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春节的记忆,避不开的,一定是鞭炮的硫磺味道、家人团聚的欢笑及传统美食带来的齿颊留香。 独特而厚重的味道和声音,成就了生命中珍贵的独家记忆。腊肉,对于很多地方来说,是年夜饭中不可或缺的一道菜。 
过年吃腊肉来源于历史悠久的民间传统祭祀文化-腊祭。腊祭是一年岁终的隆重祭祀活动,古人逢腊月就要进行围猎,用捕获的野味和收获的果实来祭祀先祖,祈祷来年丰收。 如今,虽然已经没了狩猎仪式,人们还是习惯于在腊月宰杀“年猪”及牛羊肉进行腌制,这就是“腊肉”的由来。 
在一年岁尾,没有什么比回家更重要,没有什么味道比家乡美食更能唤起对“年”的回忆。腌制腊味的初衷,本是为了更好地储存易腐败变质的新鲜肉类,却意外地让我们收获了与鲜食截然不同的风味。对远方游子来说,浓厚的腊味,更是一种心灵的慰藉。 信阳独爱腊肉,临近春节,大街小巷都能看到腌制腊肉的场景。老信阳人也会提前准备好足够的腊肉,招待远道而来的客人。 
信阳素有北国江南之称,和湖北安徽交界。在行政区域上划分属于河南省,却是河南省内唯一种植水稻的地级市。在饮食上,信阳兼顾了南北方的饮食口味,成就了独有的信阳菜。 信阳菜以咸、香、醇厚、微辣为主味,融合南北特色形成独特风味。与川菜相比,微辣而不麻。与湘菜相比,则更加咸香。 
有山有水,人杰地灵,独特的饮食文化让信阳多道名菜在全国流传:南湾鱼头汤、鳝鱼焖腊肉、老鸭汤,都是信阳人春节不可错过的经典味道。以米饭为主的饮食习惯,和腊味更是绝配。将腊肉切成块,即使是和简单的米饭一起蒸煮,也能让人口舌生津,一碗色、香、味俱全的腊肉炒饭,胜过山珍海味。 
谈到信阳菜,鱼是绕不过的关键词。信阳人不仅爱吃,而且会吃。在信阳,鱼的做法非常多样,不仅是信阳菜的典型代表清炖南湾鱼头,炝锅鱼、酸菜鱼、鳝鱼焖腊肉等好菜都会在春节摆上餐桌。 将鱼洗净切段,腊肉切片。先放入腊肉煸炒,待油脂和香气溢出的时候加入鱼肉。出锅的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还带有腊肉的醇香,腊肉的醇香和水产的鲜香产生的激烈碰撞,让人难以抗拒,欲罢不能。 
无论是搭配米饭还是水产,腊肉都是一味绝美的搭配。也难怪处于南北交界、有着“北国江南、江南北国”之称的信阳会独爱腊肉了。 晒腊肉,不仅是时间的艺术。要挑选上好的食材,将其搬回家晾晒的过程更是一项体力活,晒腊肉的时候,还要记得在地面上铺上一层层的纸板,以免油渍滴到地面上 待时间成熟,腊肉便飘出浓郁香气。带有乡愁的风味,吸引着归乡的游子。乡愁,可以是辣椒炒肉,也可以是一碟简单的小炒腊肉。无论是配蒜苗还是配笋,都能衬托出其独有的浓厚醇香。 
做好了腊肉,一定要趁热吃。脂肪白若凝脂,晶莹剔透,肥瘦相间,吃后唇齿留香,让人回味。、 来源:头条@Hello河南原创作品作者:英易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