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104|回复: 0

信阳市2023年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优秀案例展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1-23 17:39: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南

为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持续深入推进我市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推广工作,信阳市教育体育局组织开展了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优秀案例征集活动。经过申报、撰写培训、修改、专家评审、公示等环节,共确定39个优秀案例,其中管理类17个、实践类22个。

为进一步分享优秀成果,发挥优秀案例的示范、辐射、引领作用,信阳市教育体育局通过教育电视台微信公众号和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河南朱莉专家团队工作室”对部分优秀案例进行分批展播,供各县区学习参考。

本期推出第十九期《“双师课堂”助力学生自主学习》。

“双师课堂”助力学生自主学习教学新模式

01 案例背景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新形式下学习不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终身学习成为社会发展对个人的必然要求,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中所讲的:"未来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由"学会"走向"会学",是教师不断追求的目的,也是当前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叶圣陶先生也认为:“教是为了不教。”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学生能够独立的学,主动的学。

自主学习是未来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向,也是重要形式。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教育的基本任务,也是根本使命。

02 案例主题

陶行知先生主张:“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主要-是教会学生学习,主张知行合一。

教育数字化背景下如何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我们以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为依托,设计了“双师课堂助力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新模式:主张课堂教学目标与价值要从“输入为本”转向“输出为本”,旨在通过“双师课堂”采用“两单三学”方式构建“输出为本”的教学范式,进而助力学生自主学习,达到减负提质的目的。


03 案例过程

(一)理论指导

现代教学论认为:思维的一大特点是“隐性的”——看不见、摸不着、说不清的,要想促进思维的深化,就必须要让思维“看得见”——让学习者把思维过程明确地“表达”出来,这就是“输出式学习”。

“费曼学习法”是现在公认“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其核心思想就是把复杂的知识简单化,以教代学,让输出倒逼输入。


图1-1 费曼学习法

美国国家训练实验室研究的《学习金字塔》与上面的“输出式学习”的机理也是一致的:团队学习、自主学习、参与式学习,其学习效果都要高于被动学习,两周后的学习留存率高达90%。


图1-2 学习金字塔
(二)目标确定

为保证“双师课堂助力学生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有效开展,我们以智慧平台的“课程教学”和教师设计的“两单三学”作为“双师课堂”的两翼,相辅相成;课堂中以核心问题为驱动,突出“生为本,学为先、教为重”,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表达力等得到真正落实,让深度学习的路径更加明晰。

(三)路径实施
1.“两单”科学化

图1-3 两单三学结构图

两单就是指“导学单”和“达标单”。为了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上课前认真研发两单尤其重要。学期初教师要通读新《数学课程标准》掌握一个学期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细读《教师用书》和教材,科学设计每节课的导学单和达标单的内容,为上课做好充分的准备。

导学单:属于引领性作业,设计时教师把知识问题化(与课程资源匹配),从实际出发,从具体的问题入手,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具有引导性,启发性,可操作性,体现导学的目的。设计原则是达到记忆、理解和简单的应用,在“学什么”“怎样学”两方面加以强调。

达标单:是为了检测课堂学习效果,减轻学生课后作业负担而设置的。属于巩固、拓展性练习,所以设计要分层次,呈现各个问题的梯度,即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尊重学生学习的差异,保证每个学生有效学习。另外,因课堂时间受限,题目一般不宜过多,设计三-四道题比较合适,80%基础题,20%拔高题,注意体现综合性和应用性,能启发学生深度思考为好。

2.课堂结构化

课前:教师通过师生群推送资源+导学单,布置预学任务,学生通过自己的方式完成学习任务,向教师提出困惑,并向家长讲诉预学内容(第一次输出),有时根据教学内容拍摄小视频发送至师生群,同时将疑惑或问题也发送给教师,师生互评,教师根据需要或进行线上答疑,或教师课前进行归类,精准分析学情,掌握共性问题,在课堂上统一进行解惑。这种方式不仅增强了学习的互动性,还可以帮助学生及时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得到及时的反馈。如: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周长的认识》一课,学生在导学单完成后,反馈出现了两种情况,一种是完全正确的,一种是有错误认知的,他们认为组合图形内部的边线也是周长。教师由于在后台提前掌握了学生的这种情况,课堂上就能有的放矢地进行辨析式讲解,让学生真正明晰了周长的概念。


图1-4预学样态

图1-5学生向家长讲诉导学单作业

图1-6作业活动
,时长02:22
视频1 第一次输出 讲给你听

课中:教师或展示学生作品,让学生共同观看,探究新课内容,体验成就感;或邀请学生上台汇报预学情况,根据预学情况组织学生围绕教师提出的共性问题进行自主讲授(第二次输出)或者讨论,教师随时调控课堂,一直到所有核心问题解完为止,教师在知识重难点、学生困惑时做适当的补充,或者播放国家平台名师讲授视频片段来辅助自己的课堂教学,为学生提供更细致的讲解与拓展。

课堂共学以分析和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问题为立足点,通过检查预习,了解课前预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并结合问题的变化与深入,带给学生进一步思考、探究、交流,引导学生合理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总结学习中的经验,掌握技能与方法,不断培养学生的探究潜力和平等合作的良好学风。

共学开始教师就提出核心问题:如在《周长》一课中,教师提出了以下四个问题①你认为什么是周长?②你能描出下面图形的周长吗?③上面图形的周长能用小米尺直接测量吗?④怎样知道圆的周长?让学生不但在循序渐进中悄然掌握了周长的概念和测量方法,还知道了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

本环节注意:都对的不讲,通过预学能纠错的不讲,合作能纠错的不讲,重点、难点、易错点、易混点、易漏点,由教师负责解惑,教师点拨非常重要,必须恰到好处。教学设计中,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出足够的时间与空间,精心组织学生合作、交流、探究、设问答疑等,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图1-7 学生合作共学

共学时我们采用陶行知先生的“小先生制”:教师与学生,角色相互转换,让学生当“小先生”即知即传、即学即教,给学生尽量多的讲授机会,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更富有主动性、积极性。


图1-8 小讲师的风采

授课结束前八分钟左右,老师再把本节课的达标单发给学生,让学生当堂检测学习情况,教师及时订正、反馈,最后上交再查,严格把关,争取不让一个学生掉队。这样不但高效快捷,而且切实达到了“减负提质”的效果!


图1-9 达标测试环节

课后:布置开放性作业,提出一些综合性和实践性的思考题,供学生研究,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使课内学习自然延伸到课外,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锻炼学生运用知识的实践能力。题目如下:

①把当天所学内容讲述给父母听(第三次输出);
②让学生学会用思维导图梳理本课学习内容;
③找一找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3.学习自主化
学生如何运用“双师课堂”进行自主学习?
流程如下:

图1-10 学生自主学习流程

“三学”中预学的目的是让学生课前熟悉学习内容,做个明明白白的课中人,同时教师提前了解学生的学情,掌握新授内容学生会出现的共性问题;共学的宗旨是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倒逼学生把预学时输入的内容再输出出来,这样的讲授式学习就是一种深度学习,能让讲课的学生更明白,听课的学生也心向往之;测学的目的是落实“减负提质”,检测学生当堂的学习效果,及时进行反馈、订正,不给学生增加课后的负担。

(四)措施保障
实施“双师课堂”助力学生自主学习必须要有以下条件作保障:
1、家长的支持:召开家长会,告诉家长我们在做什么,为什么这么做,家长需要如何配合,同时设计问卷调查、获取家长的意见。

图1-11 家长调查问卷
2、让家长看见并感受学生的变化:学生把课程内容讲给家长听,让家长及时看见并感受学生在课前与课后的变化。
3、教师的教研能力:决定该模式效果的关键点,是两单的设计和交互学习过程的组织和把控,它是实施“双师课堂”助力学生自主学习的核心。前期科学研发“导学单”和“达标单”;课中围绕核心问题悉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引导学生共同探究,为学生探求真知营造良好氛围;课后综合性题目的设置和评价要合理适中。
04 案例成效

通过近一学期的实验,无论是老师和学生都感受到了“双师课堂”的有效性、可行性。

学生方面
1.实现了减负提质。同样的一节课内容,采用“双师课堂”进行自主学习的学生,接收到两位不同风格教师的教学,通过独立预学、研讨共学、达标测学,夯实了教学内容,减轻了作业负担;
2.改变了学习样态。新的学习方式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样态,从传统排排坐课堂到共同体合作课堂,教师走下了讲台,学生开启了讲授,“思考时间、表达机会、体验过程、认知反思”都还给了学生,学习从“一个人的战斗”变成了“集体智慧的碰撞”。
3.培养了表达能力
孩子们在课堂上发言更积极、思维更灵活、合作更畅通、专注度更高、学习氛围更浓厚,个个都成小讲师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显著提升!

图1-12金牌小讲师
4.增强了自信心。小讲师冯子茜说:讲了以后觉得比只做题理解的更进一步了,而且口才比以前也好多了!

图1-13 冯子茜谈感受
小讲师任正航说:开始讲很紧张,讲几次后就放松了,说话也清晰多了。
小讲师杨淼说:讲了以后自己做题也快多了。




图1-14 任正航谈感受 图1-15 杨淼谈感受
家长们也纷纷夸赞:
这样教学孩子自主能力得到了锻炼,孩子变得更自信了!

图1-16家长谈体会
教师方面

采用“双师课堂”进行自主学习,教师个人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1.改变了教学方式: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中心改为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预学以“课程教学”和“导学单”为依托,让学生自主学习在前;课堂上以核心问题为任务驱动,突出“生为本,学为先、教为重”,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课后再紧紧围绕所学内容,布置综合性的实践作业,拓宽学习的广度。
2.改变了评价方式:改单一考试评价为多元性评价,每个月还要结合平时课堂表现,评选出“金牌小讲师”,以此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小先生”的行动,从而提升他们的口语表达和逻辑推理能力

图1-17评选金牌小讲师
3.提升了教研能力:案例主持人王西梅老师运用“双师课堂”助力学生自主学习讲课范式,在全国名师徐斌老师的“无痕教育”训练营上进行“条形统计图”的说课展示,受到国家特级教师徐斌老师的高度肯定。

图1-18 案例主持人王西梅获奖

实验以来,王西梅老师还多次被浉河区、平桥区、羊山新区、淮滨县、固始县和周口师范、信阳师范等多所学校邀请,去做“双师课堂”助力学生自主学习的专题讲座,这种教学模式已经得到了广大教师的认可!


图1-19 培训反馈
05 案例评析

(一)创新点
1.“双师课堂”助力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使课堂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而是学生积极主动思维,大胆表现自我,求同存异、畅所欲言的群言堂,课堂不单是知识的传授室,而已成为学生思维的“碰撞场”,课堂变得更智慧了;
2.形成了“双师课堂”助力学生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新模式。

图1-20双师课堂结构图
3. 采用“双师课堂”助力学生自主学习,真正实现了“减负提质”的教育效果。
(二)反思与启示
实验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很多问题:
1.两单的研发还缺少精准性
2.学生收看平台课程的时间和效果得不到保证
3.低年级的学生预学能力还有待提高

未来,我们将继续依托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丰富资源与功能,进一步深入开展“双师课堂”助力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实践,变教室为学室,变讲堂为学堂,变教师为教练,坚持以生为本,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来源:信阳教育电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信阳网 ( 豫ICP备11020369号-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159002000073号

GMT+8, 2025-7-28 07:07 , Processed in 1.86232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xywcms! X3.4

© 2001-2013 信阳中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