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679|回复: 0

河南美食蒿子馍:春天的味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3-18 08:48: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南
家住豫南山区,山清水秀的河南省信阳市,每临春季,有一地道的时令风味美食:蒿子馍。家里爱人说,一到春天,你做蒿子馍都上瘾了。说的没错,整整一个春天,我几乎都在乐此不彼地做着蒿子馍,这样的爱之成痴,蒿子馍成了我的春天。


春回大地,人人心情愉悦,我除了倾心于芳菲遍野,桃红柳绿,更关心那些带着泥土芬芳的,吮吸春天雨露的野蒿,其中馍馍蒿和水蒿是做蒿子馍的必备食材。从惊蛰前后它们长出零星的嫩芽到清明前后长成青绿摇曳的一片,是取材的最佳时期,这时的蒿子水嫩,淡香,无苦味,我从田间地头,从河畔把它们采回来,然后就开始一次又一次地做蒿子馍。


其实做蒿子馍是一件繁琐的体力活,且先不说猫着腰蹲在那儿掐蒿子就要半天时间,单说说准备馅儿这活儿。先把腊肉煮好,切碎,炼出油香;再放入洗净切碎的葱、姜、蒜、粉条、鸡蛋一起翻炒,加各种调料,炒到喷香出锅,盛起摊凉备用。再来说蒿子,把它们择洗干净,放进开水焯一下,立刻捞起放冷水漂两遍,拧干,剁碎,掺水和面,面蒿比例要恰当,面的软硬要适度,当然,这个就全凭经验了。至此,准备工作做完,就是熟手也得不停忙碌半天,累不?累,但谁让咱乐在其中呢!


接下来,就是技术活了。揪一团面,包好馅,贴到烧热的锅边,用手按至扁平,既要薄还不能出馅。最好是选农家土锅灶,中间放水,贴四周一圈,盖上锅盖,但是要掌握好火侯,否则把壳烧糊了。现在好多人选用电饼铛做,就不用操这个心了。待到锅盖上热气直冒,揭开锅盖,香味扑面而来,一块块墨玉似的蒿子馍首先醉了你的眼。铲起一块,它的壳焦黄脆硬,面墨绿柔软,急不可待地咬上一口,面的甜香,蒿的清香,馅的油香一齐袭向你的味蕾,唇齿间芳香四溢直沁人心脾,美味妙不可言,仿佛春天就这样从舌尖流淌到心底。


蒿子馍的渊源无从探究,但它肯定是大自然馈赠给我家乡的一道美味。在我小时候,我的母亲每年都会做,而且总会送给周围邻居品尝,上世纪七十年代食物匮乏,这是一份多贵重的情义呀。母亲的厨艺非常好,可那时我一样没学,一则母亲惯着我,大小活不让我伸手,再则年少常想,吃什么母亲都会做,我还学它干啥。但母亲却早早去了,我终究也学会了厨房的十八般武艺,而且做蒿子馍还成了我的绝活。说起师父,那是我的幺妈,也是一个好厨娘,记得她教我第一次做的时候,出了点小差错,焯了蒿子忘了告诉我漂水,结果做好一吃,苦哇!
我常常想,做饭肯定有遗传基因的吧,否则母亲那些全能的各项厨艺我都传承发扬了,并且她的热情待客之道也深刻影响了我。每年春天,我都要做蒿子馍遍请亲朋好友品尝。朋友梅劝我说,你身体不好,这么累的事别总做了,可我就是忍不住,想把这美食与人分享,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呀。在吃腻了大鱼大肉的今天,蒿子馍就是来自大自然的纯天然绿色食品,健康又养生,清明吃蒿,祛火明目,对于豫南人来讲,它不仅仅是一种美食,更是一种家乡情结。
鸟语花香又一春,蒿子馍的春天永远属于我们这些热爱生活的凡夫俗子,在渐行渐远的记忆中历久弥新。

来源:信阳日报报晓风客户端
作者:胡连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信阳网 ( 豫ICP备11020369号-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159002000073号

GMT+8, 2025-7-29 06:52 , Processed in 4.18482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xywcms! X3.4

© 2001-2013 信阳中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