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8月13日下午,信阳市第十三小学二年级的少先队员们开展了“行走的思政课”红领巾主题实践活动,带着对家乡历史、文化探索的热情,走进了信阳博物馆。
习近平爷爷曾说“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

信阳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4362件套。跟随着讲解员的脚步,我们一起探索了“远古家园、淮上诸侯、楚地王风、天下根亲、茶韵天香、豫风楚韵”六大板块。



序厅里陈列着一艘淮河古沉舟,距今已3500年,为一圆木整体剖凿而成,证实了古人“刳木为舟”的记载,堪称“中原第一舟”。

在展厅,少先队员们一边仔细听着讲解,一边认真观看陈列物品。






在参观过程中,同学们凝视着一件件经过岁月洗礼的展品,从一张张泛黄的黑白照片中了解历史的故事,通过实景体验和情景互动,欣赏信阳的山川风物,人文景象,身为信阳人的自豪感由然而生。




队员感悟
8月14日下午,我怀着兴奋和好奇参观了信阳博物馆,印象最深的是淮河古沉舟,距今已有3500多年,我不禁感叹:原来古时候的人这么厉害!还了解了我们信阳毛尖的制作过程。这次博物馆之行让我感到非常愉快和有意义,学到了很多新知识,也更进一步地了解了我们家乡的文化和悠久的历史! ——王保淇
今天,我们来到信阳博物馆。博物馆高大雄伟,气势恢宏,坐落在百花园区域。 走进博物馆,一切显得那么神秘。当我看到那些瓶瓶罐罐、青砖青瓦时,就沉浸在古老的历史长河中了。 茶韵天香展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知道了茶叶是怎么制成的。 博物馆一行,让我了解了信阳是一座古老而美丽的城市,我更爱我的家乡信阳了! ——王艺兴
参观信阳博物馆就像坐上了时光机,穿梭在镇馆之宝-商代独木舟和好多好多精美的古老文物之中,我觉得古人太有智慧了,更为家乡信阳感到骄傲!我要好好学习,用自己的智慧为美丽信阳添光添彩!
——徐艺之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来到信阳博物馆,到达后我们在喻老师和讲解员阿姨的带领下排着整齐的队伍开始参观。别看我们的博物馆不大,它可是国家二级博物馆呢,里面有很多宝藏,光三级以上文物就有近2000套,真的让我大开眼界呢。我先看到了淮河古沉舟,这艘独木舟由一根完整的圆木凿成,它可是商代时期的宝贝。是迄今为止,我国在考古中发现最早、最大的商代独木舟,有“中原第一舟”的美誉。接着我们还看到了很多墓地出土的青铜器,我印象最深的是西周第一牛和"角王",光听名字你就知道他们有多牛了。之后看到了代表楚文化的编钟及编钟乐谱。还有春申君黄歇和桃花夫人的雕像。在茶韵天香厅里我们又了解了信阳的茶文化的历史。 在这次活动中我们学习到了课本以外的知识,增长了见识,了解到了家乡的文化底蕴,为信阳而感到骄傲,希望以后有更多的小朋友来参观我们的信阳博物馆。 ——闫宸浩
今天,我第一次踏入信阳博物馆,各个年代,各种造型的青铜器,玉器,陶瓷器,动植物化石等历史文物,真是琳琅满目。 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3500年前商代的淮河古沉舟,美轮美奂的战国编钟,和息夫人.......这些沉默的文物,埋藏着多少记忆的碎片。 博物馆如一部活生生的历史教科书,展示了信阳文化的演变和繁荣,通过与历史遗迹的接触,帮助我更好地树立文化自信心,从而在未来的美好生活中更加自信,更加坚定,为长大建设美丽家乡而好好学习。 ——邹梓轩




探索申城博物馆,用历史文化滋养身心,少先队员们有所见,有所得,有所学,有所思,也更加了解、热爱我们家乡,为家乡辉煌的历史感到自豪。仁智少年将坚定文化自信,为建设最美家乡而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