诗歌诵读冬至的故事。以传统经典的方式,展现出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传统节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信阳网 ( 豫ICP备11020369号-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159002000073号

GMT+8, 2025-7-25 12:23 , Processed in 1.72116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xywcms! X3.4

© 2001-2013 信阳中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