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741|回复: 0

家长和学生注意!这些事儿一定要警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17 19:25: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南
“粉丝群中奖诈骗”
“加好友免费教学破解防沉迷系统”
“免费领取游戏皮肤”
针对未成年人的
诈骗手段五花八门
尤其到了寒假
同学们接触网络的时间大大增加
家长和同学们可一定要警惕了

01
游戏诈骗之买卖游戏账号


出售游戏账号

孙某(17岁)在二手平台某鱼APP上发布了卖游戏账号的信息,不久便收到好友申请称已购买游戏账号并提供了付款截图,让孙某扫其提供的二维码与客服对接,客服称需要缴纳保证金,孙某信以为真,被骗4000元。


解析:买家骗卖家套路

步骤一:骗子冒充买家联系受害人称要高价购买游戏账号或游戏装备。

步骤二:骗子向受害者提供虚假付款截图,让受害人信以为真并对接假客服。

步骤三:再以“保证金、解冻费”等理由要求受害人转账。



购买游戏账号

赵某(16岁)在家中玩游戏,突然看到游戏的聊天频道上有人称要卖游戏账号,于是添加对方QQ,通过支付宝在其提供的二维码转账了400元,对方又以押金、担保金等理由需要多次转账,交易流程结束后会全部退还。一系列操作结束后,对方提供了一张转账1588元的截图,称延迟24小时到账。24小时后,赵某依旧没有收到转账,刚购买的账号也被别人登录,这时才意识到被骗,被骗金额1988元。


解析:卖家骗买家套路

步骤一:骗子在各大平台发布低价出售游戏账号、游戏信息等广告。

步骤二:诱导受害人在虚假平台上进行交易,然后以“押金、担保金”等理由支付各种费用。





02
游戏诈骗之冒充游戏客服


“防沉迷”解除


薛某(13岁)在游戏群看到有人称自己是客服可以解绑游戏身份信息。薛某因自己是未成年玩不了多久的游戏,想把身份信息绑定成父亲的信息,添加“客服”的QQ号,对方发了一个链接让其填写申请,并威胁其需要用父母的手机验证,不然将泄露其父母信息。薛某因害怕,便拿父母手机根据骗子的指示多次在群里发红包。合计被骗3000余元。



解析:

步骤一:骗子冒充游戏平台客服称可以解绑游戏身份信息。

步骤二:骗子提供虚假的链接让受害人填写详细信息,后引导受害人用其父母的手机开展验证,获取支付信息或以泄露父母信息为由要挟受害人多次转账。





免费送皮肤


陈某(12岁)添加了一个自称是“迷你世界”工作人员的QQ。工作人员称可以在游戏中免费送皮肤,前提是扫二维码解除限制,陈某没有多想,用支付宝多次扫码,按照对方的要求输入金额,多次转账后才意识到被骗,被骗金额1000余元。


解析:

步骤一:骗子在游戏内或者APP中发布赠送皮肤的信息,转移至微信平台添加好友。

步骤二:添加好友后又以“激活”皮肤为由,让受害人进行转账。






同学们不要轻信“免费领取”“大额返利”等说辞,尤其是当对方提到转账时需提高警惕,及时告知父母以防受骗。来历不明的电话、短信、链接一律不看、不理、不点,不要理睬网络上故意搭讪的陌生人,不要贪图小便宜,轻信中奖、赚外快等说辞,对于任何理由的转账、汇款要求,坚决不听、不信、不转账。

家长们尽量不要将身份证号码、电子银行账户和密码、App支付密码等重要信息交给未成年人;要加强对孩子的反诈防骗教育,树立孩子正确的经济价值观;多关注孩子自己的微信账号、支付宝账号的余额。同时,也要教育孩子多与老师、家长沟通交流,遇到自己无法辨别的事情,或者受到侵害后,要第一时间告诉老师、家长,及时报案,千万不要隐藏在心里。



来源:河南省教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信阳网 ( 豫ICP备11020369号-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159002000073号

GMT+8, 2025-7-24 06:04 , Processed in 1.311288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xywcms! X3.4

© 2001-2013 信阳中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