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全省的疫情防控形势依然非常严峻。3月25日,河南省民政厅发布《关于做好2022年清明节祭扫工作的通知》,在严格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多措并举满足群众清明祭扫要求。
根据《通知》要求,我省中高风险区所在的县(市、区),要暂停公墓和殡仪馆骨灰楼等殡葬服务机构的现场祭扫活动;中高风险区所在省辖市的其他县(市、区),要科学研判,报请当地疫情防控指挥机构确定是否开放现场祭扫工作;对于未发生疫情的省辖市,严禁无差别一律暂停现场祭扫活动,能不关闭的殡葬服务机构尽量不关闭。
《通知》中强调,各地必须按照当地疫情防控要求,研究制定清明节祭扫工作方案,并及时向社会公开;提供现场祭扫服务的殡葬服务机构,必须落实预约、错峰、限流、体温检测、保持社交距离等要求,尽可能降低祭扫人流密度;必须落实祭扫场所清洁消毒,祭扫人员体温检测、绿码进入、佩戴口罩、员工健康监测、疫苗接种等防护防控措施,防止发生意外;必须将公墓、殡仪馆等殡葬服务机构纳入当地疫情防控监测重点单位,进行重点监测和管控。各级民政部门要准确研判、精准施策,并根据疫情变化适时调整政策,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群众祭扫工作。
省民政厅呼吁各地要积极倡导网络祭扫、家庭追思、植树缅怀等低碳祭扫方式,丰富清明节日内涵,引导群众将追思缅怀逝者与弘扬良好家风家教有机结合,由实物祭扫转移到对逝者的精神文化传承上来。
来源:河南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
淮滨县清明节文明祭祀倡议书
广大市民朋友们:
又是一年草绿时,又值清明寄哀思。在这个缅怀英烈、慎终追远、悼念先人的清明时节,为切实做好疫情防控、森林防火和环境保护工作,推进移风易俗,营造安全、文明、绿色、节俭的祭扫氛围,提高市民文明程度,我们特向广大市民朋友发出如下倡议:
一、异地祭扫,减少流动。
当前,全国疫情出现多点散发,我市现有1例确诊病例,疫情防控形势骤然严峻。在外淮滨县人非必要不返乡,减少人员流动,可采取在线献花、家庭追思、撰文追怀等方式进行异地祭扫。如果确要返乡,须提前三天报备,并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返乡后要严格落实“三天两检”及七天居家健康监测等管控措施。
二、文明祭扫,移风易俗。
淮滨县是河南省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广大市民要争做文明风尚的倡导者和践行者,自觉破除陋习和封建迷信,倡导通过敬献鲜花、植树绿化、踏青遥祭等现代祭扫方式,共同维护“绿水青山”。或者采取网上祭祀的形式,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网络平台,传播故人留下的优良家风家训、追忆故人生前的感人故事,表达对故人的思念、感恩和敬仰。
三、安全祭扫,消除隐患。
实地祭扫要做好个人防护,戴口罩、勤洗手,保持安全距离,分时错峰祭扫,不扎堆、不聚集,减少驻留时间,严禁祭扫聚餐。严格遵守森林防火和大气污染防治等规定,不燃放烟花爆竹、不焚烧纸钱,有序开展清明祭祀、烈士祭扫活动。
四、节俭祭扫,孝善敬老。
树立“丰祭不如厚养,孝道注重当下”的理念,崇尚尊老传统美德,提倡对在世老人尽孝心,多关爱,使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人逝去时,不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相互攀比,以节俭方式寄托哀思。
缅怀先人重在心、不拘形。开展文明祭祀、网上祭祀既是当前疫情防控形势的需要,也是新时代文明生活的迫切要求。
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及社会公众、乡贤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身边群众,树立文明过节新风尚。让我们携起手来,一起努力,共同过一个文明、安全、绿色、健康的清明节。
中共淮滨县委文明办
2022年3月26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