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要有仪式感,要有年味。仪式感,是贴春联、穿新衣、发红包;年味,则是鸡鸭鱼味,还有腊味。
食腊,却不懂腊。 吃过腊味,但不见得懂腊味。 腊味的历史悠久,早在周朝的《周礼》、《周易》中已有关于“肉甫”和“腊味”的记载。腊肉的腊,和月份有关,十二月叫腊月,正好腊肉又是在冬天制作而成,因此,起名为腊肉。 
腊肉不仅限于猪肉,各种腊鱼、腊肠、腊鸭,也是“中国味道”中不可或缺的点睛之笔。而且腊肉只是统称,它的分类很多。其中,四川腊肉、湖南腊肉、广东腊肉,最为出名,在所有腊肉中,味道也是拔尖儿的。
四川腊肉
四川人喜辣,这一饮食习惯也体现在腊味上。四川的腊味,一般分为两种口味,辣味和原味。美食博主,又正好是四川人的李子柒,是这么做的。 

 △李子柒视频截图
“买上半头猪,一套小肠,用推车拉回家,开始做腊味。 不管辣味还是不辣味,第一步都是在肉上均匀的抹上盐。做辣口儿的,就洒上一些花椒面、辣椒面,普通的则不放这些东西。然后统一撒上白糖,倒入白酒,腌制个把小时。 将洗好的猪肠灌入肉馅,隔半米左右便系上一个绳子分段,扎上几个小口,和腌好的肉块挂起来。砍上一些松柏叶开始熏制,在网上加一些橘子皮,柚子皮,熏上几天,在自然风干,腊味便做好了。”  △柚子皮、橘子皮燃烧冒出的烟,带有柚子和橘子的清香,可以有效的减少柴火熏出来的烟呛味。松柏火烧之后,
 △李子柒视频截图
以小见大,绝大多数四川人做腊味的方法,和她没有太多出入。
湖南腊肉
湖南人有腊味情节,家禽、野畜,水产皆可制成腊味。湖南腊味中最为出名是安化腊肉和湘西腊肉。前者熏的干,颜色黑,后者色彩鲜亮。湖南腊肉,经常会吃到木柴的味道,尤其是湘西腊肉。一是湘西腊肉本就有烟熏的步骤,二是湘西人生活习惯造成的。 
因为湘西那边的房子大部分是木质的,腊肉一般情况下都是挂在房梁上。冬天的时候冷,湘西人经常在屋里面生火,烟会熏到腊肉,久而久之,湘西腊肉的木柴味就更加重了。
不过,这样做出来的腊肉,味道特别香,而且宜保存。因为烟熏的时间很长,能杀虫防腐,忙活一季,吃上一年。
广式腊肉
爱吃煲仔饭的朋友,对广式腊味不会陌生。其实,广式腊味中,腊肠比腊肉更受食客的欢迎,日常吃饭少不了腊肠的加持,还是馈赠亲友的最佳礼品。 广式腊味有红腊和白腊之分,红腊即在腌制过程中添加酱油,有酱香味;白腊更原汁原味,吃起来有股清香。  △广式腊肠的口感偏甜
信阳腊肉
虽说腊肉是南方城市的“特产”,但信阳,是为数不多会做腊肉的北方城市。不论是城镇还是乡村,只要是到了冬季,家家户户都会晒腊肉。 晒,是信阳腊肉的精髓之处。和别处腊肉不同,信阳腊肉是纯晒出来的。肉不用过多处理,只要收拾干净抹上盐腌制个把天,然后就静等一个阳光高照的日子,拿出来晒即可。

日晒时间没有什么具体要求,全凭天气和温度。
肉的颜色由红变成红加黑,开始往下滴油时,就说明腊肉大功告成了。既不需要超高的厨艺,也不用烟熏等复杂手续,难怪有人说信阳腊肉是腊肉届的“懒人”。 
腊味,也是家的味道 寒风起,食腊肉。 一年四季都可吃腊肉,但(秋)冬季节,却正是做腊肉最好的时候。 
因为,做腊肉对气温、环境的要求很高。春天制作,恰逢梅雨季节,晒不到太阳容易发霉;夏天制作,天气炎热,肉容易变质腐坏。因此,制作腊肉都是在秋冬季节。 在秋季开始制作腊肉,冬天便可食用,尤其是在过年时,让家人吃到自己亲手制作的腊味,过上一个好年。所以,腊味不仅是中国年的味道,更是家的味道。 
你们家乡有做腊味的习惯吗? 其实,在很多北方城市,极少有人会做腊肉。但作为北方人的我,却经常能够吃到家人亲手制作的腊肉。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我奶奶在世的时候,经常会做很多美味的食物,其中就包括腊肉。 每年冬天的时候,老人家都会在猪肉便宜的时候,买上许多,而且一点都不嫌麻烦,将其做成腊肉、腊肠。然后,院子就成了她的“工厂”,空气里都弥漫的肉的味道。 
起初,我并不能理解,是超市买的腊肉不香吗?虽然心里这么想,却一直没有阻拦她,因为上了年纪的人,能够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很不容易,因此,我每次吃腊肉的时候,都会多吃一碗饭。
或许,是看我吃的如此香,每次在我离家的时候,行李箱里面总是会莫名其妙的多出来一些腊肉,总是要打个电话确认一下才知道,原来是奶奶放进去的。
时过境迁,我已好久没有吃到过家人亲手做的腊肉,现在的我也明白,超市卖的腊肉很香,但却没有家的味道。
或许,很多人和我一样,腊肉早已不仅是美味,更是一种承载着感情的食物,而再也吃不到的那一口,也将永远的留在记忆之中。 来源:头条咕嘟夜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