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236|回复: 0

石磨豆腐—信阳人过年不可缺少的传统美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21 10:58: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南
一进入腊月,特别在信阳农村,新年的味道会变得越来越浓。磨豆腐、做腊肉、包饺子、办年货……很多人关于年味的记忆。
除了阖家团圆的欢欣,还有驻足在味蕾上的享受,石磨磨出的老豆腐,是很多人过年必不可少的一道美食。现在就带你一起回顾那些年在农村,我们一起吃过的豆腐是怎么做出来的。
不过说起它的制作程序,没有经历过的人是绝对不懂的,石磨豆腐的制作程序,连个小细节都马虎不得。想吃碗高质量的豆腐,选材很重要,在冬天,大豆需要在水中浸泡整整两天两夜,才可以上石磨。
石磨缓缓转动起来,和着潺潺流下的清水,将大豆打磨成洁白的豆浆。混着豆渣的豆浆沿着2扇石磨的缝隙,淌了下来,流入下方的锅内。
等这批大豆磨得差不多了,将磨好的豆浆一桶桶倒入灶台上方的吊杆内。吊杆是由两根木棍和一块纱布组成,纱布四角牢牢绑在两根交叉的木棍上,做成网兜的形状。
倾倒豆浆的同时,操纵着吊杆,上下左右晃动,让白色的豆浆通过纱布,过滤至灶台上的大锅内。
刚刚过滤好的豆浆,需要开始煮了,这种用传统灶台的大火煨煮过的豆浆,才更有滋味。
时间大约过了40分钟,灶台上锅里的豆浆,在灶火的高温下,煮沸了。轻轻扫着上面的泡沫,防止它们溢出。此时的豆腐房,到处弥漫着浓浓的豆香。等锅边的豆浆也开始打着旋不停翻滚的时候,这意味着,一锅豆浆煮好了。可以开始点老浆了。
此时,将煮好的豆浆挪进了灶台旁的大缸里,做豆腐最关键的步骤,点老浆开始了。每次做豆腐时收集起来,等到发酵到有一点点酸味,就成了老浆,用于下次做豆腐时使用。
“豆腐好不好吃,关键要看浆水点得好不好。多了,豆腐容易太硬,少了,又没办法凝结成块。”到底用多少浆水,全凭分寸的把握。这,靠的就是经验。
一盆浆水倒入缸内,并不停搅拌、观察,一边又往里倒浆水。当原本稀稀的豆浆凝结成豆腐脑,再凝固成块时,就能看到上面黄黄的浆水了。此时缸内的白色块状物,就是豆腐最初的模样,但还需要最后一个步骤——压制成型,才能变成我们平时吃的豆腐。
用老浆漂洗过的纱布分别摊放在方台上的2个模具内,一勺勺将缸内点好老浆的豆腐舀至纱布上。等豆腐全部舀进去,把纱布的四角拎起来,打结做成包袱状,在上面盖一只厚重的木盖。随后装压杠,放置坠石,将多余水分挤压出来。约40分钟后,打开纱包,豆腐就做成了。
来源:夏日养花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信阳网 ( 豫ICP备11020369号-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159002000073号

GMT+8, 2025-7-30 06:47 , Processed in 1.241373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xywcms! X3.4

© 2001-2013 信阳中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