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753|回复: 0

“绿色餐桌”之《为不吃鱼翅叫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19 19:37: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南
今天一则新闻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正式发函答复全国人大代表丁立国,明确说明将发文规定以后公务接待不允许点鱼翅了!这则新闻让我不禁想起了去年的泰国和马来西亚之行。
        在泰国曼谷的中国城,满大街的鱼翅和燕窝的招牌,无声地诉说着我们华人的好吃。来中国城旅游的中国人无疑在这里也没少过嘴瘾,否则其餐厅的密度也不会如此之高。我在当地报纸上看到一个关于鱼翅的调查,数字触目惊心。据权威调查报告显示,全世界每年捕杀7000万鲨鱼,其中超过90%为中国、香港、泰国、马来西亚、印尼等国家和地区的华人所消费。看看,华人的好吃,已经到了何种程度,严重危及了海洋的生态平衡不说,还影响了华人群体的形象。在西方人的印象中,华人是没有什么生态伦理观念的,主要就是因为华人餐桌浪费惊人,还喜欢吃野生动物和狗肉。就这一点,作为华人,我们的确要反思!
        去年6月6日,在马来西亚的吉隆坡,我拜访了马来西亚三大执政党之一的马来西亚华人公会(马华)。“马华”在全国有100多万党员,其中万余人在各级政府中任职,中央政府中部长4名,副部长8名,可见“马华”在马来西亚政治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之重要。在马华公会,“马华”行政主任林清海先生(相当于中国的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会见了我,他主动和我谈起关于鱼翅的话题,他说“马华”积极参与环保,很多年前宴请宾客,已经不点“鱼翅”了。而你们中国公务宴请还有鱼翅,不环保。他还告诉我,为了节约资源,党总部办公打印纸全部是双面用。在和林主任的交流中,我表明对该党环保举动的认可,同时希望该党能多多地推动马来西亚的环保事业,保护好马来西亚的热带雨林,减少碳排放,做一个充满生态意识的绿色政党。我欣慰地想,若干年后,年轻有为的林先生可能会成为该党党首,如果那时他还能够持续关注环保的话,将是马来西亚生态之福!
         不吃鱼翅好,一可以减少社会弱势群体对公务接待奢靡浪费的反感,促进社会和谐度;二可以节约纳税人的钱,用之投入社会福利,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三可以保护环境,维护海洋生态平衡。
         为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的举措叫好,为公务接待不吃鱼翅叫好。希望有那么一天,鱼翅在中国菜谱中成为历史!
        中国的饕餮者们,管住你们那张臭嘴,不仅不要吃鱼翅,也不要再吃野生动物!
                                                                     2012年 7月2日

附录

公开接待清单,谁还敢吃鱼翅

2012年07月04日08:08新京报[微博社论我要评论(13)

字号:T|T

社论

7月2日,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政策法规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多位人大代表提出的《要求制定禁止公务和官方宴请消费鱼翅规定的建议》,有望在三年内发文规定公务接待不得食用鱼翅。

禁止鱼翅贸易、抵制鱼翅消费,动物保护主义者呼吁多年。“没有买卖,就没有杀戮”,这是姚明在一则抵制鱼翅消费公益广告中的口号,相信很多人印象深刻。公务接待自当离这种残忍而不道德的消费远一些。这次国管局表明公务接待禁食鱼翅的立场并将出台相关规定,值得期待。

其实,公务接待禁食鱼翅,不只是为了保护动物,而是本来就不该用纳税人的钱去消费鱼翅这种昂贵的菜品。要知道,一道做工精良的鱼翅动辄数百元以上,公务接待上鱼翅,是在浪费纳税人的钱财。

鱼翅堂而皇之地上了公务接待的餐桌,固然与公务接待制度规定不够细化有关,也和公务接待经费公开不够透明、缺乏有效监督分不开。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当然也不能只是着眼于鱼翅本身,否则正如有网友所说,禁了鱼翅,又会上了鲍鱼。

近年,从中央部门到一些地方均开始定期向社会公开“三公”经费。可是,目前公开的“三公”往往是总额,而没有细化到每一笔支出。所以,就算一个行政部门公开了一年的公务接待支出,民众却看不出,他们到底花了什么,做了什么。就算吃了鱼翅,喝了茅台,某一次公务招待严重超了标,民众也不知道。

“三公”公开不够细化,不够彻底,就可能让一些公款奢侈浪费玩“潜伏”。倘若,公务接待经费公开详单,让公众能够看到,每一次都吃了啥、喝了啥,那谁还敢再吃鱼翅?

7月3日《潇湘晨报》报道,湖南嘉禾县试点公开部分“三公”消费详细清单。记者看到该县审计局贴在公告栏里的2011年度公款招待费详单,18笔费用,共计88808元。每一笔费用都有据可查——这些消费清单备注了附件数。其中一笔5890元的消费,附有59个附件。

从媒体和当地政府网站中未能查到这些附件的具体内容,如果这些附件细化到用餐的菜名,那这次嘉禾才算是把“三公”经费公开到家了。据报道,公开的效果还是非常明显,当地很多公务接待开始自带酒水,还有公职人员称一般就不敢喝五粮液了。

禁止公务接待吃鱼翅等奢侈浪费行为,关键还是在于能不能管住那些乱花纳税人钱财的手,在于各级财政收支有没有受到严格的监督。因而,要禁止公务接待食用鱼翅,其实不必等到有关规定出台,也不必再等三年,地方上就有能力这么做,而且也可以马上就做。

徐贲:奥巴马和鱼翅汤

2012年02月20日08:50南方网徐贲我要评论(75) 字号:T|T



徐贲 知名学者

奥巴马日前在旧金山将参加3场筹款会,他在旧金山唐人街的一家中餐馆买了一些饮茶的小点心。总统光顾中餐馆,这引起了在场食客的轰动,也引起不少华裔民众的兴趣。奥巴马这么做,本来也许是有心讨好美国的华裔选民,但却不意惹出了麻烦。

奥巴马去的那家叫“迎宾阁”(Great Eastern restaurant)的餐馆的菜单上有三种不同的鱼翅汤,价格分别是28、38和48美元。奥巴马在旧金山可以光顾的中餐馆很多,却偏偏挑中迎宾阁,这引起了动物保护和环保人士的猛烈批评。对此,白宫发言人卡尼上周五(2月17日)回应说,奥巴马的幕僚团队是在得知媒体报道后才注意到这件事的。卡尼在美国总统专机“空军一号”上明确告诉记者说,奥巴马造访唐人街,买了点心,但没有购买鱼翅汤。

卡尼的解释显然并没有能平息媒体对这件事的评论,2月18日,有记者甚至用《奥巴马掉进了鱼翅热汤》(O bam a inhot w ater oversharkfin soup)这样的题目来描绘奥巴马因此事件而陷入的窘迫处境。在英语中“in hot w ater”的意思是身处痛苦的境遇,甚至是“水深火热”,这个说法有意让人产生与滚烫的热汤有关的联想,是一个夸张的批评。

出售鱼翅汤在美国是一个有高度公共争议的问题,也涉及华人文化在美国的形象问题。据环境组织估计,全世界每年大约有7300万只鲨鱼被捕杀,导致有些品种的鲨鱼数量下降了90%。而近年来,随着中国的富有,中国消费者对鱼翅的需要越来越高。鲨鱼保护团体皮尤环境组织的负责人说,加利福尼亚市场的鱼翅卖到360美元一公斤,美国是鲨鱼的主要出口国,而中国则是主要进口国。

去年4月,当时正在竞选旧金山市长的加州华裔参议员余胤良表示不赞成禁止鱼翅销售,这使得当地的动物保护主义者非常愤怒。他们首先责怪的也是中国,他们认为,为了满足食用鱼翅的需要,每年有几千万条鲨鱼被猎杀,而大部分鱼翅都是销往中国的。许多美国人都认为,只要中国人不吃鱼翅,便可以成功地保护野生鲨鱼。

所以有人就诘问余胤良:“你吃鱼翅吗?”这个问题背后隐藏着一个种族偏见的推论:中国人都爱吃鱼翅,你这个华裔一定不例外,所以你才反对用法律禁止出售鱼翅。这个诘问者问的不是“为什么不应该由政府出面禁止”,而是“你吃不吃鱼翅”,在种族成见的作用下,“为什么”反而变成了一个次要的问题。

8月底,加州的鱼翅禁售风波再起,由州华裔众议员方文忠与一位白人众议员一起提出的禁鱼翅议案(AB-376),日前在州参议会拨款委员会以5票对2票获得通过。两位不同族裔的议员在鱼翅禁售上联手,使得议案更有说服力,当时有报道说,这件事“令许多湾区华裔人士惊讶,认为此举是对中华传统饮食文化的挑战和颠覆”。这个议案后来在州参议院顺利过关,并经州长签署正式成为法案。依据这项法案规定,从2013年1月1日起,全加州将告别鱼翅,无论是商店还是餐馆,民众将再也见不到鱼翅的踪影。

在这项法律生效之前,餐馆出售鱼翅汤并不违法,但是,不违法的事情并不等于都合乎公众的道德共识。在动物保护意识很强的美国人眼里,既然有了即将生效的新法律,那么,即使法律现在还允许餐馆出售鱼翅汤,餐馆出售鱼翅汤也已经成为一种有公共道德瑕疵的行为。

奥巴马造访有公共道德瑕疵行为的迎宾阁餐馆,也许确实是一个由于幕僚们不当心才发生的错误选择,但由于他的总统身份,他在公共场合的一举一动都难以避免地会具有某种象征意义。奥巴马造访迎宾阁餐馆这件事在美国受到媒体的关注,与动物保护组织人士的借题发挥固然有关,但确实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批评奥巴马的人士指出,奥巴马自己在去年1月份时签署了“鲨鱼保护法”,规定禁止将切割的鱼翅进口美国,现在奥巴马造访的那家中餐馆却偏偏是出售鱼翅汤的。反对他的人士当然会将此视为一个讽刺,就连支持他的人士,也都不能不觉得是一件令人难堪的事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信阳网 ( 豫ICP备11020369号-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159002000073号

GMT+8, 2025-7-24 14:21 , Processed in 1.232641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xywcms! X3.4

© 2001-2013 信阳中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