愉快而短暂的寒假 依依不舍与我们挥手告别, 全新而未知的新学期向我们飞奔而来。 
不知道本真娃们面对新学期, 内心会有怎样的感受和想法?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们经历较长假期或休闲时光后,一旦马上进入工作、学习状态会在心理和行为层面,会出现一时难以适应的情况,需要调整过渡,才能找到学习和工作的节奏,这是正常的适应性过程。因此,为了让孩子们能顺利地,从“寒假模式”转换到“开学模式”,从容而自信地迎接新学期,剩下的时间里,要慢慢开始收心,为新学期做准备啦! 


第一站 
学生篇~
1.做情绪魔法师 假期里,同学们刚刚从轻松、欢乐的新年假期状态转换到紧张有序的学校生活,心理上形成落差是很正常的。当出现焦虑、紧张、担忧等负面情绪时,可以告诉自己所有的情绪反应都是正常的、暂时的,经过调整是可以改变的。我们要接纳自己的各种情绪反应,做情绪的小主人。 如果同学们感到紧张焦虑时,尝试运用腹式呼吸法、肌肉放松法自我放松,亦可通过听音乐、唱歌、运动、写日记、倾诉等合理宣泄法缓解情绪。 同学们还可以对在校的生活进行回顾,多想想令自己感到愉快的人或事,让自己对新学期充满期待,以阳光的心态迎接新学期。 
2.积极心理暗示 积极的暗示会带来积极的心理体验,让我们充满信心和勇气。从现在开始,同学们可以尝试每天给自己一点积极的心理暗示,你将会感到轻松快乐。如“新学期开始了,我可以和同学老师见面了”“加油,我一定可以”……通过类似的积极心理暗示,能有效增强人的愉悦感,让我们精神饱满地进入新学期,增添“心”动力。 

3.作息时间调整 生物钟是人在不断强化下所形成的自身的一种生命规律,好的生物钟对生活能起到较好的推动作用。而自由自在的假期生活可能打乱了许多同学的生物钟。为了更好地适应开学后的节奏,同学们需要调整自己的生理状态,逐渐关闭“假期模式”,从作息上开启“开学模式”,同步学校的作息时间。生物钟的调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可以采用渐进式调整方式,每天比前一天晚上早睡,比前一天提早一点起床,不再熬夜或赖床。每天比前一天早睡早起20分钟左右,就是巨大的进步。 

4.制定新学期计划 一年之计在于春,新的学期,我们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思考并合理制定本学期的学习目标和计划。计划中不仅包括学习目标,还包括个性发展、兴趣特长等内容,让自己在德智体美劳多方面充满期待。在时间上做一个循序渐进的安排,逐步增加自我学习成长的强度,以免突然从轻松状态进入到紧张状态导致适应不了。在这里要特别提醒,当我们为自己设立一个小目标时,同时要注重为自己设计一些奖励,如果实现了一个小目标就及时给自己一点奖励,激励自己保持学习前进的动力。 5.适当运动游戏 新学期,同学们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每天适当运动,或者和家人们重温上学期在心理团辅课上体验过的心理游戏,例如无敌风火轮、花开花落、心理按摩、好饿的小蛇等,达到心理减压的效果。以充沛的精力、愉悦的心情迎接新学期。 






第二站 
家长篇~
临近开学,你的孩子也许会有抗拒开学、感到焦虑、作业写不完、作息混乱等情况,不要担心,这都是很正常的状态,只要我们耐心引导和倾听,一定可以帮助孩子开心地迎接新学期! 如果孩子的作业没写完,或者TA的状态不符合您的期待,我们尽可能用正面鼓励的方式帮助孩子调整,此时消极的情绪不仅不会让孩子有所改变,还会带来亲子冲突,引发争吵,甚至会造成难以挽回的心理创伤。 1. 调整生活作息和饮食习惯 开学在即,家长需要辅助孩子调整作息,恢复上学模式: ? 骤变会加重身体负荷,孩子的作息调整应循序渐进,每天提早10分钟睡或早起; ? 参考学校的作息时间表,提前让孩子适应,并保证每天有一定时间的户外运动; ? 除了调作息,饮食的调整也要跟上,尽量以三餐为主,减少零食、夜宵等的摄入。 

2. 回顾假期,整理心情 每逢开学,一些孩子可能仍沉浸在假期的欢乐中,注意力较难集中,课堂效率较低。为避免以上情况发生,家长应和孩子一起为寒假“收尾”,从心理上为开学做好准备: ? 回顾放假期间的经历体验; ? 对照之前制定的假期计划,看哪些已经做完,哪些还未完成,及时总结分析; ? 聊聊学校、老师和同学,增强“准备开学”的心理暗示,激起孩子对新学期的期待。 
3. 看见并理解孩子的情绪 在开学前,可以跟孩子谈谈心,暗示孩子具备其他人不具备的优势,以缓解孩子内心的焦虑或不安,强化其在学校里曾经有过的正面的、积极的、带有快感的情绪体验;帮助孩子宣泄个人的不良情绪,以愉悦的心情投入到新的学习生活中去;让其明白,上学期成绩优秀与不优秀已经成为过去,大家又重新回到了起点,新学期情况如何,看谁先调整好心态,最先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 



第三站 
教师篇~
1.调整身心状态 为了让在这个假期被打乱的生物钟恢复正常,要提前调整好睡眠节律,给自己一个缓冲期,让生活慢慢正常化。接纳压力,将计划付诸行动。学会放松,适时进行情绪隔离。


2.察觉、接纳情绪 面对假期模式到工作模式的转换,大家的心态多多少少会出现波动,可能会焦虑、不安、甚至想逃避……不必担心,这些都是正常的心理表现。每个人都需要一定的时间适应变化,人的适应能力很强,你不会一直焦虑。当大家感觉到紧张、烦躁等情绪时,可以给自己一个大大的拥抱,告诉自己要迎接新挑战。 3.做好充足准备 开学第一周,总会有许多忙乱的事务要处理。所以,不妨利用最后几天,好好准备开学第一堂课的内容。“提前备课,知己知彼;灵活授课,环环相扣;启发为主,兴趣先行。”坚持好这些原则,不愁开学第一课不精彩。 提前给自己列一个工作清单:哪些是开学前必须完成的;哪些是开学一周内需要做好的等。做到了心中有谱,也就减少了焦虑。 





终点站 

如果你尝试了很多方法仍然难以调节好自己的情绪,可以及时找心理老师聊聊天,我们会一直在这里陪着你! 

1. 校内心理支持 学校心理老师值班表 时间 | 值班教师 | 联系方式 | 周一 | 杜宇 | 17839759978 | 周二 | 余娟 | 15937615146 | 周三 | 方晓 | 15839769333 | 周四 | 高可心 | 13673080209 | 周五 | 梅玉阁 | 13183363333 |
心语树洞:840276401(QQ) 2. 区域内相关心理热线 热线名称 | 热线电话 | 服务时间 | 河南省心理援助热线 | 0373-7095888 | 周一至周日 全天 | 信阳市心理援助热线 | 0376-6526355 | 周一至周六 08:00-17:30 | 信阳市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 | 0376-6800188 | 周一至周五 08:00-17:00 | 信阳市第六人民医院心理援助热线 | 0376-6381111 | 周一至周日 全天 | “12355”青少年服务平台 | 12355 | 周一至周日 全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