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626|回复: 0

扩散提醒!中小学生慎用“鼻吸能量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2-7 11: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南
“上学前吸一口,下课后吸一口”。
继萝卜刀之后,
近期,“鼻吸能量棒”
在中小学生中流行开来,
吸引不少学生争相购买。

12月6日,
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消费提醒
广大学生家长和中小学生
提高防范意识,
慎用“鼻吸能量棒”。


“鼻吸能量棒”侵入校园

据悉,“鼻吸能量棒”外形像一个打火机,内含有两根棒状塑料管,号称通过吸入管中樟脑、薄荷等清凉的气味来刺激鼻腔和大脑,可以快速提神醒脑,缓解疲劳和困倦。“鼻吸能量棒”的外观设计和使用方式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新颖独特,易于流行。

从网友反馈看,目前这种“鼻吸能量棒”已在多地学生群体中出现。
近期,天津两名小学生带着“鼻吸能量棒”来到超市,要求老板进货,并称这种东西“倍儿上瘾”,还有薄荷、西瓜等多种口味。事情被报道后,引发大众的关注。
中新财经记者在电商平台搜索发现,不少线上商家在售卖这种“鼻吸能量棒”,价格多在几元至几十元之间,部分产品月销量已达上千件。

从商家宣传看,产品主要由薄荷脑、冰片、植物精油等成分构成,气味多样,有些产品还加入了多种烈酒成分,以吸引消费者购买。
一些商家还在介绍时称,适合上课提神时使用。从消费者评价看,不少学生为此购入,还有家长给孩子买来玩。


商家宣称的“安全无毒”是真的吗?

虽然有客服称,产品添加了薄荷脑和植物精油的成分,是通过嗅觉刺激,使人味觉达到一种舒适的状态,不会对人体健康有什么影响。但事实情况真的如此吗?直接把产品放进鼻孔里吸,这又是否会对鼻腔造成伤害?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医师邢志敏向记者表示,将“鼻吸能量棒”插进鼻孔里,这种行为是完全不正确的,“生活中,不能随便往鼻孔里塞这类东西,一是有细菌,二是也会破坏鼻黏膜。”

薛红伟 绘
一些地方禁毒办微信公众号也专门发布文章称,鼻吸上瘾这个动作,危害超乎想象。对于人格三观尚未成熟的青少年,这种行为可能降低他们对毒品的防范心理,使他们更易落入涉毒陷阱。鼻吸作为毒品的吸食方式之一极易破坏鼻黏膜功能,轻则引起鼻炎,重则造成鼻腔溃疡、出血等



另有专家指出,“鼻吸棒”中的樟脑和薄荷虽然是天然成分,但是过量使用也会对人体造成不良影响。比如:樟脑长期或大量吸入会导致神经系统损伤、肝脏损伤、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等。



中国消费者协会提醒
引导青少年科学、安全、理性消费

12月6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消费提醒学校和家长,应引导青少年科学、安全、理性消费,保证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
中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中消协倡导中小学生在学习劳累疲惫时,尽量通过健康科学的方式调整学习状态,养成良好的作息和饮食习惯,保证适当运动,注意劳逸结合,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市场监管部门
摸排“鼻吸能量棒”销售行为

为进一步加强校园周边市场秩序监管,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和身体健康,北京市海淀区市场监管局全面开展校园周边经营主体摸排检查专项行动。
执法人员以辖区内中小学校、幼儿园周边的文具店、玩具店、食杂店、商店、超市等为重点,全面摸排“鼻吸能量棒”生产、销售行为,杜绝“三无”产品流入市场,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一经发现实物产品,将对产品外包装及标识信息进行拍照留存,对产品名称、执行标准、成分、生产企业名称、供货商名称等信息进行记录并溯源追查,同时要求经营者立即下架相关产品。


新闻多看点

#提醒中小学生慎用鼻吸能量棒#
话题6日登上微博热搜,
引发网友关注、留言
↓↓




图文来源:综合自央视新闻、中国新闻网、人民日报、南宁禁毒公众号,中国消费者协会微信公众号,《中国教育报》2023年11月01日第2版(薛红伟 绘),微博热搜、网友留言
本文只为传递信息,如存在文章/图片/音视频等资源使用不当的情况,请联系中国教育新闻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信阳网 ( 豫ICP备11020369号-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159002000073号

GMT+8, 2025-7-26 10:26 , Processed in 1.207014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xywcms! X3.4

© 2001-2013 信阳中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