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765|回复: 0

两位院士告诉你如何健康喝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6-28 18:04: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南

翻开中华历史的篇章,每一页都浸染着茶香。一片小小的茶叶,不仅承载着中国文化,还蕴含着健康之道。在我国,有两位院士一直致力于研究茶叶,一位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陈宗懋,另一位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刘仲华。今天,两位院士将告诉大家如何健康喝茶?





茶健康成为科研热点

陈宗懋院士介绍,虽然人们很早就知道喝茶有益健康,但真正开始研究茶叶中的功能成分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当时,我国提出“回归大自然”的口号,传统中医药发展迎来契机,茶叶的健康价值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我每年至少可以看到800~1000篇关于茶叶与健康的研究报告。总结来看,喝绿茶至少有三大健康益处:预防心血管疾病及肥胖;预防癌症;预防老年痴呆。”


刘仲华院士一直致力于茶和植物功能成分的利用研究,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者愈发深入地证实了儿茶素、茶黄素、茶氨酸、茶多糖等茶叶主要功能成分对人体健康的益处,比如延缓衰老、调节代谢(糖、脂质、蛋白质代谢)、减肥、调节肠道菌群、调节免疫、抗抑郁、抗炎症、抗病毒抑菌、强壮骨骼等。概括来说,喝茶最有价值的三个核心健康属性:延缓衰老、调节代谢、增强免疫,长期饮茶有助于身体素质全面提升。


刘仲华院士说,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新型茶叶功能成分被分离鉴定出来,现有茶叶活性成分也将有更多的新功能被发掘,同时研究人员必将更清晰地揭示茶叶功能成分之间的多通路、多靶点协同或拮抗作用机制。但他也提醒:“尽管茶有很好的健康属性,但我们不能把它当作药品来看,更不能期待它包治百病。喝茶是一种健康生活方式,最主要的是感受茶的色香味带来的愉悦心情,同时有效改善人体的健康状况。”






一天、一年、一生,喝茶都要遵循规律

陈宗懋院士长期生活在杭州,谈及饮茶习惯,他说:“我平时喝绿茶更多一些。年轻时,我每天要泡四五杯茶,现在每天也要3杯。每杯茶大概用3克茶叶,添3次水或感觉味道淡了就倒掉。不过,胃肠不好的人少喝绿茶,可以多喝一些红茶,对肠胃比较好。”




刘仲华院士也分享了他的饮茶建议:

六大茶类交替喝。六大茶类色香味上各有风格,健康属性虽大体相同,但功能成分存在差异,交替着喝可以感受六大茶类的风味特性魅力,并将茶的健康价值全覆盖。绿茶属于不发酵茶,白茶、黄茶属于轻微发酵茶,乌龙茶属于半发酵茶,红茶属于全发酵茶,黑茶属于后发酵茶。如果按照氧化、发酵程度由轻到重排序,依次为绿茶、白茶、黄茶、乌龙茶、红茶、黑茶,这一排序基本符合中医由凉到温的顺序。喝茶时可以遵循由轻氧化喝到重发酵的规律,比如一天之中,早上喝杯使人兴奋度高的绿茶,让人更有精神,晚上若吃的油腻,喝杯黑茶可辅助代谢;一年之中,夏天喝刺激性较大、相对凉性的绿茶、白茶去暑,冬天喝刺激性较小、相对温性的红茶、黑茶暖胃;一生之中,也要随着年龄增大由轻氧化喝到重发酵:年轻时睡眠质量较好,喝杯咖啡因含量较高的绿茶,不会影响睡眠;晚年则往往“坐着打瞌睡,躺下睡不着”,如换成微生物发酵、咖啡因含量较低的黑茶,睡眠不会受到太大影响。当然,以上建议不是绝对的,需要考虑个人饮茶偏好和身体差异。


每天9~10克,分三泡饮用。每天喝茶9~10克属于中等量,可早中晚分3次冲泡。研究发现,茶的健康功效也有量效关系,希望通过饮茶获得更多的保健裨益,建议适当提高饮茶量。


“隔夜茶”不致癌,但不提倡喝。民间一直流传“隔夜茶不能喝”,刘仲华院士说:“如果上午8点泡了一杯茶,下午4点能喝吗?如果晚上10点泡了一杯茶,第二天早上6点还能喝吗?都是间距8小时,前者多数人觉得能喝,后者为什么不能喝?一杯茶泡久了,只是没有刚开始泡时的香气和鲜爽感了,但依然可以喝,不会威胁健康。”陈宗懋院士也指出,可能存在的致癌物“亚硝胺”经检测完全不存在,但从卫生角度考虑,隔夜茶不提倡喝。


》》》文章来源:《生命时报》第1556期头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信阳网 ( 豫ICP备11020369号-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159002000073号

GMT+8, 2025-7-24 01:14 , Processed in 1.207669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xywcms! X3.4

© 2001-2013 信阳中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