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年猪,做米酒,打糍粑,腌腊肉!” 打糍粑是我们信阳工区流行的一种年俗。对于我们信阳人来说,打糍粑象征的意义远远大于物质上的意义。打糍粑往往跟杀年猪同时进行。锅里炖着新鲜的猪肉,吃着刚打好的糍粑,一年的辛苦和劳累也顿时烟消云外了。现在这样的风俗,也慢慢的淡化了,腊月只见猪肉,不见了打糍粑的一暮暮。 它是幸福,它是丰收的喜悦,它是童年时的回忆! 打糍粑承载着童年时的满满记忆,母亲总是前一天晚上就开始泡糯米,糍粑要用刚打回来的新糯米来做,黏性才更好。 一盆糯米,冒着炊烟的灶房,煮着泡好的糯米。一口石对子(注:用来盛煮好的糯米饭),几根粗而结实的棒子,几个中年壮汉。这就开始了打糍粑。 信阳 糍粑的小故事: 每年即将过年时,外出的游子,也陆陆续续都回来了,这时候小镇上的集市总是最热闹的时候。随处一个小角落你都能发现,一些穿着很朴实的老人家,在角落卖自已家种的,打的,养的,腌制的地道农家味的东西。 每每最吸引小呱的还是:一对老年夫妻,风吹雨打,几十载过去了,他们依然每年的腊月,总会在小镇的小角落看到他们的小摊,专门卖自已打好的糍粑和腌制的菜。 小呱注意他们已经有五年多了吧,小呱也是一个比较怀旧的姑娘,每年回到家乡,最想吃的还是那一口暖暖的糍粑。家里有时候会打糍粑,有时候不打糍粑。记得第一次来他们小摊前购买,那是五年前吧,这对老年夫妻,很热情的给挑了几块不错的糍粑,当时跟他们说要送人。还很热情的讲了一下怎样保存糍粑更久的方法。(干糍粑买回去,先不要着急用水泡起来,放在冰箱的保鲜里面放一周) 老俩口每次总会多给一点,从来不会缺斤少两。糍粑做的非常好。一直小呱年年都要来她们小摊购买。小呱当时问他们卖糍粑多久了,说已经快10年了,一直卖到他们老俩口都动不了为止。小呱是一个心比较软的孩子,差点没泪奔。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们老俩口依然在坚持着,每年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问过他们为何要年年腊月来卖糍粑,说是让更多在外回来的人,都能吃到正宗的家乡味,走时也能带上家乡味,想家时,就吃一点。这是深深的乡愁呀。 信阳糍粑的做法 1先将糯米洗好,浸泡24小时。2.然后将泡好的糯米蒸熟,3.将蒸熟的糯米倒入打糍粑专用的石对里面开始打糍粑。4.用木棒将糯米趁热碾散,这是一个力气活,需要几个中年男人一起来搅拌石对里面的糯米。一直要用木棒把里面煮好的糯米打成融入到一起,跟面团一样才行。 信阳 糍粑怎么做好吃: 煎糍粑是一道美味可口的汉族小吃。外焦里嫩,甜香滑糯。将平锅架火上,放油(不可多)烧热,均匀撒入红糖25克,随即将糍粑团下锅,用锅铲把糍粑团按成扁圆形,见底面煎黄即翻身,共翻两次;再下红糖50克,继续煎几分钟,即可出锅,在每个糍粑上均匀地撒少许糖。 还可以煮着吃,水烧开,把糍粑切成小块。放到开水锅里面煮。漂起来就是熟了,也可以放点米酒一起煮,再加两个荷包蛋,喝着米酒糍粑汤,吃着荷包蛋,回味着儿时的种种,这更是一种家的味道,小时候母亲常常这样做给我们吃。用来招待客人也是不错的。以前家里打糍粑,每年都要送给亲戚们一些,现在打糍粑也少了,想吃乡村镇上,还是能买到不少善良淳朴的老年人做的糍粑。 小小的糍粑,你承载儿时太多的美好 小小的糍粑, 你承载着游子们对家的思念 小小的糍粑,你承载着幸福和祝福 小小的糍粑,你包裹着暖暖的爱 本文为原创。作者为淘呱呱签约作者:马雪。来源:淘呱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