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279|回复: 0

@学生家长,河南多地发布校外培训提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6-15 11:03: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南
近日
有不法分子以培训班退费名义实施诈骗
中消协发布提醒
↓↓↓


中消协提示警惕培训班退费骗局


针对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培训班退费名义实施诈骗,中消协提醒消费者警惕培训班退费骗局,同时敦促培训机构经营者重视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避免发生泄露。

中消协有关负责人介绍

不法分子先是在培训机构传出疑似业务收缩、资金链断裂的时候跟进,给消费者营造“担心不能退费”的焦虑心理,

然后冒充政府部门、消协组织、培训机构、知名企业、第三方合作机构等,伪造政府部门或企业的文件,通过电话或短信说出消费者的详细资料,获得初步信任,

进而以办理退款为由,诱导消费者进入“退款群”,让消费者看到其他人“成功退款”的假象,引诱消费者先支付额外费用再返还退款。


中消协提醒消费者,退款信息应以权威渠道为准,凡是退款时要求先期额外支付费用的,都是诈骗。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如有入群、下载注册App、点击链接、提供手机验证码等要求,一律不要轻信。


教育部出手了
事关“退费难”等问题
↓↓↓

教育部持续推进涉校外培训的群众投诉举报核查处置工作 问题数量稳步下降


“双减”以来,教育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高度重视涉校外培训的投诉举报线索核查工作,建立了校外培训投诉举报核查处置机制,将国务院“互联网+督查”平台、教育部官网、“中国教育督导”微信公众号举报平台获得的举报线索,通过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分发各地核查处置,前10批次投诉举报问题已核查处置完毕,实现动态清零。

目前,最新的第11、12批次校外培训问题投诉举报线索共101条,其中第11批次45条,第12批次56条,较最高峰1068条(第7批次),分别下降95.8%、94.8%。第11、12批次问题线索也已全部由地方核查处理完毕。投诉举报问题主要集中在培训机构“退费难”“隐形变异培训”等方面,以往群众反映最为集中的“退费难”问题线索,两批次共10条,仅占比9.9%。经过不懈努力,投诉举报问题线索连续数月保持在历史最低水平。

据悉,各地通过层层压实责任,逐一核查问题线索,积极与投诉举报人进行沟通反馈,主要以退费、法律途径、置换服务等方式,多措并举解决群众“退费难”问题;对“隐形变异培训”“收费不规范”“违规广告”等问题,各地依法依规进行严肃查处,给予责令整改或关停处理。

下一步,教育部将强化对各省负责投诉举报问题线索核查处置、日常巡查执法工作人员的培训,结合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以典型案例为切入点对相关政策要点、难点进行深入解读,全面提高基层教育行政部门人员的问题线索核查处置和执法能力;对“退费难”“隐形变异治理”等重点难点问题,加强针对性指导,帮助地方更好地化解治理难题。同时,加快推进《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办法》出台进程,进一步完善校外培训治理的制度体系,规范校外培训行政处罚行为,全面提高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法治化水平。

河南多地发布校外培训提醒
一起来看


郑州

为持续落实“双减”政策,加强对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机构日常监管,营造良好的校外培训环境,切实维护学生及学长合法权益,今天,郑州市教育局、郑州市消费者协会向广大学生家长发出温馨提醒。

提醒一:不要相信“一对一”“封闭集训”等培训

树立正确教育观念。教育在于日积月累,成才在于点滴进步。敬请广大学生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观、教育观,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学业水平等自身因素理性选择培训机构,加强亲子互动,引导孩子规律作息、锻炼体魄、培养兴趣、参与实践,切实保障孩子的身心健康,切勿相信以“一对一”“家政服务”“封闭集训”“特训夏令营”等形式组织的学科类培训,坚决杜绝无培训资质、无质量保证、无安全保障的“三无”培训机构。

提醒二:理性支付培训费用

面向中小学生培训的校外培训机构不得一次性收取或以充值、次卡等形式变相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或60课时的费用。学科类培训不得以任何方式超过或变相超过政府指导价的标准范围进行收费,非学科类校外培训一次性收费不得超过5000元。

敬请广大学生家长理性支付培训费用,警惕充值陷阱,有学科类培训需求的学生及家长通过“校外培训家长端”APP选课、缴费,切勿通过转账或现金等方式将培训费用支付给预收费资金监管账户以外的任何账户。

提醒三:签订规范服务合同

所有培训机构要实行明码标价,敬请广大学生家长报名参加培训时主动签订《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明确双方权利与义务、培训内容、培训期限、时间安排、收费金额、退费办法、违约责任,以及争议解决途径等,学生家长要主动索取正式发票,切实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不可轻信口头承诺,谨防价格欺诈、虚假宣传蒙蔽。

提醒四:抵制违法违规培训

暑假期间所有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名义开展学科类培训,敬请广大学生家长保持警惕,不组织、不参与暑假期间的学科类培训。特别提醒:社会上个别机构或个人利用学生家长焦虑心理,发布“暑假提分训练营”“初高中衔接班”“清北名师”“快速提分”“中高考保过冲刺”等学科类培训招生信息,均为无培训资质的“黑机构”,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谨防上当。

提醒五:发现违规“随手拍”

全市校外培训行业的良性发展离不开广大学生家长的支持与配合,敬请积极参与到对校外培训机构的监督中,若发现涉及学科类培训行为的各类违规问题,通过“郑州市学科类违规培训随手拍”或拨打属地教育部门电话进行反映。与培训机构发生纠纷时,敬请广大学生家长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先依据《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协商,如协商无果,可寻求消费者协会、行业主管行政部门组织协调解决,或者通过司法途径解决。

周口

广大市民和家长朋友:

为进一步规范我市校外培训治理工作,营造良好的校外培训消费环境,维护学生和家长的合法权益,市教育体育局、市消费者协会向广大市民及学生家长发出如下消费提示:

一、树立科学教育观念。孩子的学业成长,关键是让孩子专注课堂学习,养成独立思考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过重的校外培训负担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长,请家长理性看待参加校外培训的作用,不盲目攀比,不盲从,不跟风,根据孩子的年龄和个性特点,选择适宜的培训课程,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二、选择合法培训机构。在选择校外培训机构时,可以通过“全国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官方网站下载家长端APP查询了解正规机构;或主动查看机构办学许可证、营业执照、培训人员资质、培训项目、收费标准等公示信息,选择资质齐备、信息完整的合法培训机构。自觉抵制无办学资质的机构或个人以“一对一”“家政服务”“众筹私教”“校外托管”“思维训练”等名义开展的学科类隐形变异违规培训。

三、警惕机构虚假宣传。请务必提高警惕,自觉抵制部分培训机构虚构原价、虚假优惠折价、虚构教师资质、夸大培训效果、作出提分承诺、组织考试、保送名校、帮助择校等诱导消费的行为,以免经济受损。

四、增强消费安全意识。报名时请不要选择房屋建筑和消防设施等存在安全隐患的培训机构。不要轻信培训机构口头承诺,要主动要求与培训机构签订由教育部和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的《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2021年修订版)》,并认真研读、确认合同条款。在支付培训费用时,不要支付超过3个月或60个课时的费用,非学科类培训一次支付不超过5000元限额的费用,以避免退费纠纷和“卷钱跑路”风险。

五、依法维护合法权益。一旦与培训机构发生纠纷,可先依据合同自行与其理性协商。如协商无果,可寻求消费者协会、有关行政部门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协调解决;或者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以合法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周口市教育体育局投诉电话:
0394-8121234
周口市消费者协会投诉电话:
0394-8385315

鹤壁

近日
鹤壁市教育体育局、鹤壁市消费者协会
面向全市联合发布
“关于理性选择校外培训的倡议书”
深入推进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工作
杜绝非法校外培训行为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维护学生和家长合法权益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请家长将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作为根本目标,着眼于培养孩子全面发展、终身发展的综合素质,以孩子兴趣爱好、个性发展为出发点,加强与孩子沟通交流,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和禀赋特质,切勿盲从攀比,随意或过度为孩子安排校外培训,加重孩子心理和生理负担。促进孩子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谨慎选择合法培训机构
一些校外培训机构未取得主管部门发放的行政许可,或以个人名义开展“一对一”“住家教师”“高端家政”等违规培训,这类培训既无资格资质、无质量保证,又存在极大安全隐患。



选择培训机构前要做到“四必查”

一查证书
合法的培训机构具备民政部门颁发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

二查许可证书
凡从事中小学生学科类培训的机构必须持有教育部门颁发的“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

三查教师从业资质
从事文化类学科培训的教师必须持有相应学科的教师资格证书;

四查许可范围
培训机构开展的培训项目与许可范围必须一致。警惕“一对一”“住家教师”“高端家政”等“隐形变异”培训,选择合法培训机构。



签订规范服务合同

广大学生家长在交纳培训费用前,要与校外培训机构签订由教育部和市场监管总局制定的《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2021年修订版),特别要关注涉及课程、从业人员、费用的条款,明确约定退费情形、退费方式,同时索取正规发票并妥善保管。

警惕机构虚假宣传

一些培训机构为获得最大客源、获取最大利益,刻意夸大宣传培训效果、培训成绩、从业人员力量。建议家长和学生“三思而后行”,实地考察培训机构的办学场所、从业人员力量、经营情况、设施设备等情况后,再决定。

凡是未经教育部门审批而私自开展学科类培训的,均属于违规培训行为。尤其要警惕部分托管、教育咨询类机构。

如果未经教育行政部门审批,缺乏部门监管,一旦产生经济纠纷、安全事故,将难以维权,请家长们务必高度警觉。

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选择处于正常办学状态的合规培训机构,及时与培训机构签订规范的服务合同,索取正规的收费发票,一次交纳不超过3个月或累计60课时的培训费用。

同时,要警惕以“充值赠送”等方式诱导超时段、超限额收费。避免退费纠纷和“卷钱跑路”风险。

一旦发现校外培训机构存在违反“双减”政策规定的培训行为,请及时向鹤壁市教育体育局、鹤壁市消费者协会举报投诉。

三门峡关于理性选择校外培训机构倡议书

广大市民及家长朋友:

为贯彻落实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消费者协会印发的《河南省校外培训“平安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精神,深入推进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工作,杜绝非法校外培训行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维护学生和家长合法权益,特向全市广大市民及家长发出以下倡议:

一、树立科学正确的教育观。遵循青少年成长规律和学业发展规律,不脱离实际增加孩子“学科类培训”负担,若确有需要参加校外培训的,要多与孩子沟通,以孩子兴趣爱好、个性发展为出发点,选择适宜的培训项目和内容,要以孩子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为目的,不要单纯追求“高分”。

二、谨慎选择合法培训机构。选择培训机构前要做到“四必查”:一查证书,合法的培训机构具备民政部门颁发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二查许可证书,凡从事中小学生学科类培训的机构必须持有教育部门颁发的《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三查教师从业资质,从事文化类学科培训的教师必须持有相应学科的教师资格证书;四查许可范围,培训机构开展的培训项目与许可范围必须一致。警惕“一对一”“住家教师”“高端家政”等“隐形变异”培训,选择合法培训机构。

三、警惕机构虚假宣传。选择培训机构及培训项目务必要现场确认。凡是未经教育部门审批而私自开展学科类培训的,均属于违规培训行为。尤其要警惕部分托管、教育咨询类机构。如果未经教育行政部门审批,缺乏部门监管,一旦产生经济纠纷、安全事故,将难以维权,请家长们务必高度警觉。

四、消费安全放第一位。选择培训机构要把消费安全放在第一位,首先是人身安全,位于临时建筑、老危建筑的培训机构不要选,消防通道不畅通的不要选,其次是消费安全,要选择处于正常办学状态的合规培训机构,及时与培训机构签订规范的服务合同,索取正规的收费发票,一次缴纳不超过3个月或累计60课时的培训费用,避免退费纠纷和“卷钱跑路”风险。

五、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一旦发现校外培训机构存在违反“双减”政策规定的培训行为,发现有侵害自己合法权益的行为,请及时向三门峡市教育局、三门峡市消费者协会举报投诉。

让孩子们在良好的环境中接受符合青少年成长规律的教育,是我们共同的心愿。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规范校外培训,共同净化教育生态,为我们的孩子营造一个健康、快乐、安全的成长环境,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拥有美好的未来! 

三门峡市教育局
三门峡市消费者协会
2023年5月30日

安阳

2022年,一些学生家长在校外培训机构捆绑销售、充值赠送等促销手段的诱导下,超时段、超限额支付培训费用,带来“卷钱跑路”“退费难”风险,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教育培训服务投诉近7万件,高居服务类第三位:对此,教育部、中国消费者协会督促指导各地积极化解,切实维护家长合法权益。为切实减少新学期消费侵权事件,特提醒广大家长和学生,要理性看待校外培训,理性选择培训机构,理性支付培训费用。

一、理性选择培训机构

一些校外培训机构未取得主管部门发放的行政许可,或以个人名义开展“一对一”“住家教师”“高端家政”等违规培训,这类培训既无资格资质、无质量保证,又存在极大安全隐患。为方便家长查询,教育部开通了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家长可通过“校外培训家长端”APP,选择具备资格资质的校外培训机构。

二、签订规范服务合同

广大学生家长在缴纳培训费用前,要与校外培训机构签订由教育部和市场监管总局制定的《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2021年修订版),特别要关注涉及课程、从业人员、费用的条款,明确约定退费情形、退费方式,同时索取正规发票并妥善保管。

三、理性支付培训费用

请学生家长在支付培训费用时,不要支付超过3个月或60个课时的费用;非学科类培训一次支付不超过5000元限额的费用,避免退费纠纷和“卷钱跑路”风险。同时,要警惕以“充值赠送”等方式诱导超时段、超限额收费。要注意缴费安全,通过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完成培训缴费,切勿通过转账或现金等方式将培训费用支付给除预收费资金监管账户以外的任何账户。

四、警惕机构虚假宣传

一些培训机构为获得最大客源、获取最大利益,刻意夸大宣传培训效果、培训成绩、从业人员力量。建议家长和学生“三思而后行”,实地考察培训机构的办学场所、从业人员力量、经营情况、设施设备等情况后,再做决定。

安阳市中小学校外违规培训
“随手拍”小程序正式上线啦

为进一步畅通监督渠道,有效治理违规培训行为,切实维护广大学生家长的合法权益,经过几天试运行,安阳市教育局校外违规培训“随手拍”小程序正式上线。

校外违规培训“随手拍”包含培训内容、培训时间、从业人员、培训收费、广告宣传和其他违规行为等六类,当大家发现身边违规培训问题时,可随时进入安阳市校外违规培训“随手拍”小程序反映,除此之外,也可通过监督电话、电子邮件等形式及时向各主管部门投诉反映。

做好“双减”工作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参与,希望社会各界群策群力,持续关注支持“双减”工作,织密校外培训监管网络,共同营造良好校外培训消费环境,切实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


(长按识别上方二维码 查看校外违规培训“随手拍”)


安阳市校外违规培训“随手拍”使用说明



1.关注“安阳市教育局”微信公众号。

2.打开“安阳市教育局”公众号,选择最下端第一个“政务服务”。




3.“政务服务”中选择“违规培训随手拍”。



4.举报方式可以选择匿名举报和实名举报。



5.其他内容按要求如实填写即可。




安阳市校外培训机构监管电话

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




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信阳网 ( 豫ICP备11020369号-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159002000073号

GMT+8, 2025-7-26 12:43 , Processed in 1.224179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xywcms! X3.4

© 2001-2013 信阳中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