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514|回复: 0

关注乡村科幻 讲好中国故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6-28 09:56: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南
  乡村科幻是我国近年来出现的科幻喜剧片新范畴,它以现代农民为主角,以外星来客为他者,以乡村变迁为背景,既表现由商业化、工业化、城市化潮流所激发的憧憬,又将上述潮流中无价值的一面撕破给人看,由此形成了独特的喜剧性。乡村科幻对科技前景、人类未来与星际互动的思考主要是从乡民的视角进行的,其智慧通过因地制宜的土办法显示出来,结果往往是地球人的“低科技”打败了外星人的“高科技”。
  重视国策 中国科幻电影聚焦乡村振兴命题立意
  在近代史上,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导致工农关系和城乡发展严重失调。为了解决上述矛盾、实现可持续发展,世界各国采取了不同措施。我国近年来扶贫共建、乡村振兴的成绩有目共睹。正如党的二十大报告所总结的:“我们坚持精准扶贫、尽锐出战,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全国八百三十二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近一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九百六十多万贫困人口实现易地搬迁,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报告在谈到今后任务时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
  讲好中国故事,必须同时讲好城市故事和乡村故事。要讲好中国乡村的故事,可以运用包括写实和幻想在内的各种方法。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在我国电影领域(主要是在网络电影中)出现了“乡村科幻”这样一个新品种。它们围绕“乡村振兴”命题,既畅想乡村面貌的新变化,又揭示乡村变革的新矛盾,包含对未来乡村目标的前瞻。与都市科幻题材的电影相比,它们有自己的特色。
  立足国情 中国科幻电影依托乡村巨变驰骋想象
  在电影领域,我国乡村科幻大致上有三种形态:第一种是短片集之中的一个单元,比如宁浩导演的《我和我的家乡》(2020),其中有陈思诚执导的科幻短片《天上掉下个UFO》;第二种是独立长片,已知的有五部,即《坑蒙拐骗外星人》(2018)、《我儿子去了外星球》(2018)、《外星人事件》(2020)、《外星人事件II》(2022)、《你瞅啥?外星人》(2021);第三种是短片,比如用手机拍的贺岁片《卷土重来》(2022)。
  这些影片对我国农村的经济变迁展开了大胆的想象。例如,张小鲨编导的《我儿子去了外星球》描写农民扮演外星人吸引游客到农家乐;王硕执导的《你瞅啥?外星人》与乡村文旅相关;郭至杰执导的《外星人事件II》设想利用外星人来过当地的传闻建造度假村。上述想象不单单是故事的引子,而且包含了比较生动的情节。例如,《外星人事件II》把有关外星人来过村里的传闻当成一种IP,认为村民可以利用它扩大乡间建设项目的影响。有些人想借题发挥,用众筹的方式骗钱,由此生出有趣的故事。
  从科技的角度看,这些影片也有大胆的想象。以夏超执导的《坑蒙拐骗外星人》为例,影片基本情节是土豆村有一个无线电爱好者兼土豆种植专家叫刘童,他发射的无线电信号被离地球几百光年之外的土豆星国王接收到了,这个国王想要来土豆村学习技术。刘童不仅用无线电指引航向,而且以诚意感动了国王,被聘请到土豆星当专家,使当地的土豆产量提高了几十倍,解决了这个星球的食物供给问题。这部影片除塑造刘童这样正面人物之外,还描绘了一些与笑点相关的反面现象,因此兼具赞美与讽刺的成分。
  关于农业科技,农民引种外来植物是很值得重视的事情。殷博执导的《外星人事件》构思了农民种植外星植物的故事,在驻村干部的帮助下,农民和外星人签订互助合同,外星人帮助他们开办诊所、小学和挖井,村民则种植蘑菇状的外星植物,为飞船提供能量。故事中交织着地球人与别有用心的外星人之间的博弈和冲突。
  上述影片主要是由专业电影工作者摄制的。目前,由于技术的普及,用智能手机也可以拍摄电影效果的短视频。从这样的背景出发,张猛执导了短片《卷土重来》,片长半小时,讲的是农民用手机拍摄科幻电影,影片中的农村自然条件很差,某些地方是寸草不生的沙土,但那儿的农民恰恰就是利用了乡村地貌的特点来拍火星救援题材的电影。至于拍摄目的,是想吸引到外面打工的乡亲回来。因此,这部电影可以说是寄托了乡愁,或者说寓托了现代化进程中农民的家园情怀。
  创造国色 中国科幻电影熔铸乡村文化培育新品
  乡村科幻提供电影美学新经验。从目前的情况看,如果这类影片按现在的发展趋势继续拍下去的话,很可能会形成一个有影响力的新流派。这类影片具有如下特点:一是以农民为科幻情境主人公,既体现农村的自然条件、农村经济、传统文化的强大影响,又反映出他们的新知识、新技能以及所扮演的新角色。二是以喜剧为主,既体现出乡村巨变所引发的各种冲突,又洋溢着欢乐气氛,整体上对乡村前景充满信心。三是以科幻现实主义为主要创作方法,既立足于中国国情,又在科技参照系中放飞想象。
  我们可以在比较视野下认识乡村科幻的价值:首先是乡村科幻与城市科幻的比较。通过比较,既看到乡村传统文化渊源有自、影响巨大,又看到城镇化对乡村变革所起的推动作用。乡村科幻不仅很“土味”,而且很现代,两者之间有机结合。其次,中国科幻与外国科幻的比较。过去有一种说法,如果在科幻的背景中出现中国人的形象,比如说宇航员的头盔中露出中国人的面孔,好像就会有违和的感觉。如果科幻在乡村中都能得到普及,成为家常便饭,这种违和感就可能减弱、消失。再次,在对外交流方面,扶贫事业以及乡村振兴是非常大的世界性课题,城乡关系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科幻”在共同对抗外星人的侵略、改善地球环境、发展地球经济、解决地球共同面临的问题等方面都可以大做文章,唤起跨民族、跨国别、跨文化的共鸣。
  在形成特色方面,既然是乡村科幻,便应当熔铸乡村文化,形成跟城市科幻有别的特色。我们国家有那么多的老百姓摆脱了贫困,有那么多的城镇在向乡村延伸,乡村本身又走向了振兴的道路,这是非常伟大的历史事业,孕育着很多的机遇和灵感。乡村文化可以融入作品中,作为乡村科幻的特色,其中包括乡村的景观、特产、风俗、文艺和文化遗产等,相关影片展现了对于未来科技、未来乡村、未来中国发展的前瞻。从整体上来说,“乡村科幻”作为喜剧片洋溢着乐观主义精神,这和国家整体的聚力向上是一致的,有利于中国科幻电影走向世界。同时,它们也揭示了在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例如,相关影片对外星人的描写既表明了外来城市文化的传播给乡村带来的机遇,也凸显了一些矛盾——在社会层面差序格局解体、农民身份模糊化、信息湍流如洪水、不速之客四方来……在产品层面乡村经济更新、传统技能被取代、粮食市场全球化、基因工程蕴风险……在运营层面人为进化加速、农业劳动远程化、生物环境大改变、乡愁怀旧难割舍……科幻电影根据上述矛盾所推演、夸张或归谬的情节可以唤醒我们对现实进程的思考。
  对于乡村科幻可以开展跨学科研究,包括但不限于下述取向:文化学研究,如城市文化对乡村文化发展的引领,乡村文化为城市文化发展的牺牲,乡村文化借助城市文化以留根;传播学研究,例如城市信源为乡村受众提供的提升机制,乡村信源给城市受众制造的刻板印象,城乡信息差所酿成的致富机遇;社会学研究,例如当代农民眼中的他者形象,当代中国农村的社会治理,当代世界乡村的跨国互动等;乡村科幻的心理学研究,例如乡村现代化进程中的乡愁,农民角色特征的现代转变,城乡一体化与心理调适等。
  从政策的角度看,主要有如下建议:鼓励电影工作者关注乡村、深入乡村;通过举办在地训练班等方式,帮助乡村居民掌握运用智能手机或其他家用级器材拍摄电影的本领;鼓励当地乡土作家创作科幻题材的电影剧本;在乡村文化建设中为“科幻之乡”“短视频之乡”立项;在有关赛事或评奖中设立“乡村科幻”专题;在有条件的地方,将科幻短视频制作和乡村教育结合起来。(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比较视野下中国科幻电影工业与美学研究》阶段性成果,作者系课题首席专家。)(作者:黄鸣奋)(来源:中国文化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信阳网 ( 豫ICP备11020369号-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159002000073号

GMT+8, 2025-7-30 06:48 , Processed in 1.17153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xywcms! X3.4

© 2001-2013 信阳中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