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097|回复: 0

信阳毛尖茶毛多到底好不好?一言难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2-18 16: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南
前两天,给一个单位的同事简单做了工会沙龙讲座,主题就是茶。当然在河南,聊茶就自然少不了涉及信阳毛尖。
之后,一个同事过来问我:去买信阳毛尖,卖茶的说茶毛多的好。到底好不好?
我给他解释了十分钟,也不知道到底解释清楚没。这个问题,实在是一言难尽!


我解释了四句话:
茶毛毛本身并无实际营养价值,但它一定程度上是鲜嫩度的反映。
茶毛毛,我们通常也说茶毫,规范的说法是「茶叶茸毛」。学术界早已给出定论:「茸毛本身对茶叶品质并无特殊影响。」
即便如此,但一般说来,芽上的毛毛比叶上的多,所以呢一定程度上嫩茶的毛毛比大叶茶多。所以,不考虑其他因素的话,毛毛的多少,能从一个侧面体现嫩度。


不同的茶树品种茶毛毛的多少不一样,毛多的品种不一定更好喝。
信阳毛尖本地群体种(旱茶)的毛毛,就没有一些外地引进品种的毛毛多,比如福鼎大白茶品种,白毫就很多,但是口感上不如本地旱茶。


不同的加工工艺,会造成毛毛的脱落程度不一样。
揉捻的重一点,脱落的毛毛就多一点,特别是机器揉捻一般就重一点。而揉捻的轻一点,特别是手工做茶的话,就揉不那么重,脱落的毛毛就少一点,可能茶汤中悬浮的毛毛看上去就没那么多。
但一般来说,手工茶还是比机器茶好喝。


茶毛毛多,不一定等于茶汤浑浊。
茶界其实有句话,「好的茶,总是汤色明亮」。即便茶毫很多,正常的情况也应该是悬浮在茶汤中,并不影响茶汤的明亮。如果茶汤过于浑浊,看不到玻璃茶杯背后的任何东西,像米汤一样的那种浑浊,确实不能算是好茶。
至少这些年来,我对浑汤茶是避而远之的。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除了茶毫本身的原因外,更有工艺等方面的原因。比方说,为了迎合消费者的「紧细」爱好,机器过度揉捻,鲜叶汁液渗出,再附着在干茶上,水一冲,可不就浑嘛。
所以说,茶毫多的一杯茶,到底是好还是不好,我还真没本事给出个固定答案来。
来源:头条信茶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信阳网 ( 豫ICP备11020369号-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159002000073号

GMT+8, 2025-7-31 00:02 , Processed in 1.463609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xywcms! X3.4

© 2001-2013 信阳中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