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延(?--234),字文长,信阳市浉河区人(古称义阳),三国时蜀国将领。早年以曲部随刘备入蜀,因骁勇善战,屡立战功,升牙门将军。 
公元219年,刘备为汉中王,迁治成都。行前,需挑选一员得力将军留守汉川,众议必属张飞,但刘备却力排众议,破格任命魏延为督汉中镇远大将军、领汉中太守。以后的实践证明,魏延确是能堪重任,有勇有谋的大将。 公元227年,诸葛亮驻军汉中,命魏延总督前部军兵,领丞相司马、凉州刺史职务。次年诸葛亮将出祁山,召集诸将会议,魏延献策,欲请兵万人,出褒中,循秦岭南麓东进,奇袭长安,与诸葛亮东西夹击,可一举而定咸阳以西数百里。但诸葛亮以为冒险,制而不许,使魏延奇谋宏策未能实现。在诸葛亮首次出兵祁山时,派马谡督诸军在前,结果酿成街亭打败。所幸魏延担当后卫,堵住魏国追兵,诸葛亮才得以从容退归汉中。嗣后魏延西入羌中,大败魏国雍州刺史郭淮,又截斩曹真大将王双,诱杀曹操名将张郃,威震魏国,为蜀汉立下显赫战功。 公元231年,蜀军伐魏时,魏延升为征西大将军,假节,进封南郑侯。蜀国在关羽、赵云等人去世后,魏延成为蜀国首屈一指的战将。 公元234年8月,诸葛亮在最后一次北伐中一病不起,自知剩日不多,秘密做出 “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 的后事安排。长史杨仪的能力、资格、地位,都比魏延差一大截,平时与魏延矛盾很深。诸葛亮这样安排退军,魏延作为前锋大将却不明真相,不愿接受杨仪的指挥是可想而知的。果然,诸葛亮死后,杨仪采取了“秘不发丧”的措施,谴返蜀军,让魏延断后,魏延不服,与杨仪动了干戈,杨仪用诸葛亮之计杀了魏延。就这样,一个为蜀汉立下汗马功劳的猛将魏延,多次躲过强敌的刀剑,却死在本国的刀下,落了个反叛罪名。 后来,继任蜀国丞相蒋琬,为魏延平了反,在汗中城北门外给魏延修了一座大陵墓,墓前还雕塑了雄壮的石马,以纪念这位备受冤屈的蜀汉名将。魏延故宅在浉河区市郊三里店十方院为魏延府,前有魏延井。 来源:浉河文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