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聚焦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展示我市师德师风先进典型,讲述师德标兵的感人事迹,号召全市教师以他们为榜样,学先进、争先进、当先进,争当新时代“四有好老师”。今天的《师德标兵风采》专栏,为您展播羊山新区教师王柳舒。 

王柳舒,中小学一级教师,信阳市师德标兵,信阳市优秀班主任,羊山新区“十佳”优秀教师,所带班级曾被三次评为区级“文明班级”。从教十几载,她用责任书写春秋;三尺讲台,她用无私摹画底色。她带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追随光,并成为光。 光 所及之处便生温暖 

她深知爱心成就教育。“下课了,每个人都喝点儿水。”“最近天气变化挺大,大家要注意随时增添衣物。”一句句殷切的叮咛里蕴含着真挚的关爱;抚一抚有些毛躁的头发,折一折略显不平的领口,拍一拍稚嫩的肩头……一个个贴心的举动中饱含着倾心的守护。这些平凡的话语,这些不起眼的行为,是师爱的最好诠释! 一滴水就是一片海,一个孩子就是一个世界。她耐心托举孩子每一次的成长,不以统一的标准要求孩子,不以同一把尺子丈量孩子。她爱孩子,悦纳孩子们的缺点和不足。针对不同个性的学生,给予不同方式的呵护、教育、帮助,让孩子健康成长。对待那些慢孩子,她总是说:“孩子,你慢慢来。”

一路风景,一路歌;一路耕耘,一路收。当她温柔地坚持,温柔地传递得到回应时,温馨开始蔓延,幸福就此诞生!每每问起学生自己最喜欢的老师时,纷纷说最喜欢王老师。有的说“我是个胆小的孩子,王老师经常鼓励我,帮助我树立自信。”有的说“哪怕我取得一点点进步,王老师都会夸奖我。”有的说“我是一只小蜗牛,书写速度很慢很慢,王老师经常鼓励我,在我书写速度提高时,王老师会表扬我。”有的说“在我犯错误时,王老师会耐心的教育我,给我讲道理。”……她说她深深地喜欢有这么多的喜欢,她是幸福的老师,会继续努力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趁势表扬,促其发光。
光 所及之处便有灿烂 

她深耕课堂,全身心地投入每一个环节的教学任务中去,坚持精心雕琢每一节课。低年级的识字、中年级的习作、高年级的阅读,她一次次挑战自己,向教学要质量。记得在《搭船的鸟》集体备课中,她从教材编排意图解读文本,把《搭船的鸟》与《翠鸟》对比,思考统编版教材删去《翠鸟》,编排《搭船的鸟》的用意。紧扣单元导语“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聚焦美,发现《搭船的鸟》中的翠鸟不单单外形美,捕鱼动作快之美,更是一只聪明有灵性的鸟,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之美。

她认真上好每一堂课。讲台上她从从容容,入情入境,讲台下的同学个个端坐、认真倾听,她的课堂是安静有序的。她不吝惜对孩子们的鼓励和赞美,善于在课堂中抓住一切良机,通过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手势,一句话语等形式给予孩子们极大的鼓励,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畅所欲言、大胆表现,她的课堂是活跃的。作文课上,为了激发孩子表达兴趣,她创设习作情境,把“木头人”、“拼词成句”、“未来的科学家”等游戏带入课堂,学生参与热情高,乐于表达。她重视学生阅读,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她为学生读书,与学生一起看书,奖励学生书,学生过生日送书。为了增加学生阅读量,阅读教学中她采用1+X的形式拓展阅读,在对比阅读中引导学生发现美、感悟美、欣赏美。 在羊山三小团结向上的氛围里一直凝结着暖暖的情谊,她积极参与学校“青蓝工程”教师成长计划,面对尚显稚嫩的年轻教师,她毫不吝惜自己的点滴经验。在她的引领下,组内年轻教师均已在区级、校级层面崭露头角。

“讲台虽小,能载千秋伟业;烛光虽微,亦照万里山河”。她始终坚信,教育的幸福,半是爱半是被爱,用爱和责任守望未来,这是最有价值的播种,当群星闪烁之时,必将绽放耀眼的光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