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605|回复: 0

河南的春天在锅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3-25 12:00: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南
又是一年春来到。在大好的春光里,万物都在生长。连菜市场,也多了许多平日不常见的味道。

这味道来自公园、来自树木、来自荒野山地里,最后都在我们的锅里。


夏夏、西瓜| © 撰文
西瓜| © 版式

01
榆钱

欧阳修吃过榆钱粥,写下“杯盘粉粥春光冷,池馆榆钱夜雨新”。

榆钱因谐音余钱,被老一辈人赋予了别样的期待。鹅黄色的榆钱刚长出来没多久,便被人争先恐后地捋下来。


“生钱闻可食,贫者当果蓏”,在物资匮乏的年代,甜丝丝的榆钱,是毛孩子们的零食。站在树下或者土坎上,用长长的钩子,钩下低垂的枝条,牢牢地拽住。

还有大胆的敢爬到曲曲歪歪的榆树上,坐在树杈上一把一把地抓着吃。

如今城市里极少有榆钱,想现捋一把榆钱吃那着实有点困难。

02
香椿

每到春天,所有的香椿爱好者都在数着日子翘首以盼。他们总能在第一时间,嗅到香椿的到来。


香椿有着馥郁迷人的香气,这股香气往往得在3月底4月初到达顶峰。早或是晚,香椿的风味都会大减。

待香椿芽发,下面条时,随手薅上一把扔进锅里,就是最好的配菜。有时家里来了客人,简单的一道香椿炒蛋,便能让客人交口称赞。


还有豆腐,也是香椿的经典cp。清清白白的豆腐间,点缀着一簇簇“绿宝石”,用香油薄盐轻轻一拌,立刻香满人间。

03
荠菜

春天是野菜盛行的季节,也是河南人最富情趣和口福的季节。

荠菜,不光是妈妈们最喜欢的野菜之一,也曾是文人笔下的“明星”。


《诗经》里就有“其甘如荠”之句;连苏东坡也赞其“天然之珍,虽小甘于五味,而有味外之美”;陆游在《食荠诗》第一首中说:“日日思归饱蕨薇,春来荠美忽忘归。”

还记得语文课本里有一篇《挖荠菜》,作者张洁是这样写道:“把它下在玉米糊糊里,再放上点盐花,真是无上的美味啊”。


我们家吃荠菜并不这样,多是用滚水焯一下,去掉荠菜的苦涩和青气,然后放点儿蒜汁儿一调,拌匀后,就着刚拍好的发面饼子或刚擀出来的单馍一吃,或者混着猪肉末包成饺子,那才叫“无上的美味”啊!

04
白蒿

正月茵陈二月蒿,三月拔下当柴烧。

白蒿是一种神奇的植物。正月里的白蒿具有药性,中药中的陈茵,就是它。作为医药,不仅可以清热利湿,还能治疗黄胆等病,据说长久食用还能益气延年。


在乡村,家里小孩子有个轻微的头疼脑热,许多家长都会给孩子泡陈茵水喝。 但作为小孩,最爱的还是蒸白蒿。

白蒿洗净和面粉拌匀,上锅一蒸,与香油、蒜泥、盐巴一拌,满口生香。

05
马齿笕

前不久一场小雨过后,小舅在朋友圈写到“雨过天晴空气鲜,施肥耕种小菜园。番茄茄子马齿笕,韭菜豆角香葱甜。”

马齿苋这种野菜能清热解毒,吃起来口感也是很好。在全国不论南方北方到处都有,随便找个田间地头都能采到一些回来尝鲜。


有的人偏好凉拌马齿笕,新鲜的马齿笕焯一下切成小段,浇上蒜泥,倒入酱油,淋芝麻油,拌匀后即可食用。

我们老家的人偏爱蒸食,马齿笕上撒点面粉,蒸出来互不粘连。放上蒜汁香油,一个人能吃一盆。

06
面条菜

面条菜是河南黄河中下游地区老百姓比较喜欢的一种野菜,也叫面条稞。

因为面条菜叶子细长像面条一样,所以就叫面条菜了。


面条菜和面条长的像就算了,关键和面条还是绝配,面条快出锅的时候,放点儿面条菜进去,烫两下即可。

除了下面条,还能炒着吃或包饺子,做馅饼。要我说,面条菜的绝佳吃法还得是“蒸”。蒸出的香味闻上一下,仿佛回到了童年。

07
柳絮

不少人惊讶,“柳絮”这东西还能吃?那不得和吃棉花一样。

这里说的能吃的柳絮可不是白毛毛的那种,而是柳树发出的新芽,一两片嫩叶带着像毛毛虫的柳絮初体。


柳絮的赏味期很短,最多也就个把星期,也没有具体时间,完全根据当年天气的温度,大约都在2、3月份。

干净的柳絮,清水煮熟后反复淘洗个几遍,再泡上两三个小时去掉苦味,拌上料汁就是一道凉拌柳絮。


除了凉拌,这柳絮还能泡水喝,春光都在这一口里。

08
蒲公英

未开小黄花前的蒲公英又叫婆婆丁、黄花地丁。每年春季,拿着小铲子出去挖蒲公英成了奶奶们必备的活动项目。

春季的蒲公英最是鲜嫩,蒲公英嫩叶清香爽口,营养丰富,可生吃、炒食、做汤,是药食兼用的植物。


有的人力荐生食蘸酱这种吃法,洗净后的蒲公英,直接蘸豆瓣酱、辣酱、甜面酱、农家大酱,或者炸肉酱、鸡蛋酱等。

总之,搭配不同的酱料,蒲公英也会呈现不同的味道,脆嫩的口感,微微的苦香味,是蒲公英最能打动我们味蕾的地方。

09
构穗

在山坡上、沟壑边、地头旁分布着或大或小郁郁葱葱的构树,一到春天,树上密密麻麻地悬挂着小谷穗一样的花朵,就是构树花,我们那里叫构蒲穗、构穗。

家家户户每年准时到山上采构穗来尝鲜,因为构穗花期很短,稍晚几点花一开就不能吃了。


无论蒸炸炒溜,都会吃得津津有味,在我们那里,做蒸菜除了白蒿,构穗是第二受欢迎的。

裹上面粉蒸好的构树花,再加入蒜泥和香油,口味软糯鲜香,让人回味无穷。

10
野小蒜

小时候,经常邀上几个小伙伴一起挖野小蒜,野蒜苗向来一撮撮长在斜坡上,粗壮肥嫩的不太好找,不过满山坡的跑,总能满载而归。

新摘的野蒜择去杂质,用水漂洗干净,既可以切碎揣在窝窝头里,也可以搅在面盆里烙成黄面煎。


有时还会把一些挖来的鲜嫩野菜腌制好后,再将一把野蒜调拌进去,一口饭一口馍地夹着吃,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如果再将野蒜盘成馅包饺子,饺子尚未下锅,满屋子里那喷香的味道,就让人垂涎三尺了。总之,不同的吃法,有不同的风味。
来源:头条豫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信阳网 ( 豫ICP备11020369号-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159002000073号

GMT+8, 2025-7-28 23:02 , Processed in 1.30639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xywcms! X3.4

© 2001-2013 信阳中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