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人口问题都是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 公开资料显示,自2016年以来,我国新增人口就出现了持续减少的趋势,从2016年的1884万人锐减至2022年的956万人,出生率从13.6‰降至6.77‰,与此同时也在2022年正式进入了“负增长”周期,数据显示我国生育率在G20成员国中排名倒数第二,仅次于韩国。有机构研究表明,从2026年起我国人口负增长可能会达到500万人,2030-2035每年负增长或将超过1000万人,2040起负增长或将超过1500万人并持续到2050年。
与此同时,城镇化率也随着人口的变动而出现放缓的迹象。数据显示,2016年-2021年我国城镇化率从57.4%上升至64.72%,年均涨幅1.46个百分点,而2021年-2022年我国城镇化率涨幅仅为0.5个百分点。不仅如此,2022年连人口第一大省广东,常住人口都出现负增长的情况。前不久,广东省统计局公布了该省2022年人口数据,22年末全省常住人口12656.8万人,同比2021年12684万减少了27.2万人,自1982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过去5年广东省出生人口一直都位于全国第一,并且2022年广东省也是唯一一个出生人口超过100万人的城市。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广东常住人口的年龄结构比较年轻,作为经济强省,2022年广东省GDP超过12.9万亿元,连续34年居全国第一,每年都吸引了大量的毕业生与打工者流入,2022年全国0-15岁人口比重为18.1%,16-59岁人口比重为62%,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为何“常住人口第一省”也顶不住了?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房价过高的原因,对于刚进入城市找工作的群体来说,最为重要的就是居住的问题了,如果房价太高的话,那么相应的租金也会水涨船高。另一方面,当前买房已经成为了结婚的门槛之一,许多家庭不能接受没有房子就结婚,因此过高的房价也会影响结婚率,因此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宁愿租房也不愿意买房,对于已经买房结婚的家庭来说,过高的房贷压力也会导致家庭不和睦,拉高离婚率。 那么广东省的房价究竟有多高呢?根据房价行情网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3月深圳房价67484元/㎡,广州房价为46818元/㎡,东莞房价为31109元/㎡,珠海房价为25145元/㎡,佛山房价为17703元/㎡。全国房价排行前30的城市中,广东省占据5席,还有不少城市的房价已经超过万元,因此对于流入到这些城市的群体来说,无论是租房还是买房都存在很大困难。
其次是人口回流的原因,根据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2年广东新增人口42.2万人,常住人口减少27.2万人,由此可以推断出流入人口数量为69.4万人。受到大疫的影响,珠三角地区服务业用工需求下降,一些原来在上述地区打工的群体返乡就业。那么这些人口主要回流到哪些省份了呢?数据显示广东省流入较多的省份主要集中在广西、湖南、河南、湖北、四川、江西等省份,而上述省份常住人口出现了增加的情况,由此可以推断人口主要向这些省份回流。 最后是其他城市开始“抢人”了,既然人口总数在减少,为了维持人口红利,因此只能通过吸引人口流入的方式来实现,当前北京和上海抢人趋势最为明显。先来看看北京,4月20日,北京市房山区发布了《房山区实施“聚源计划”引才聚才支持办法》,其中提到了通过保障住房、子女教育、引进落户、医疗健康、出入境便利等11个方面的引才措施,最高一次性给予100万元和50万元的资金奖励。
接着是上海,早在2021年起上海就开始针对高精尖人才进行落户放松措施,过去只有北大清华的毕业生才能够落户,去年将复旦、上海交大、同济、华师四所高校的本科生也纳入了直接落户的名单。其次是对于海归的落户门槛放松,包含“境外硕士的双一流本科”、“境外前500强学校的双非一流本科”、“创业落户”等,与此同时,上海所有高校的应届研究生也可以直接落户。 可以说,广东常住人口负增长的趋势是一种警示,当前亟需对于房价进行进一步调整,原因很简单,即使随着经济逐渐恢复,广东省人口未来会回升,但也难以重现过去的趋势了,原因在于吸引人口的城市房价偏高,进入城市寻找工作的群体难以实现买房的目标,即使是租房都存在很大困难,因此一旦经济出现下行,那么很多人就会选择返乡就业,不利于城市平稳发展。
为了彻底解决人口负增长、年轻人不愿意结婚、生育、城镇化率增速放缓等问题,国内无数专家学者纷纷提出了建议,比如二孩家庭在买房基础上享受购房7折,三孩家庭上述基础上享受购房款5折,对于二孩以上的家庭,每年每个孩子发放3000-5000元的教育基金、对于三孩家庭直接奖励100万元购房补贴、加大教育医疗投入,保持房价长期稳定,降低抚养直接成本等等。 不难发现,上述建议基本上都是围绕三个方面,分别是住房、教育与医疗,而这也恰好是当前压在百姓身上的三座大山,因此只有切实解决了大家最为关注的痛点问题,年轻人的生育率自然就会提升,而城市的发展也会更好。相较于想尽各种办法吸引人才,不如直接调控好当地的房价,让教育和医疗问题彻底得到保障,这样人才自然会蜂拥而至。 (来源:今日头条 财经前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