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940|回复: 0

“杂八拉”里滋味长--文/光山县 黄森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12 11:07: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南
我一直以为,新年是从腊八节开始的。有句童谣唱道:“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在我们豫南,过了腊八,每家每户便开始打扫房屋,置办年货,杀年猪、打糍粑、蒸年糕、捕年鱼、磨豆腐、糊灰棚,忙得不亦乐乎。空气中氤氲着永恒、喜庆、祥和的年味,是那么的醇酽、醉人。
预示着新年到来的第一顿美食就是腊八粥。我们这不叫腊八粥,而叫“杂八拉”。“过腊月八,吃杂八拉”,是沿袭已久的风俗。腊八节那天,每家都雷打不动地准备一顿“杂八拉”,一家人欢聚一堂。小时候,家在农村,光景不很宽裕,一日三餐能有着落就已经是很幸福的事情。若想改善生活,吃顿美餐,也只有等到过腊八节和新年了。
腊八节从不失约,年年岁岁,岁岁年年,在盼望与期待中,总是迈着款款的步履准时到来。那时家里最忙碌的要数奶奶了。奶奶准会在头一天就把熬制“杂八拉”的食材一一洗净泡好,生怕到时少了一样。奶奶熬“杂八拉”一般准备八样:糯米、花生、白果、红枣、莲子、绿豆、红豆、银耳。在那个年代,把这些东西凑齐还真不容易,都是平时一点点省下来的。像白果和银耳,都是到县城赶集时,留着心买下一点点,就留着腊八节用的。
腊八节吃过早饭,奶奶就开始精心熬制“杂八拉”了。总是把锅用清水洗刷好几遍,不显一点油星,才把食材倒进锅里,放适量的清水,然后用小火慢慢熬。炊烟顺着高高的烟囱轻轻飘向蓝天。我每隔一会就会钻进厨房去看一看,可总是没有好,只好再出来漫无目的地闲逛,看云看天看山看光秃秃的树。正望着那斜斜的炊烟呆呆出神时,慢慢就闻到一阵香甜香甜的味道在空气中飘散开来。那个时候,我心里就灿灿然高兴起来,期待已久的“杂八拉”就快熬好了。
奶奶轻轻用勺子在锅里搅拌着,香味四处弥漫,也搅得我饥肠辘辘。美味就在咫尺,可是我却不敢造次。因为奶奶是位虔诚的佛教徒,我家的第一碗“杂八拉”向来都是敬奉给观音的。奶奶总说,是救苦救难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保佑我们风调雨顺、衣食无忧。我家的第二碗“杂八拉”也不是我们享用,而是给村里的蛮老太。蛮老太是爷爷的婶娘,和一个跛腿的儿子相依为命子,家里十分贫寒,每当家里有什么好吃的,奶奶总是忘不了蛮老太,总是先给她家留一份。
然后我们才可以安心地品味“杂八拉”了。经过几个小时的小火慢熬,“杂八拉”出奇的香甜糯软,入口绵柔,滑爽纯美,各种食材混合的香味,充盈唇齿,沁人心脾。“杂八拉”留在我记忆里永远是那幅馋相,那份满足和那份美好。
如今,奶奶已经离开我们十七个年头了,但是奶奶精心熬制“杂八拉”的场面,奶奶礼佛敬菩萨的情景,奶奶对乡邻的那份仁爱之心,总在眼前浮现,从未走远。现在每到腊八节,母亲也总要精心熬制“杂八拉”,还是那个原料,还是那个配方,还是那份真心,每次我总是吃得津津有味,滋味绵长。
后来我知道,传说腊八节是纪念佛祖的节日,在我心目中“杂八拉”忽然变得神圣起来:善种福田,必结善果。
来源:头条新报业传媒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信阳网 ( 豫ICP备11020369号-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159002000073号

GMT+8, 2025-7-30 05:29 , Processed in 1.20561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xywcms! X3.4

© 2001-2013 信阳中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