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620|回复: 0

世界是灰色的——答潢川在线网友朋友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19 20: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南
这段时间,因为我和彩虹勇士你来我往的几篇辩论文字,搅得潢川在线颇为喧嚣。还有几位网友专门发帖,试图调和抑或继续辩论,有些帖子已经有了一些火药味,有些帖子建议非常中肯,有些帖子质疑的有理有据。我本来不打算再参与这事,可为大家的热情所感动,忍不住还是要谈谈我对网友们帖子的看法。

    有网友力挺我或质疑我,叶榄在此一一谢过了。想想看,你叶榄何德何能让大家在这么大热的天,趴在电脑上为你敲打声援或质疑的文字,并且一写还是洋洋洒洒一大篇,这要消耗多少脑细胞啊!这种恩德,我是无论如何要深深铭记的!

    关于彩虹勇士,我是从心底佩服的,虽然他有时给人以上纲上线之嫌,但其发心是好的。他的一些帖子写得很好,很犀利,且有战斗性,这可能和他喜欢毛老人家的思想有关,这可以从他言必“伟大领袖”看出来。这是个人的喜好,如我推崇圣雄甘地和特雷莎修女一样,大家的政治观点不同,如果要分出个谁好谁差来,可能永远没有答案。彩虹勇士这个名字的出处,如果我没有说错的话,可能和国际绿色和平组织拦截核废料或者阻止捕鲸的志愿者“彩虹勇士”有关。虽然我现在因为发起“墨子绿色与和平奖”一事,和国际绿色和平组织闹了一些不愉快,但我从内心还是很认可国际绿色和平组织的所作所为的,他们的担当精神是我等环保志愿者们学习的榜样。潢川在线网友彩虹勇士是不是也怀抱有绿色和平组织“彩虹勇士”一样的使命和责任呢,这个只有他自己最清楚。但看看潢川在线自从彩虹勇士横空出世后,的确风生水起,话题不断。他白天黑夜跟帖顶帖发帖,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抨击时弊,解析问题,颇有斗士、学者兼辩论家风范。我有时想,在现实社会里的彩虹勇士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他思想偏左,关注民生和社会底层;但是他又是一个有钱有闲的人,按现在说法是既得利益集团或精英人士。这可能也会让他产生一些无所适从的感觉,自己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我就有这种矛盾,一方面我希望政府多关心弱势群体,建立一个福利型社会,另一方面又希望政府多一些民主与自由,政治体制改革力度更大。但我知道这是一个矛盾,左和右的矛盾。建立福利性社会,钱从哪里来,一定是劫富济贫,但这样一来又有违自由。有网友希望我左就左的有锋芒,可是我自己都搞不清我的思想和行为到底是左的、右的或是中间派。

    有朋友致电我,要通过网络人肉彩虹勇士,我告诉他大可不必。还有网友建议大家向肖乃宝先生和我学习,网络实名注册,这个要求又有些过了。网络就是一个舞台,一个虚拟空间,大家可以带着面具,也可以素面朝天,这要看个人喜好。现实社会,人与人关系错综复杂,三教九流,物类纷繁,里面难免有一些睚眦必报的人。如果都实名注册,请问还有几个敢冒着得罪人被报复的风险,发帖直陈问题、反映民生或是抨击弊端。还是虚拟的好,大家戴个假面,夸就夸个肉麻,骂就骂个痛快,真性情流露,不会妨碍着谁。不过如果有人想利用网络的隐蔽性,造谣污蔑的话,也要小心啊,毕竟中国的若干万网警也不是吃素的。我既敢实名发帖,也是冒着一定风险的,所以在很多时候,要斟酌一下句子,这样难免会有人认为我缺乏战斗性,但在我们这个复杂的社会,讲究一些策略,我以为这是必须的。我佩服那些敢于和一些地方政府对着干的人,并视其为真勇士。因为祸莫大于无敌,他们放弃安全、放弃很多东西,自觉地充当敌人,和一些地方政府中的邪恶势力腐朽势力对着干,让这些恶的东西有所收敛,这是一种对地方政府多么大的帮助和保护啊,可一些地方政府还将这些人罗织罪名入狱,真是不分敌友。从另一个角度看,敌人既是朋友,因为反对者者的存在,让放肆的公权力有所忌惮,不敢再为所欲为,反而使公权力本身的拥有者们得到保全。我佩服那些和政府合作的人,也视其为真勇士,比如晏阳初、梁漱溟等,他们怀着改良主义的思想,影响政府决策,力求向更科学、更人文、更公平正义的方向发展,没有个人英雄主义的舍弃,没有你死我活的争斗,却有着润物细无声的功效。无论是反对者或者是改良主义者,都是一个良协的社会不可或缺的力量,而我愿做后者——改良社会,反对暴力!

    其实我是很佩服在线网友们,特别是彩虹勇士的质疑精神的。我以为质疑是作为生命个体表达独立人格的一种方式,我为什么要附和众人,我为什么不能有自己的想法,我为什么要人云亦云,我为什么要匍匐在权威脚下......质疑是一种审视,是心灵之眼对外在事物的分析和判断。我的朋友人与就办了一份民间诗刊《审视》,里面有很多诗歌和文章正是剖析这个病态社会的。其实我本人有时也是用质疑和审视的眼光观察这个世界,我得出的结论是:世界是灰色的。在我们中国的传统语境中,世界是非黑即白的,就像以前反应国共内战时的战争片一样,凡说到白狗子都是坏到极处,吃喝嫖赌抽,无恶不作;凡说到我方人员,都是高大全,没有一丝瑕疵,都是完美的道德主义者。其实这是一种宣传的误导,是对人性社会性简单而粗暴的分类。好在现在这种局面已经改观,我们在荧幕上看见的符号化的人越来越少,真人们越来越多。曾经有人把一个人的成长用“正、反、和”来概括,即是说一个人童年少年时期看一切事物都是正面的、光明的、美好的;到了青年叛逆期,看一切事物都是反面的、黑暗的、丑恶的;等到了中老年,再看同一事物,则是既非正面也非反面,既非光明也非黑暗的“和”的状态。我总结这是一种灰色的状态,这是生命经过了少年青年后的淡定和豁然,这是光明和黑暗交融之后的一种灰色色调。从个人来说是这样,从政党、社会和国家来说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就人性来说,一直是在进行着黑暗和光明的搏斗,抑制和放纵的搏斗,美好和邪恶的搏斗,这种搏斗也是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但黑暗和光明不可能从人性中消失,除非这个人修炼到圣贤的境界,但是这个世界圣贤才几个呢,更多的是心灵在不停进行着善和恶博弈的芸芸众生。所以,我从来不太相信人性,因为只要是人都有可能被诱惑,堕落。这个在我的行程中也有体验:2000年我在海南,见到团省委书记谢某某,他平易近人,非常热情,临行前还送我苦丁茶等物,反复嘱咐我路上注意安全,海南团省委的同志们也都说书记不错。前几年我忽然看到一则关于谢某某的新闻,说他转岗到文昌当市委书记后大搞权钱和权色交易,受贿2000万元,和数名女干部有染,被判了无期。同样是一个人,为何在不同的岗位变化那么大呢?是因为灰色的人性所致,也是制度的漏洞所致。好的制度能让坏人变成好人,不好的制度能让好人变成坏人。其实坏人和好人这种分法还是有些武断,我在此想把这个论述改一下:好的制度能让黑人变成灰人,不好的制度能让灰人变成黑人。在佛教中也有“依法不依人”之说,法是什么?是制度,是戒律,是规范,是道;而人是灰色的,是容易被诱惑的,容易堕落的。如果有一天,您遇到一个人,他说自己是佛菩萨转世,那这个人,你可千万要注意了,防止上当受骗。政党、社会和国家是由一个一个的人组成的,反应在个人身上的灰色性也会在政党、社会和国家身上显现。因此我以为从本质上来说,世界是灰色的,我是灰色的,彩虹勇士也是灰色的,我们大家都是灰色的。我们知道了世界和自己是灰色的,那么也就在冥冥之中注定了我们的使命,我们要改变自己和世界的灰色性,力争让二者白一些,光亮一些,这就是我、彩虹勇士和广大网友们在这里发帖的原因,我们不是无所作为,我们关注就是一种姿态,我们发帖更是一种姿态,都是改良灰色我们和灰色世界的一种姿态!

    再说一下我发起的“绿色餐桌”活动,前一段在潢川在线上发帖搞有奖征集绿色餐桌的照片和文字,可惜应者寥寥。可能有些朋友又要说我作秀抑或是评奖评上了瘾。其实我希望通过这个活动来切实为保护小潢河做些事。可能又有朋友说了,你叶榄别忽悠我们了,餐桌怎么会和保护小潢河扯在一起呢。在这里我要告诉大家,二者不光有关系,而且关系还很大。我们潢川城区,有说二十多万人,有说三十万人,我不知道具体数据。就以三十万人来说吧,按一家三口人计算,当有十万个家庭,每一个家庭每天都要一日三餐,每天多排一斤泔水,就是十万斤泔水,这个数量对目前富营养化严重的小潢河来说,应该不是一个小数字吧,这其中还不包括几百个大大小小的餐馆排放的餐饮废水。反之,如果我们实行绿色餐桌,适度点菜,多素少荤,吃干喝尽,就可以有效减少泔水量,厨余垃圾会减少,进入下水道的厨余废水也会减少,最终会保护我们的生命之源——小潢河。这个帐希望广大网友们好好算算,在此也希望广大网友积极参与绿色餐桌活动。我们小潢河污染既和养殖污染关系密切,也和我们一日三餐关系密切,更和我们好吃、铺张浪费的社会风气关系密切。环保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公众和各个行业部门的参与,少了那个环节都做不好。有网友发帖说“环保就是演戏”,其实何止环保是演戏呢,什么不是演戏呢?世界是个大舞台,我们每个人都是其中的演员,有些人本色出演,有些人戴假面出演,有些人演得精彩,赢得大家掌声不断;有些人演杂了,搞得大家向他吐口水。在环保这个舞台上,我们也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有的是污染制造者,有的是污染治理者,有的既是制造者又是治理者。但我特别要提醒大家,不论是这者那者,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那就是——污染受害者!

    世界是灰色的,我们要力争让它白一些,光亮一些。

    环保就是演戏,我们千万不要演杂了,都当了污染受害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信阳网 ( 豫ICP备11020369号-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159002000073号

GMT+8, 2025-7-25 23:42 , Processed in 1.28194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xywcms! X3.4

© 2001-2013 信阳中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