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尾吴头,一片青山入座; 淮南江北,半潭秋水烹茶。 霜降后,再上山,山上已经有了新变化,在此之前的山上还是绿意盎然的,从远到近,由深至浅,层层尽是不同程度的绿。眼下情况已变,山上草木已然枯黄,一阵秋风萧瑟过,叶片零落,满目黄叶,颇有种荒野地的感觉,此情此景让我想起胡冬林在《荒野地》的一句话:“旷野有眼,森林有耳。我将保持缄默,只看,只听。” 
荒野地之景最突出的特点在于一个“野”字,自然天成、天生野韵,不事雕琢的模样才是荒野最美的样子,粗狂而又大气。在信阳本地有一款白茶也可被称为“野韵天成”,其居于高山,不甚打理,在茶树上时,它极其不出彩,像是野树叶片,但入水后,便如鱼得水,尽显茶味。 
在山为野,如水为茶,深山野韵,白茶冬片。这便是“荒野冬片”,采于初冬,长于荒野。它飘荡过料峭春风的寒春,走过浓荫蔽日的酷暑,历经西风瑟瑟的凉秋,兜兜转转的来到深冬,带着粗枝大叶的外表与四季积累的丰厚内质。 
荒野冬片顾名思义属于冬茶系列,冬茶在别的茶类里还有个名称叫做雪片,是一个极美的名字,不过这个名字在一般只有在单枞茶里听到。信阳荒野冬片名字带有“冬”字,这是因为它是于深冬时节采摘制作的,荒野冬片的采摘与制作时间一般是冬至之后,也就是深冬时节,而荒野冬片分为台地茶与高山茶,高山茶海拔高,气温较平地低,所以采摘制作时间会更早些。 来源:云赏信阳毛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