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使下笔千言 怎敌奔赴你时的惊艳
——记羊山中学东校区八年级暑假语文学科特色活动


这是一次策划已久的长途旅行,或是一次说走就走的短途漫游;这是一次陌生而又充满惊喜的相遇,或是一次期待已久而又幸福满满的团聚。暑假是炎热而又漫长的,在假期中,同学们除了完成作业外,肯定会走出家门,来了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不管是因忙碌的学业而久未归去的老家,还是初次谋面的自然风光或人文景观,它们都可能触发了同学们内心不同的思绪与感触,让他们体会到出游的意义。 同学们根据自己假期的旅游经历,用自己富有深情的语言为我们再现了当时的情景,语文组教师在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下,评选出一等奖13人,二等奖22人,三等奖14人。

一等奖
37班范楚函;38班胡慧雅;40班邹思怡;44班陶沁佟、鲁艺凡;45班郑媛媛、余潇逸、苏心怡、虞果;46班陈俊妤;48班代建豫,汤永泽;49班孙慧雅
二等奖
37班许锦宣;38班李徽音、刘意勋、张易欣;40班栗光耀;42班张东萍、彭静怡、杨可怡;44班徐梓桐、戴卓悦、董俊希、谈欣妍;45班陈祖贤、刘轩廷、罗靖凯 ;46班黄铭轩;47班吕静,夏天航;48班李豫楠、左圣泽;49班李可欣、舒丽娜
三等奖
38班党馨钰、张婧涵;39班张远鹤;41班王婧怡;42班曹雅儒;44班徐熙乔、梅岚月、赫莫楠、王娜、黎晶晶、钟杨、张殷诺;49班张胜东、周文浩 

美文赏析


魅力暑假--我的千岛湖之旅 八(40)班 栗光耀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学校里经历了忙碌的学习,到了暑假自然是要出去旅游一下的。于是,我便把目光投向了景色迷人的浙江杭州。 杭州属于江南一带,风景优美,必然是会吸引无数人游玩。在去杭州前,发生了一件糗事。在即将乘高铁的时候,由于我的贪吃,导致了错过了高铁,只得改到了晚上八点出发。这段时间里,我和我的姐姐靠散步度过时光,最后还是有惊无险地到达了杭州。 到了第二天,并不如预想,天空乌云遍布,有股“黑云压城”的感觉。我们首先决定去千岛湖看看,所谓千岛湖,正是湖上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岛屿,而这岛屿上又全是连绵不断的山。我们坐船去最富盛名的三座山上。我坐在船上靠窗一排,伸手就能摸到湖水,即使是阴天,我也能感受到它的清澈。到了山上,只感觉身上湿答答的。从山脚向上望根本看不见天空,只有数不清的树木像迎接来宾一样欢迎你,脚旁的小草鲜花也可爱的依傍在身边,眼前的景色正如“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拾级而上,到了半山腰,身边烟雾缠身,就如同人间仙境一般,在凉爽,静谧,幽静的山林里,浓密的树冠中不时传来几声鸟鸣,抬头就能看到祖母绿,地衣灰,暗瞳黄,鳄梨绿等颜色交织在一起,美不胜收。爬到了山顶,望着身边矗立在湖上的山、水、人,不禁感慨万分。这座山虽远不及泰山,却仍带给我“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震撼。
爬完最后一座山后,走在桥上,向远处望,烟雾缭绕,将山顶包裹了起来,山似乎也在配合着烟雾呈现着淡蓝色。当时我不禁想:如果李白在场,恐怕我们又要多背几首诗了。 睡了充足的一觉后,我们又去当地有名的自行车环山。雨过,天晴。阳光从层层薄云中穿透出来照射在大地上,远方传来缕缕微风,夹杂着青草的芬芳,不久,地上的积水也全干了。我们借了几辆自行车,要去骑行的那座山跟昨天爬的几座差不多高。骑道两边的景色截然不同,左侧向上望,巍峨的高山似乎要把太阳遮盖;右侧俯视,被自己骑过的道路就如同被帝王征服大地一样,充满自豪,骄傲。接着,我们开始徒步爬山,走在层层台阶上,唯一的保护只有身旁用树干制成的栏杆,越往上爬,阳光越来越少,漆黑的山身上绿油油的苔藓趴在上面,山中的溪水在旁边流过时,真不知该怎么用言语来形容。 在即将离去这人间仙境时,我们来到了一家饭馆要了一份当地著名的剁椒鱼头,肥大的鱼头上放满了红彤彤的辣椒,尝一口,嘴里火辣辣的,即使我不能吃辣也强忍着辣味,一边喝水一边吃,眼泪都出来了,这是我吃过最好吃的鱼头了。 想起这一路,真得让我体验到了“不可名状的美”,那种感觉无法描述,只能留在记忆里。

喜欢那种灵魂碰撞的感觉 八(42)班 张东萍 


喜欢那种灵魂碰撞的感觉,春风得意马蹄疾,有缘之人必会相见。 ----题记 远离烦恼,享受生活,在未知的世界里不断探索,我想这就是旅行带给我最大的意义。 重庆,重逢的重,庆幸的庆,像它的名字一样,久别重逢,庆幸至极。 初来重庆,亲切感涌上心头,像是被牵动着与一位故友会面,明明是第一次见面,短短一天内所见的某些场景却似乎早已被我预见,它们曾出现在我的梦里,梦的记忆被瞬间唤醒。 雨落山城,第一天就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柔情,远山淡影浮现在眼前,眺望远方,高低错落有致的楼房与远山的朦胧,我爱它的破碎神秘,雾都之名由此可见,走在繁华喧闹之外的清幽小径,与想象中的山城热闹截然不同,也许是因为下雨,佛图关便更加显得幽静。 中午的阳光正好,斜洒在满是藤蔓的砖墙上,此刻时间的流动缓缓变慢,像是治愈小说的结尾,宁静而美好。 涂鸦一条街的色彩缤纷,让我感受到这座城极强的包容力与生命力,青年们挥舞着手中的笔杆,将心中独一无二的乐章谱写在五颜六色之上,我在这五彩斑斓中寻找着能与自己产生共鸣的文字,那一抹鲜艳的色彩恰巧成为了心头的一颤。 再往前走便看到了两栋熟悉的楼,我并没有刻意寻找它,可它就这样出现在我眼前,像是一直在等我发现它,那是我所向往的少年梦的起点,这也是我对一栋写字楼如此执着的原因。 晚上不妨在码头散散步,看看嘉陵江与长江交汇处的唯美风景,感受一下重庆的人文风情…… 夜幕完全降临之时,便更深刻地体会到那句“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不如重庆的灯火辉煌。”洪崖洞的灯在刹那间亮起,灯火阑珊。我趴在栏杆上吹着嘉陵江的晚风,眼前尽是繁华之景,我无不被这璀璨梦幻般的夜景所震撼。夜之山城,如梦如幻,令人陶醉其中。 在盛夏,在山城,我与重庆的灵魂相互碰撞,好似做着一场不愿醒来的梦......

雨中漫游鸡公山 八(45)郑媛媛 

山林俊秀,雨声清悠。这个假期,我有幸拜访雨中清秀的鸡公山,有幸懂得山间哲理。 当日是下雨天,夏日的雨大小不定,惹人心烦。还没等上山,我的裤脚就已经湿了。“什么天气来不好,非得挑个下雨天。”我忍不住发牢骚。可驱车这么久,不去山中也是不现实的,我只得顺着湿漉漉的山路,不情愿地向报晓峰走去。 惊喜的是,山间雨时的空气竟然很清新,每一次呼吸都好像在抚摸山林的脉搏。雨滴滚落,山里的青绿好像化解不开,溶在水里。夏天闷热,可山间却很凉快,我烦闷的心情在上山的步伐中被渐渐平息了。 山间最美是绿意。远望鸡公山,她是庄重浓厚的墨绿,走进山间则不然,一路上绣球花叶的淡绿引人频频驻足,点亮阴沉天空下的生命一角,蜿蜒进荷叶间的小路,将荷叶的翠绿引入我的眼帘。绿意之美最具新意还是雨,雨淅淅沥沥的,将绿意从有色变为有声。走入山间久了,我不自觉的开始享受这沁人心脾的绿意,开始沉醉于雨中的鸡公山。 逆着流淌的水,我们终于到达报晓峰。立于山峰眼前,天地宽广,鸡公山的山脉匍匐着,慢慢从大地上站起。清新的空气在这一刻和着雨丝起舞,朦胧的雨雾轻拂着鸡公山,也轻拂着我的心灵。我被眼前清俊秀丽之景美的说不出话来。我的心被雨的凉意浸润,也被绿意浸润,生活的哲理就在那一刻破土而出,长成一棵大树。 雨丝何来惹人烦?山中“千篇一律”的颜色也能在赏景的人眼中变得灵动。如果我们常常拥有一颗欣赏的心、乐观的心、美的心,再普通的景色也会因此秀丽,再糟糕的天气也会成为不同寻常的闲情雅致。重要的不是景致,而是心志。心中怀有天地之快意,生活自会广阔有情。 夏日雨中鸡公山的漫游教会我这个山间哲理。

梦回大唐,诗行长安 八(48) 代建豫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历史与现代,诗的璀璨与人文的辉煌,各具秀丽;而西安正如一缕丝线,将历史和现实串联起来,成了一件精妙绝伦的艺术品,令人叹为观止。 刚到西安,地铁站中无处不张贴诗词,时刻都见身着汉服年轻人与飞驰往来的地铁,给人一种时空交错之美感。我的西安之旅,就此起航。 匠工展巧雕 雁塔耸云霄 初入大雁塔,广场中轴线上的景致便吸引了我:北为古色古香之牌门,上方浮雕鬼斧神工,鎏金字“大雁塔”遒劲有力,落日下显得分外耀眼;亚洲最大音乐喷泉居其中,在歌颂西安、华夏文明的音乐中,泉如游龙,气势磅礴,震耳欲聋。 广场上不时遇见“唐朝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无一不在尽显唐文化之淋漓。我的脚步不由加快,近观大雁塔,七层宝塔直插云天,在夕阳的余晖下仍熠熠生辉,它灰褐的塔身正是岁月留下的印记。跨越千年,它似在讲述昔日盛世的繁华,塔前那尊玄奘铜像,正在诉说着取经的艰苦磨难与永不言弃精神。 古城依旧在 繁华似旧年 西安古城墙,自唐朝以来就默默守护着这座城,历经时间长河的冲刷,却未曾被世人所遗忘。站在安定门上城墙,欲赏长安落日圆。 站在城墙上,轻抚历史在她身上留下的痕迹,那斑驳石墙不禁将我的思绪带回那个时代……战火轰天,长安城外充斥着刀光剑影,鼓声呐喊萦绕耳畔。“长烟一空”,唯有寒鸦在战场上空盘旋,城下的安史叛军正挥刀舞戈。古城墙,用她的身躯,抵挡一次次进攻,为唐军争取了宝贵时间。 西边天空的火烧云开始了,将我的思绪带回现实。不知是哪位神仙,在云霄殿放了一把火,将西边烧成一个大炼丹炉,渐渐,火越烧越旺,金黄笼罩半边天,整个世界赤金,映衬出长安的繁华。天由金黄转为橙红,那么明艳,给我一种红日喷薄而发,自东天升起的错觉。转瞬,晚霞又变红赤,并逐渐黯淡,而太阳也似一个顽皮的孩子,悄悄地躲了起来。整个日落仅十余分钟,但我痴迷其中,“此霞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赏”的感觉油然而发。 “太阳落了,你们的孩子不会害怕吗?”“不会啊,因为他们知道,太阳还会再升起来的。”《三体》中的经典对话在脑海中闪现。是啊,昔日长安的辉煌会再“升”起来的,因为这座城充满希望。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西安不只是回忆中的大唐,始皇帝也曾在此,建立丰功伟绩,名曰咸阳。那举世震惊的世界第八大奇迹——始皇兵马俑,就在此破土重生。 驱车数小时,方至目的地。博物馆门口早已摩肩接踵,人声鼎沸。博物馆外巨大的篆书半圆“秦”字石碑,依稀犹见始皇风貌。 步入兵马俑一号坑,我霎时被眼前的场面所震撼:在长宽各几百米左右的的坑中,排列整齐、有条不紊地站立着万千兵俑,他们雄姿英发,昂首挺胸,士气高昂。这是一支纪律严明,训练有素的军队,雄赳赳,气昂昂,顶天立地,势不可挡!细看兵俑,个个面容严肃,站姿端正,英气飒爽。只见那尊将军俑披坚执锐,神情凝重,注视前方,似在注意敌人的一举一动。虽是陶俑,但战甲仍泛出微微寒光,似将出征作战,守卫着始皇的亡灵,更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诚然,我被眼前的壮观场景所震撼,在科技不发达的两千年前,勤劳智慧的秦朝人竟能创造出如此逼真的陶俑,竟能取得如此辉煌成就!兵马俑穿越滚滚历史长河,在此与我邂逅。 三天时间很快,在这古今交错中匆匆流逝。再回到西安街头,回眸钟楼,虽斑驳但依旧光彩夺目,青瓦汉白玉栏杆,在灯光照耀下令人目不暇接。朱漆柱上的诗词清晰可见,与街道繁忙繁华交相辉映,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昔日长安“稻米流脂粟米白”,今日西安“时空与我,在此交错”。千年峥嵘,百年岁月,西安是一座丰碑,必将在此屹立不倒。 结束语 愉快的假期已近尾声,紧张而又忙碌的初三生活近在咫尺,那就让旅途的回忆常常萦绕心间,带给初三奋斗的同学们一份美好、一丝慰藉、一份鼓励、一点期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