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859|回复: 0

期待房价大跌就是笑话?别着急表态,先看一二手房联动后的效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8-9 09:47: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南
  随着楼市发展方向的日渐清晰,随着商品住房和租赁住房的齐头并进,从各种楼市长效机制中,作为普通的买房人也渐渐明白了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楼市。但是,对于房价会如何,在买房人中间却有着两个截然不同的观点。今天,我们把它列出来,和大家进行一些浅显的讨论。
  一、期待房价大跌就是笑话?
  有网友发了一个微头条,他说,
  "谁想看房地产笑话?是那些买不起房的老百姓。他们期待房地产大跌,把那些炒房客套牢,让那些中介从业人员失业,让房地产商卖不出房子。然后呢?他们像买白菜一样买了房,买得起房。这种心态,本身就是一种笑话,就是极度的扭曲与目光短浅"。
  这个观点发布后,迅速引起了网友的大讨论,短短的一天时间内就有超过1100条评论,在评论区同样争议激烈。
  这个观点对与错,不能一概而论,在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区域、不同的时间范围内是不一样的。这个观点放在很多一二线城市以及过去二十年的房价情况来看,没有错。因为。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在户均住房拥有率提升的过程中,很多城市的新房供应不能及时满足需求,在土地、金融等相关因素的影响下,房价持续上涨。过去二十年,想看房价大跌的确是笑话。但是,未来如何,谁也不能保证。市场经济,没有永远的上涨,树也不会涨到天上去。
  如果把这一观点放在黑龙江的鹤岗、甘肃的玉门,河北的燕郊等城市,房价上涨的确也是笑话。
  二、房地产已经严重透支了未来?
  每当经济出现波动,总有一部分建议加房地产发展。他们总会鼓噪房地产上涨。同样,也会有一些不同的的声音。他们认为,房地产如果再次成为经济发展的重点,如果房价还出现大涨,就会严重透支经济,透支居民的消费力。所以,这是误国害民之词。看来炒惯了房子,赚惯了快钱,惯性思维想扭转真不是一件易事。
  在很多人的眼中,中国房地产早就供大于求,怎么涨?如果增加土地供应,或者大幅降低土地出让价格,结果会怎样?
  其实,健康的房地产经济对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但是,房地产占比过高,会损害实体经济的发展,挤占了其它行业的资金,挤占了居民消费空间。还会加剧收入分配不公,造成真正有住房需求的个人为住房投机者,银行和房地产商打工的现象。
  但是,也不能让房价出现大跌,因为,居民家庭财富中70%以上在房地产,同时银行贷款中,与房地产相关的贷款占比也在70%左右。如果房地产真的出现大幅度下滑,其相关产业及依据于产业上的就业,最终还得普通买房人来买单。
  不过,从中泰公布的数据来看,我国住房总市值400万亿元人民币,超过美国、日本和英国的住房总市值之和。再结合咱们的房价和地价,相信有多套房的人也会承认确实有点高。
  从这个数据对比来看,房地产有没有透支未来,相信站在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答案。
  三、楼市调控,一二手房开始联动。
  不靠房地产刺激经济,促进楼市健康发展这是当前房地产的基本原则。今年以来,超过330次的楼市调控就是如此。从新房的角度,实行了差别化的房贷利率、实行了土地两集中、实行了地价与房价联动,同时还对房地产公司及银行涉及房地产的贷款划定上限进行了量化管控。从央行公布的数据来看,效果明显,贷款集中度及房贷增速均有所放缓。
  在对新房市场进行调控的同时,今年以来明显加大了对二手房的调控力度。一方面是房贷,另一方面是直接制定参考价。从房贷的角度,目前很多城市的二手房房贷办理时间长,个别城市出现了停贷的现象,且利率进行了多次上调。从二手房价管理来看,今年以来已经有深圳、成都、无锡、东莞、金华、西安、上海、宁波、绍兴等城市均出台了二手房指导价调控政策。目前各城市公布的二手房成交参考价基本都低于实际成交价,二手房指导价仅相当于市场成交价的七成或八成左右,挤出了房价虚高的水分。
  二手房的调控越来越有可能成为今年下半年楼市调控的主战场。
  房地产调控的“补丁”正在一层层打上去,这正说明国家对楼市强监管的决心。咱们一定要顺势而为,不能与“房住不炒”原则背道而驰。
  (来源:今日头条 房价大数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信阳网 ( 豫ICP备11020369号-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159002000073号

GMT+8, 2025-8-16 18:36 , Processed in 1.70231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xywcms! X3.4

© 2001-2013 信阳中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