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418|回复: 0

人民网证实住房供大于求,房价还不下跌?曹德旺、任正非观点一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7-20 16:51: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南
  对于房价,人们始终都有聊不完的话题。很多人对于房价的走势,还是一直处于乐观心态,认为现在房价还会上涨,原因是住房数量供大于求。很多人也不相信现在房子数量已经足够多了,还要继续利用贷款杠杆套现买房。如今买房的确是一件特别难的事情,很多人买房都要花上一生的积蓄甚至三代人供一套房。现在想要买一套房实在太难了。
  人民网证实住房供大于求
  很多人不相信住房数量已经大于人们需求量的原因是因为一直没有官方的数据来说明。但是现在官方的实锤已经到了,前段时间官方媒体人民网发表了一篇报道,证实了住房过剩的这个事实,文中也明确表明了2020年全国商品住房住宅数量将供大于求。
  官方这次证实住房供大于求,不是住房数量刚好多于人口居住所需供应量,而是远远大于这个数,为什么呢?按照国际通行惯例,商品房空置率在5%~10%之间为合理区,商品房供求平衡,空置率在10%~20%之间为空置危险区,说明空置率起码是高于20%的。并且这个数值还在不断上升。原因就是每年拿地以及建房数量都在增加,但是人口出生率却处于下降趋势。
  城镇住房已经过剩、空置率高
  事实上,很早就有一些团队计算过中国房子的空置率。比如早在2017年,西南财经大学就发布过《2017年中国城镇住房分析》。结果显示,当时整体的空置房源已经超过了五千万套,整体的空置率超过了危险值20%,只有一线城市在20%以下,二线城市、三四线城市都已经超过了这个值。为什么这个调查报告没有引起反应呢?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当时房价还处于直线上涨趋势,很多人不愿意去相信。第二,学校的研究报告并不是新闻媒体发出来的,传播性不强。试想一下,如果在3年之前的空置率就超过这个数值的话,那么现在有多少?
  很多人对此可能很疑惑,既然住房供大于求了,按照市场规律来说,房价应该下跌才对,为什么还能够继续上涨呢?其实原因很简单,相对于其他物品而言,我们可以选择“买”或者是“不买”,但是房子是刚需,我们不能不买。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炒房客了,很多炒房客手里都握着大量房源。并且还有一个最大的“炒房团”——上市公司。据官方数据统计,截至到2019年三季度末,A股3743家上市公司中,有1826家上市公司持有投资性房地产,占比超过48%,合计持有市值达13340亿元!如果按照一套100万计算的话,那么就是133万套房产了。大量的房源都被掌握在手中,所以市场才会出现“供不应求”的假象。
  不得不说,空置率高、房价飙升都和炒房客脱不了干系,房价是炒起来了,也是为什么国家一直坚持贯彻落实“房住不炒”的理念的原因。
  曹德旺、任正非观点一致
  对于现在的楼市现象“玻璃大王”曹德旺直言不讳地发表了自己的观点:“现在房价这么高,市场的钱都流到房地产里面去了,哪里还有钱发展实体经济和高新产业,中国现在未来的发展是靠实体经济和高新科技决定的。”曹德旺认为,现在房价这么高,老百姓根本买不起房子,房子已经变成有钱人之间的游戏。可以说,曹德旺对于楼市的判断是一针见血的,想想现在很多实体经济已经被边缘化了,高新科技也缺少投资基金。比如以前的中兴,比如现在的华为,到处受打压。未来比拼的一定是最新的技术,而不是盖房子的本事。也只有实体经济和高新技术才能让中国变得更强大。
  2018年7月2日,华为出动40辆车,共60车次,将深圳总部研发部门搬迁至东莞松山湖总部基地。原因就是当时深圳的房价过高,与之相应的租金也高,华为为了节约成本,不得已将研发部门搬到了东莞。高房价逼走了华为。对此,华为创始人任正非评价道:“大公司的发展,每一个公司都需要自己的发展空间。但是现在土地越来越少,越来越贵,产业成长的可能空间也被进一步被缩小了”。当时华为的年收益已经超过了6000亿,连这样的大企业都迫不得已搬家了,其他中小企业可见有多难承受。
  高房价对应着高房租,房租越高,企业所需的发展成本也就越高,就不得不拿出更多的钱支付租金以及给员工发薪水。那么自己相对地就少了钱去投入生产建设,以后企业相对于国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不足,市场上一下就陷入了劣势之中。
  除了曹德旺和任正非,还有许多公众人物都“炮轰”过房地产,比如董明珠、北大教授陈平。高房价一方面造成百姓购房的难题,另一方面也给企业的生存带来了极大的难题。不过好消息是现在的房价不像过去飙升,已经处于“稳定期”了,未来楼市也会进一步收紧,“房住不炒”的理念正在渗透到楼市每一个角落!(来源:今日头条 阿宇谈楼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信阳网 ( 豫ICP备11020369号-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159002000073号

GMT+8, 2025-8-6 06:06 , Processed in 1.84613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xywcms! X3.4

© 2001-2013 信阳中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