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是什么? 它不仅仅是 只和父母亲说说话, 和同学们聊聊天, 它是一种力量, 就像雨滴, 虽然默默的滴坠, 但它能把石头滴穿, 就像滴穿人与人之间 那一道隐形的隔阂。?




沟通的魔力在于它能够消除隔阂,拉近距离。真诚、积极的沟通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彼此,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2023年12月,"向阳花开"心理健康交流辅导中心的谌红老师,以"交流与沟通"为主题,在六年级开展了团辅活动——《搭建与父母沟通的桥梁》。活动以热身游戏“爱的鼓励”为导入,同学们在游戏中活跃气氛,放松心态,为接下来的畅所欲言做足了准备。 





你因为父母的哪些行为苦恼呢……
你为你的父母做过什么……
到底应该怎么和父母相处呢……?








在一系列的活动环节中,每位同学都积极参与,主动表达。其实,在孩子们的表达里,有很多我们成人看起来的“小事”,却让孩子们“耿耿于怀”,例如:有同学很高兴的跟家人分享学校里发生的事情,得到的回应是:管好你自己,搞好你的学习;有同学表示父母总是把自己的东西放在自己的学习桌上;有同学吐槽给父母给自己买的衣服颜色永远都不是自己喜欢的……这些事情在我们成人看来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甚至有些家长觉得自己对孩子学习的督促是应该的,但是很多家长,在关注孩子学习的同时,忘了看看孩子的内心世界,忘了关心孩子的精神需求。?




作为家长,面对越来越有想法的孩子,我们到底应该怎么跟他们做好沟通呢?


1、沟通要在合适的时间和场合,掌握孩子在不同阶段的不同心理发展特点。 聊天不是随时随地就能聊的,在不一样的情况下,采用不一样的环境跟孩子进行沟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聊天开始前和聊天的过程中,父母要心平气和并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父母要了解孩子在不同阶段表现出来的不同情绪变化和心理发展特点,平等地与孩子沟通。?


2、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 有研究表明,家庭情绪表露的氛围直接影响着家庭每个成员的心理状态,夫妻之间的和睦状态是影响家庭氛围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家庭情绪表露氛围,会让孩子感到自己是被理解、被尊重和被关注的,从而可以安全地表露情绪并获得参与感。?


3、要耐心的倾听孩子的心声,架起良好的沟通桥梁。 教育家周弘说过:“要想和孩子沟通,就必须学会倾听。倾听是和孩子有效沟通的前提。”家长不要以成年人的姿态与孩子沟通,这样会让孩子产生反感心理。要理智地对待孩子所犯的错误,正确地对待孩子做错事。要理解孩子、尊重孩子,做务实、有效的沟通。

4、应掌握有效的沟通艺术,提高沟通质量。 首先要接纳孩子的情绪,与孩子共情。父母要从孩子的角度去看问题,在同一视线上,将心比心,理解孩子的感受。孩子需要鼓励,更需要表扬,不能以成年人的标准来要求孩子,而是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也许你就会发现孩子有许多值得我们称赞的地方。?


5、充实孩子的生活经验,在生活中走进孩子的内心。 父母与孩子谈话的内容大部分是来自生活,在平时的空余时间,父母要带孩子多观察身边的事物,多与孩子进行思想的交流,便于了解孩子的发展动态。这不仅能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提高孩子的观察力和促进思维发展,让孩子在与父母的交流当中找到共同话题、信任、成就感和自信。 
6、家长要注意保护孩子的隐私和尊重孩子。 不要在他人面前公开孩子的个人私事,要尊重保护孩子的隐私。孩子愿意跟父母袒露内心的秘密是源于对父母的信任,如果将其秘密公诸于众,会丧失孩子对父母的信任,往后更难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

陶行知先生也曾说: “人人都说孩子小,谁知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孩子,便比孩子还小。”其实孩子像大人一样,也是个独立的整体,他们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因此,家庭教育中,父母与孩子有效沟通是建构良好的亲子关系的重要一环。让我们学会用心倾听,用爱表达,用智慧沟通,让彼此的心灵靠得更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